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下腔静脉畸形1例

2021-09-16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16期
关键词:滤器双下肢下腔

娄 冉 王 彬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00;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病科,山东济南 250000

1 一般资料

患者,男,39岁,2015年12月24日因“右下肢粗肿、胀痛21 d,左下肢粗肿、胀痛17 d”入院。患者24 d前不慎摔伤,3 d后自觉右小腿肿胀不适,后蔓延至右股部,患者自行在家外用膏药等药物,未见好转;7 d后出现左下肢肿胀不适,在当地医院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拟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术中经颈静脉造影未见下腔静脉显影,未行滤器置入。患者至北京某医院住院治疗,彩超示:下腔静脉及双侧髂静脉血栓形成,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双下肢大隐、小隐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为“DVT,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yperhomocysteine,HHcy)”,在局部麻醉下行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术中双髂及双下肢深、浅静脉未见显影,经抗凝、活血治疗后,患者好转出院。2015年12月24日来我院急诊就诊,急诊以“DVT、下腔静脉血栓形成”收入院,入院症见:患者双下肢肿胀不适,纳眠可,小便调,大便干,患者10 d前出现咳嗽,无胸痛、胸闷、咯血。详细询问病史,患者自述自年幼起跑步约400 m后双下肢明显酸胀不适。专科检查:双下肢粗肿,皮色暗,皮温略高,浅静脉扩张,双侧腓肠肌松软、无压痛,霍曼征阴性,胫前、足背凹陷性水肿,腘窝及股三角区无压痛,腹壁未见浅静脉扩张。检查结果:血浆D-2聚体:15.38 g/ml;血沉:20 mm/hr;男性肿瘤标记物未见异常。患者入院后行双下肢静脉彩超(图1):①下腔静脉管径细小,肾下最细约2.8 mm,长度约7 cm,血流充盈差;②左髂静脉血栓形成、未通;③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腘静脉及小腿肌间静脉局部微通;④右髂静脉血栓形成,近中段不完全堵塞,余未通;⑤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右股浅静脉小部分再通,余微通。

图1 下肢静脉彩超(2016-01-04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静脉强化CT显示患者下腔静脉肾下段管径较细,伴脊柱周围静脉丛-奇静脉代偿性迂曲、增粗,患者无痔疮,肝、脾肿大病史及腹壁浅静脉迂曲、扩张。补充诊断下腔静脉畸形。中医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原则,又予以充分抗凝、溶栓治疗,配合活血化瘀药物静滴,下地活动时使用弹性绷带,患者症状好转后出院。出院后长期服用华法林钠,并定期监测凝血指标。2016年2月16日患者因“双下肢粗肿、胀痛2个月余”再次入院。检查结果:血浆D-2聚体:0.51 g/ml;静脉彩超示:①下腔静脉管径细小,前后径最窄处约3.0 mm;②左髂静脉血栓形成,微通;③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股总、股深静脉小部分再通;④右髂静脉血栓形成,近中段小部分再通,余微通;⑤右下肢深静脉血栓,股深静脉基本再通,余部分再通。中医治以活血化瘀,利湿消肿为原则,静滴红花黄色素注射液、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配合口服四虫片以活血化瘀,下地活动时使用弹性绷带。出院后一直口服华法林钠。2019年2月24日,患者因“摔伤后致右股部紧韧、疼痛4天”来我院就诊,门诊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收入院。检查结果:血浆D-2聚体:1.65 g/ml,国际标准化比值1.51,同型半胱氨酸:22.5 mol/l;男性肿瘤标记物未见异常。静脉彩超示:①下腔静脉管径细小,前后径最窄处约3.1 mm;②双髂静脉血栓形成(陈旧性),右髂总静脉近中段小部分再通,余局部微通;③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陈旧性),左股总静脉大部分再通,股浅静脉微通,余基本再通;④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股总静脉近中段、隐股静脉未通(新发),右腘静脉部分再通,余基本再通;⑤右腹壁浅静脉及右大隐静脉血栓性浅静脉炎;⑥双股、腘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双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最近工作较忙,近1个月未复查凝血系列,未调整华法林钠剂量。中医治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为原则,予四妙勇安汤加味。嘱患者绝对卧床,抬高患肢15°。静滴注射用尿激酶20万IU以溶栓,静滴注射用血栓通、注射用七叶皂苷钠以活血化瘀,皮下注射依诺肝素钠注射液(100 U/kg,q12h)以抗凝治疗。治疗3周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出院后口服利伐沙班,20 mg每日一次。

