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素分析与整体达成

2021-09-16郑先如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心理学应用型人才

郑先如

(龙岩学院师范教育学院,福建龙岩 364000)

人才可以分为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主要是应用型人才[1]。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心理学专业培养的主要是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如何真切地培养心理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呢?我们进行了持续的探索①②,对教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形成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心理学专业应用型人才不同于心理学学科学术型人才,也不同于非心理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归结起来在于培养人才在规格、定位上的差异,这主要是通过学科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完成分型的,最终体现在实践应用的直接性以及程式性等方面的差异上。与心理学学科学术型人才的根本不同,心理学应用型人才重在依托一般知识的应用,以直接解决人的心理问题为旨趣,并且因为实际心理问题的个性化,解决问题必然是多程式而非单一的。同是应用型人才,心理学专业和非心理学专业的根本分野在于研究人、服务人的重点区域,心理学专业的应用区域是人的各式心理形态,它需要直面人的多样化心理问题。因此,与将知识区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观点[2]及其应用稍微有所不同,心理学知识可以分为一般性知识和特殊性知识,一般性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抽象部分(简称程序性知识1),特殊性知识包括程序性知识的具体部分(简称程序性知识2)和策略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就是特殊性知识。而且,心理学特殊性知识的特殊性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的、直接的、具体的活应用,所谓共感、同理即是这个道理。它们构成一个不完全闭环、面向实际生态的心理学知识区块链,大体如图1所示,知识结构则如图2所示,但各区块不均衡,并不表示实际占比。我们认为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就是一般性知识普遍化与特殊性知识具体化的矛盾,以及由此拉动的心理学专业技能训练的直接性、程式性与实际心理问题的复杂性、个别性之间的矛盾。这个从一般到具体、从具体又进一步到一般的心智活动贯穿人才培养过程。这也就是我们关于心理学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构念。

图1 心理学应用型人才的知识区块链

图2 心理学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

根据有关心理学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构念、改革方案的目标性构建和改革实践的体验式省思,为保证围绕目标定位人才培养的整体达成,我们认为培养定位的准确化、培养过程的具体化和实现目标的操作化是三个关键要素,而且在新时代要不断有新作为。 我们先从上位、中位和下位分别进行探析。

一、培养定位的准确化

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但是由于各校区位的客观差异、学科专业的布局不一、拥有师资队伍及教学资源的不同,各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就产生了不同专业的发展效应。可以预见,这种效应的差异必将持续地存在下去,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个差异产生的一个根子性观念原因,就是对应用型专业性人才的科学内涵缺乏深刻理解与辩证把握。有一些常见的现象:过多削减基本理论教学,不适当地增加专业实践与社会实践;非专业性活动频繁,不顾学生的意愿和兴趣,学生被活动的情况比较普遍;过于夸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驱动作用和激发功能,有下指标导致师生被动应付的情况,等等。所有这些情况,看似热闹的活动只是抓住了学生的眼球,而有本质意义的心理学应用型人才的知识区块链却容易发生大小不一的断裂,这就不利于真正培养应用型专业性人才。为根本有效地解决问题,必须彻底通晓应用型专业性人才的本质特征——专业实践性,主要是基于程序性专业知识2和策略性专业知识的具体实作。

实践性是实践对接理论的知行合一的活动过程,实践问题往往是具体的,它所需要的理论有其合适的应用领域,无助于解决实践问题的理论是乏力的抽象,恰当的理论才能解决合适的实践问题,也正是在实践的意义上谈应用才有真正的活力与效果。实践中的问题不会自发地涌现,只有积极投身于它并通过智慧才能适时而深刻地发现与把握它,创新性精神与能力在此是不可或缺的。如此,真正的应用型人才才有可能造就出来。总之,应用型人才的本质是其实践性——想实践和能实践,在特定的专业实践领域想作为和能作为。

就心理学专业而言,应用型人才应该是比较精准的,而且其应用领域是不断拓展的。人的心理问题本来就是具体而多样的,是永恒性与时代性的统一,解决心理问题的方略也就有经典性与发展性兼具的特点。而这一特点更涉及心理学发展的学科时代性和社会发展中人的问题时代性,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就是要将这两个时代性自如地对接起来。回顾历史便知,心理学诞生之初,冯特不将应用心理学列入科学心理学的范畴,反对任何形式的心理学实际用途:他有一位才干的学生恩内斯特·莫曼转向教育心理学时,冯特认为他是背叛自己,转向敌营[3]135,等等。这样背景下谈培养应用型人才没有本体性知识为依托,这是由心理学发展的学科时代性决定的。相反,对现实问题有强烈兴趣的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以实用主义哲学为行动指南,直视实际生活中人的心理问题,他们将注意力转至带有实际应用的研究领域,包括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和临床心理学等。所有这些领域,虽然都超出了冯特心理学的界限,但却成长并发达起来[3]136,这就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适当的学科氛围和知识基础。而弗洛伊德因其治疗精神病患者的医疗实践,发现性心理压抑而导致的各种神经症,进而提出其潜意识理论及相关的方法技术,开创了现代心理治疗新领域,追随以及修正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理论家[4]都非常重视应用,精神分析疗法在相当一个时期成为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代名词,相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有了坚实的理论根据与方法基础。仅此看来,虽然可能我们不能也无需进行原创性理论构建,但是必须对相应的理论知识有起码的掌握、对相关的方法技术有基本的操作体验,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科学精准的观察学习的具体榜样,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才可能走在生动的路子上,否则容易偏离造就应用型人才的正确方向。

