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SYS有限元的设备支架方桩应力分析
2021-09-16蔡龙
蔡 龙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430071)
电力项目中,通常设备支架分布比较零散,受荷也较小,因此即使遇到地质不良的情况,也较少采用地基处理方式解决,而会更多地使用单桩基础。《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对单桩基础的设计理念和计算方法做出了规定[1],但没有引入桩土相互作用的影响。在实际工程中,设计人员对桩的应力发展缺乏清晰的认识,往往盲目地增加桩径和配筋来保证结构的安全,造成了材料的浪费。
本文以某工程的混凝土方桩为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桩-土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在不同桩顶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下桩身的应力水平,并与现行桩基规范结果进行了比较,得出了相关结论。
1 工程参数及有限元模型
采用边长为0.4m的混凝土方桩模型,桩全长10m,其中入土深度8m,地面以上2m,如图1所示。桩身采用solid65单元模拟[2],土体采用combin14弹簧单元模拟,桩土接触问题采用surf154表面效应单元模拟[3]。其中桩身材料属性如下:弹性模量E=3.25×104MPa,泊松比 μ=0.3,密度 ρ=2700kg/m3。地下土共分4层,性质如下:
图1 有限元分析模型
第1层埋深0-2m,桩侧单位面积摩阻力为4.8kPa,土层水平抗力系数比例常数M值(以下简称M值)为2000kN/m4;
第2层埋深2-4m,桩侧单位面积摩阻力为16.14kPa,土层M值为4000 kN/m4;
第3层埋深4-6m,桩侧单位面积摩阻力为33.78 kPa,土层M值为5000kN/m4;
第4层埋深6m及以下,桩侧单位面积摩阻力为40.53kPa,桩端单位面积端阻力为280kPa,土层M值为6000kN/m4。此层为桩端所在持力层。
此时,可利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经验公式预估模型桩的单桩承载力极限值[1]:
竖向承载力极限值:
水平承载力极限值:
2 计算结果分析
2.1 竖向力作用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身的正应力可以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公式计算[1],如下所示:
式中,N为桩顶竖向力,Aps为桩身横截面积。
为与规范结果比较,本次模拟依次在桩顶施加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500kN的竖向力,得出了桩身最大正应力模拟值。两种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竖向荷载作用下桩身最大正应力比较
将两种结果的曲线绘制在图2 中可知,随着竖向荷载的增大,桩身正应力的模拟值呈近似线性升高的趋势,这与规范值的曲线特点是一致的,说明在竖向单桩承载力极限值以内,可以认为桩身尚处于弹性阶段。不同的是,在各荷载水平下,应力模拟值均略小于规范值,这是由于规范出于安全考虑,采取了Ψc=0.85的安全系数。在本次模拟中,由应力模拟值和规范值反算出的安全系数位于0.865~0.804之间,且荷载水平越大时所得的安全系数越小(即偏不安全),这也验证了规范所取系数Ψc=0.85的安全性和适用性。此外在设计过程中,桩顶竖向力都会被控制在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以内,彼时的桩身最大正应力与混凝土的受压承载力比起来要小得多,因此不会成为控制设计的因素。
2.2 水平力作用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桩身的正应力可以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附录C的公式计算[1],如下所示:
式中,H0为桩顶水平力;DΙΙ为计算参数,可查表C.0.3-5。
取竖向力为零,依次在桩顶施加5、10、15、20、25、30、35、40、45、50kN的水平荷载,模拟出桩身最大正应力值,与规范值一起列入表2,并将表示模拟值与规范值的曲线绘于图3。
表2 水平荷载作用下桩身最大正应力比较
图3 水平荷载作用下桩身最大正应力曲线
与竖向力作用时一样,在一定范围的水平力作用下,桩身最大正应力模拟值和规范值均随着荷载的升高而线性增大。一般情况下,模拟值要比规范值高出30%~45%,例如当V=30kN时,模拟值是规范值的1.432倍。这是由于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桩身混凝土不可避免的开裂,导致有效截面减小,应力增大,而规范按弹性体计算出的桩身应力则偏小。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桩身正应力模拟值比规范值要高出许多,但实际值仍较小,在设计过程中只需要少量配筋即可满足桩身应力的要求,桩身承载力由桩体水平位移控制。
水平荷载V=50kN作用下,桩身应力分布情况见图4所示。
图4 水平荷载作用下桩身应力图
3 结论
本文通过建立桩-土非线性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在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方桩的应力发展情况,并与现行桩基规范的结果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1)在一定范围的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下,桩身应力均随着荷载强度的增大而线性升高,这一规律与桩基规范的结果是吻合的。
(2)竖向荷载作用下,桩身应力模拟值要小于规范值,但反算得出的安全系数位于0.865~0.804之间,验证了规范所取安全系数的适用性。此时,只要将外荷载控制在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以内,桩身正应力就远小于混凝土抗压强度,因此不会成为控制设计的因素。
(3)水平荷载作用下,桩身应力模拟值普遍比规范值高出30%~45%,说明此时桩体已开裂,规范按弹性体计算的桩身应力偏小。但此时仅需少量配筋即可满足桩身应力要求,桩身承载力仍由桩体水平位移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