APP下载

iroot BP Plus在乳磨牙活髓切断术应用中的疗效观察

2021-09-16马腾飞段新秀王元银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49期
关键词:患牙牙本质牙根

马腾飞,段新秀,王元银

(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安徽省口腔疾病研究中心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32)

0 引言

乳牙由于解剖形态、组织形态的特点,以及儿童不能很好的清洁牙齿,导致乳牙的发病率较高,其中乳磨牙是龋齿发病率最高的牙位。而乳牙由于矿化程度较恒牙低,一旦发生龋坏,往往进展迅速,在去净腐质后,一般近髓或者出现了穿髓。针对穿髓的患牙,目前较多的采用根管治疗进行治疗。但由于乳牙牙根存在着生理性的吸收,以及根管封药的吸收,可能会导致乳牙根管治疗的失败[1]。所以尽量保存乳牙的活髓,对乳牙的治疗以及长期保留具有积极意义[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安徽省口腔医院庐阳门诊就诊的乳磨牙深龋的儿童30位(乳磨牙深龋36颗),在去腐过程中穿髓的第一、第二乳磨牙36颗,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包含18颗乳磨牙),实验组采用iroot BP Plus,对照组采用Ca(OH)2,两组采用活髓切断术进行治疗。

1.2 选择标准

患儿年龄4-7岁,身体健康,无全身性系统性疾病;患牙无明显松动及叩痛、无自发痛、无窦道,术前根尖片显示牙根完整、未出现明显根尖吸收,患牙在去腐的过程中穿髓,穿髓孔出血少或出血易止血。患儿家属对活髓切断术的治疗过程以及术中术后的并发症知情同意,患儿能够配合、顺利的完成治疗。

1.3 使用材料

橡皮障器械及材料、高速涡轮手机、慢速手机、球钻、金刚砂车针、锐利的挖匙、树脂充填器;iroot BP Plus,Ca(OH)2糊剂,玻璃离子水门汀,3M树脂Z350;碧兰麻、生理盐水等。

1.4 治疗方法

首先对患牙采用碧兰麻局部浸润麻醉,上橡皮障以隔湿。实验组患牙去净腐质,见露髓孔,此时更换无菌手套,打开牙髓切断无菌手术包,用高速涡轮手机开髓,揭去髓顶,然后用锐利的挖匙或大球钻去除冠髓,操作中用0℃的生理盐水降温,避免损伤根髓。去净冠髓后可见新鲜的创面,并有少量的出血,此时用生理盐水棉球置于断面5min止血。充分止血后,置入iRoot BP Plus,厚度以2mm为宜,上方用玻璃离子垫底,3M复合树脂Z350充填。对照组则采用Ca(OH)2糊剂置于根髓断面,其余操作同实验组。所有治疗操作均由同一位医生完成,操作过程规范统一。

1.5 复诊指标

患者分别于活髓切断术后第3、6、12个月复查,检查治疗牙有无冷热刺激痛、自发痛、叩痛,牙龈是否红肿、有无窦道。拍摄X线片,记录牙周膜影像有无增宽,牙根有无吸收,根尖及根分叉有无暗影,牙根有无内吸收及外吸收的发生,恒牙胚上方硬骨板是否完整等。

1.6 治疗成功的判定

若没有出现上述症状,则视为治疗成功;反之,则认为治疗失败。失败的病例应改行根管治疗术。

1.7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实验结果

在活髓切断术后第3、6、12个月进行复查,通过第12个月的治疗成功率来评价治疗效果。在1年的实验过程中,所有患儿都能按时复诊,没有出现失访。其中iroot BP Plus组有1例出现了根尖暗影,转行根管治疗;Ca(OH)2组则有8例出现了牙根外吸收、根尖暗影等上述症状,转行根管治疗。iroot BP Plus组成功17例,治疗成功率为94.4%;Ca(OH)2组成功10例,治疗成功率为55.6%。通过两组治疗成功率的比较,发现iroot BP Plus组明显高于Ca(OH)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在活髓切断术后第12月的成功率比较(卡方检验)