总之,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在适当心理学专业实践领域里的操作体验与对相关理论的真切感悟,创新性心理特质也才能由此生发出来。此为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所有举措都应该围绕并服务于这个上位。

二、培养过程的具体化

人才培养的特色化是许多学校的方略,也有不少达成特色的生动探索。由于探索过程的复杂性,各个专业进一步发展条件的差异性,人才培养方案难于复制。怎么办?只有结合自身实际的持续探索才可能找出适合的路子。在对培养目标定位重新梳理的同时,我们将具体化作为培养过程的总方略。实际上,没有具体化就没有特色化,即不具体就无从形成特色。

专业培养方案是培养人才行动总的“作战图”,课程系统分类设置的科学性、课程开设顺序的合理性是两个“棋眼”,只有棋眼充满活气,整个作战图才可能发挥出战力。我们新的培养方案,创新性课业得到足够的重视,既有改造过的通识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又有拓展性的专业课程社区心理学“性别心理差异与教育”“特殊儿童心理与教育”等,也有增加学科基础知识的专门章节,如教育心理学的“创造性与教育”、“心理学史”的“创造性研究概览”、“发展心理学”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人格的协调发展”等等,而实践性强的“心理危机干预”课程则外聘一线教师授课,还有继续保留以学业导师参与指导、学生为行动主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等等。如此,就在学生专业成长所需的知识区块链上增添了新的活性要素。

开课顺序要恰当地反映专业所涉及学科的知识内在逻辑关系,也要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逻辑关系,还要跟进学生学习知识的特殊心理关系,将这三种关系进行较为自在的嫁接。心理学学科知识的逻辑关系可由纵向与横向两条线交织构成,普通心理学是所有心理学课程知识的逻辑起点,依此朝上纵向延伸是生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两大分支,从生理心理学出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课程,从社会心理学衍生出管理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社区心理学等课程;依此朝下纵向延伸可以是心理学史、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课程。由于心理学知识涉及人性领域的不同、指向实践区域的广度和深度的差异,心理学知识区块链表现出可进退、可替换的有限弹性,由于课程基础重要性和应用广泛性综合造成的对学生专业能力成长作用的差异,开课顺序上还需考虑两者在难度上的交错,这样才能更自如地推进学生把握积极的意义学习,保证课程考试课和考查课均有所得。由于招生文理兼收,文理科学生对课程有着不同的知识基础、学习心向和认知方式,由此造成内化新知的最近发展区的差异,这也是安排课程顺序时需要适当考虑的,努力保证让绝大多数学生产生学习胜任感,不使学生形成群体焦虑的学习氛围。

地方院校的农村生源居多,他们对大学生活有着许多有价值但不够切合实际的美丽梦想。为了让他们更快更好地顺应大学生活,我们将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业导师制工作结合起来,让每一个专业任课老师相对固定地联络若干名学生,负责指导他们四年的学习生活,帮助解决他们的学习困惑、心理迷惑和各种迷茫,尽力使他们较顺利地高质量把控大学生活时光,尽力践行知行合一的治学精神,尽力实现不断成长的人生信条,为毕生发展采集丰厚的本科资源,进而成为活的心理学应用型人才。

总之,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依据的方案虽然有一个不断完善和调整的过程,但是仍需要根据心理学知识区块链的要求科学设置课程门类、合理安排课程顺序,将所有课程知识聚焦于学生实践力的发展,围绕并服务于这个中位。