2 讨论

19世纪Virchow提出血流滞缓、静脉壁损伤、血液高凝是导致DVT的三大因素。在超过80%的DVT患者中,可以确定一个危险因素[1]。而近年来,下腔静脉畸形也被认为是DVT重要的高危因素。下腔静脉畸形(inferior vena cava malformation,IVCM)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异常疾病,其变异类型主要包括双下腔静脉、左下腔静脉以及下腔静脉后端缺失等。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大部分人认为是由于胚胎发育不全,在胚胎发育的第6~10周,后主静脉、上主静脉、下主静脉经过复杂的退化、发育及融合,最终形成下腔静脉,一旦该过程出现异常,即可导致下腔静脉畸形的发生;也有专家认为是子宫内或围产期血栓形成的结果[2-3]。大多数畸形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多在是其他疾病的检查治疗过程中发现的,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4]。本例患者下肢静脉彩超显示下腔静脉肾下段管径细小,前后径约2.8 mm(图2)。

图2 下腔静脉狭窄,肾下段最细约2.8 mm

正常成人下腔静脉前后径在肾盂水平为(15.4±3.2) mm[5],本例患者存在明显的下腔静脉肾下段狭窄,过去的研究报告指出仅有6%的下腔静脉畸形累及肾下段[2]。同时周围侧支循环异常发达也是下腔静脉畸形的可靠证据之一[4]。IVCM引起DVT的深层原因考虑是血流动力学改变,尽管有发达的侧支,但仍无法充分应对血流量的增加,导致静脉瘀滞和静脉高压,加速血栓的形成[6],患者可能会在侧支循环无法维持静脉内环境时出现症状。根据相关文献报道,IVCM合并DVT的患者有以下临床特征,第一,该类患者明显年轻,且多为男性[2]。Alderman[7]报道,有IVCM的DVT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5±6)岁,无IVCM的DVT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3±19)岁;30岁以下的DVT患者中约有5%存在下腔静脉畸形[3]。第二,以往双侧深静脉血栓形成多考虑与恶性肿瘤有关[1]。近来有研究发现[1,2,7],IVCM患者出现双侧广泛血栓的几率明显增高,无IVCM患者双侧DVT的发生率约为11%~44%,合并IVCM的患者双侧DVT的发生率约为54%。此外,本例患者诊断为HHcy。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8]中将HHcy≥15 μmol/l诊断为HHcy。近来多项研究证实[9-11],HHcy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包括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静脉血栓等。HHcy能通过多种机制引起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增加血栓素和前列腺素的合成,影响凝血因子及凝血途径,使血液呈现高凝状态[12-13]。影响血浆Hcy浓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14]:①遗传因素:主要是基因缺陷导致Hcy代谢障碍;②营养因素及饮食习惯:各种原因导致的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缺乏会导致HHcy;③性别与年龄:研究发现,Hcy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并且男性的HHcy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④疾病与药物。因此可将血浆Hcy水平作为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诊治指标之一,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联合应用治疗HHcy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15]。

总之,IVCM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国内的相关临床报道较少,缺乏系统的诊断标准与治疗方案。因此,对于缺乏典型危险因素,反复发生双侧DVT的年轻患者,要予以重视,考虑IVCM的可能,以进行早期干预,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治疗上大多数患者可予以充分抗凝、溶栓,外用弹力绷带,适当抬高患肢,还可根据病情选择开放手术,机械取栓等,由于血栓需通过侧支血管及畸形血管才能抵达肺动脉,因此此类患者发生肺栓塞的几率较低,不推荐常规置入滤器,且滤器释放位置受下腔静脉畸形类型的影响,目前尚无明确的指南或共识。张贝贝等[16]报道了1例双下腔静脉畸形合并DVT的患者,在置入滤器后发现患者存在双下腔静脉畸形,而已释放的滤器无法有效拦截血栓,遂将滤器回收后重新释放。这提示我们对于不明原因的DVT患者,拟行滤器置入时,要行静脉彩超、静脉造影等评估下腔静脉的走行、位置和直径等,如遇管腔变细的情况,要警惕下腔静脉畸形的可能,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误诊误治。同时,复发DVT患者也需排除肿瘤、抗凝药物不敏感、剂量不足等问题。

猜你喜欢

滤器双下肢下腔
困难滤器回收策略
自制圈套器技术取出疑难下腔静脉滤器的应用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1例右心房至第二肝门的下腔静脉损伤患者的急救措施探索
股骨颈截骨时保留残端的长度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影响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的可回收性和安全性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花粉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