3 讨论

牙髓对牙齿的感觉、营养功能以及牙齿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乳牙的牙髓组织血运丰富、组织疏松,感染易扩散,然而,如果及时治疗,炎症也容易控制和恢复,其具有一定的抗病能力和修复功能。这为临床上采用的活髓切断术提供了生物学基础[3]。在龋病及牙髓病的治疗中,切除被感染的牙髓组织,同时在牙髓断面上放置盖髓剂,以保留尚未被感染的正常牙髓,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活髓切断术。Zarrabi等发现活髓切断术可以在盖髓材料的下方形成一道“屏障”,也就是所谓的牙本质桥,其可以使剩余的牙髓组织避免受到外界的细菌感染[4],这也是活髓切断术成功与否的判断依据之一。而活髓切断术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盖髓剂的选择。

理想的盖髓剂应具有以下特点:对牙髓无刺激,可以促进形成修复性牙本质,优良的抗菌性能,防止牙髓组织再次受到细菌的感染、以及生物兼容性[5-6],同时,还应该具有诱导牙髓细胞的分化的能力[7]。本实验选取临床上较为常用的Ca(OH)2和iRoot BP Plus两种盖髓剂进行对比研究。

Ca(OH)2是临床上常用的盖髓剂之一,其呈碱性,具有杀菌能力,尤其对根管内的厌氧菌效果显著,其生物相容性好。其中的钙离子对形成羟基磷灰石结晶有很好的促进作用[8]。在本实验中,Ca(OH)2组有8例失败病例,分析其原因,可能是Ca(OH)2对牙髓细胞有刺激作用,其覆盖下的牙髓可能出现退行性变、纤维化、钙化,预后不稳定[9],且边缘封闭性差,诱导形成的钙化桥具有多孔结构,容易引起炎症反应。同时,氢氧化钙可能会增加牙髓细胞中的破骨细胞活性,从而导致乳牙牙根内吸收的发生。

iRoot BP Plus是一种新型的盖髓材料,其主要成分有硅酸三钙、双硅酸钙、磷酸钙、钽氧化物和氧化锆[10]。当这种生物材料在遇到环境中的水分时,其中的硅酸三钙和双硅酸钙会发生水合反应,生成硅酸钙盐水凝胶和氢氧化钙,然后氢氧化钙与磷酸钙作用产生羟基磷灰石[11-12],这正是牙齿硬组织的基本组成部分。iRoot BP Plus细胞毒性较小,对牙髓细胞没有刺激,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由于其在固化的过程中持续释放OH-,是周围环境的PH值升高,故对常见的细菌具有很高的抗菌作用。

在对人牙髓细胞的培养实验中发现,iRoot BP Plus可以促进人牙髓细胞的增殖,粘附、迁移和附着。并在牙髓暴露的位置诱导形成修复性牙本质桥[13],从而保护牙髓受到外界的不良刺激,这些过程在牙髓修复的初始阶段具有关键作用[14]。

有学者用iRoot BP Plus对比格犬的牙齿进行活髓切断,在术后3个月拍摄X线片时,在盖髓药物与牙髓断面接触的部位可以观察到钙化桥的形成[15]。同样,在体外试验中发现,iRoot BP Plus可以诱导矿化以及人牙髓细胞分化成牙本质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16]。Zhang等人发现iRoot BP Plus能显着上调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以及牙本质唾液磷蛋(DSPP)、牙髓细胞的牙本质基质蛋白-1 (DMP-1)、骨钙素(OCN)的表达。这些基因与矿化和成牙本质细胞分化有关[17-18]。

由此可见,在活髓切断术中,iRoot BP Plus在边缘封闭、抗菌以及诱导牙本质、牙髓细胞分化等方面优于Ca(OH)2,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好的前景。

猜你喜欢

患牙牙本质牙根
上颌阻生尖牙牵引治疗后邻近切牙牙根吸收情况的研究
激光联合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用椅旁树脂嵌体/高嵌体在对第二磨牙远中龈下缺损进行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上颌第一磨牙牙根折裂的临床特征分析
Nd ∶YAP激光联合宝氟锐脱敏剂对牙本质小管封闭效果的研究
Er:YAG激光联合生物活性玻璃对封闭牙本质小管效果的研究
牙周炎对口腔种植修复效果的影响
磨牙牙隐裂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保留价值分析
意向性牙再植在重度牙周炎待拔患牙保留中的应用
Single Bond Universal牙本质粘结强度及牙本质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