三、实现目标的操作化

人才标准的基本思路是将人才质量规格尽量进行细化,并将之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从而进行专业人才质量的操作化。专业人才质量是每个教师、每个学生都关心的大问题,这是教师的职责、学生的权益所在,是专业存在发展的根本依据。影响专业人才质量的因素,最关键的是人对物的操作所形成的各种教学事件,所有这些教学事件能否直指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围绕目标循序渐进地高质量展演教学事件。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遵循以上基本路数,理论方面有所侧重、实操方面有新要求。专业基础课要精讲、拓展,专业方向课要深讲、悟透,专业选修课要讲新、拓展;不论哪一类课程,实践环节务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操练,充分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比较熟练掌握核心技能,保证知识技能正向迁移的发生,为专业能力形成整体合力。所谓专业基础课的精讲、拓展是指充分激发学生的自学精神,从学科的基本结构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有关知识的精髓,其他部分由学生课外填补并进行相关内容的扩充。专业方向课的深讲、悟透是指充分发挥教师的治学能力,深入到课程知识的核心圈,扭住核心知识不放,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充分领悟各个知识核点。专业选修课的讲新、拓展是指充分发挥教师的研习能力,避免重复交叉,适当讲授学科前沿的新知识,让学生在课外对新知进行较为全面的条理化,从而建构活化的知识链。尤其不能陷入这样的误区:认为应用型人才无需扎实的基本理论。实际上,缺失基本理论为根基的应用是没有长久活力的浅应用。至于核心技能的掌握更是保证学生建构技能链的基础,连同核心知识圈和活化知识链的形成,这是实现应用的基本抓手,是应用型人才形成的根本标识。如此,理论教学与技能操练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着创新,完成了对合格教学的基本超越,行走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稳健路子上。

专业知识的操练是化知识为能力的中转场,刊物《心语》和社团“心韵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团”、 心理故事演说大赛心理情景剧表演比赛以及心理测量技能达标赛等等都为学生提供了平台。刊物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性读物,完全由学生采编,在全校学生中较好地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社团是朋辈心理咨询服务性团体,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开展基本心理咨询服务,努力解决学生的一般性心理问题。通过刊物和社团以及其他的专业赛事,学生的专业知识得以活化运用,专业技能得到实际操练,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意向和能力得以实际形成,学生创新性品质也从中得到巧妙生发和自我强化。

作为师范类专业,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是心理学应用型人才成长的综合实践途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这些实践途径产生承接性、合力性的整体效应。教育见习目的在于通过参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形成对教育教学活动的感性认知,主要发展教育感性认知能力和专业感知能力,也是学生将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的应用尝试。教育实习则是在见习的基础上、以更为丰富的专业知识为依托所进行的综合性实践,它的特点是全程参与性、全内容实操性,由此获得在基础教育领域里心理学应用的真实领会与切身感悟。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转化理论以驾驭实际的初步能力和一般素养就形成了。

总之,通过以上各种教学活动和实践学习,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的达成就有了操作性保障。期冀心理学知识区块链与技能区块链的交叉融合,都不能偏离形成实操力这个下位。

四、新时代的新作为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高等教育务必认清新时代使命。那就是一面助推社会发展的转型、一面助力人的发展的转型,两者统一于培养适应社会甚至引领社会的人的全过程。这是新时代的呼唤与驱动,是进入新时代潮流的历史必然。我们心理学教学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也要有与新时代同行的新作为。

把控教育全程是首要要义。把控只是对教育全程所有要素的整体把关,绝不意味着对每一个元素进行人为监控,恰恰相反,要创设让每一个教育主体都有生动的创新自由空间,有弹性限度的自由实在是激活创造性的根本机缘,是让每一个主体人迸发出鲜活创造力的治学场域。充分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充分信任教师的研习自由,这两个充分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追求积极自由、充分地个性化是很重要的,只有达到个性化的人才是健康的人,而“使自己成为想要成为的那种人的需要”[5]326正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从培养方案到教学大纲再到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本流转,大纲起到了导向的基本规约作用,只有放在培养方案里才能呈现出足够的意义,只有被创新性地执行才能产生足够的价值,课程教学有了这样的执行背景才可能不断展现其活性,而这正是大学教育的精华之所在。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自然融合是大学教学必然遵循的核心原则,课程只有遵照此则才能源源不断地焕发出生机,创新性人才才有可能被孕育出来。

结合我们的教改实践动态,心理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育的首要要义就是凝练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6]406与创造性人格[6]407。培养方案不安排过多的必修课程,毕业总学分以师生不产生不适感为宜,这为师生治学提供了较为适宜的自由度。紧紧围绕创新性能力和创新性人格两大内在要素造就教师的教学特质、培育学生的治学品性,全部课程教学和实践均不偏离这两个要素。比如,“心理学学科导论”这门课,由各位专业任课教师共同承担,以廓清学生对心理学专业的科学认知、引发学生对心理学的理性兴趣为目标,结合任课实际和教科研情况畅谈心理学专业的过往和将来,保证学生形成关于心理学较为清晰的专业认知和执业导图。又如心理学史这门课,不是简单地介绍西方心理学流派发展的基本史实和代表人物的思想观点,而是在传授西方近现代心理学流派发展的基本史实和代表人物的思想观点的基础上阐发心理学发展之于西方国家的历史动因、时下意义、长期影响,进而自然地抒发心理学人的应为与心理学的功业,形成对心理学发展史的个性化理解,最终达成以史为鉴、读史明智的终极意义。再如,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这门课,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而且要求学生体验式领会心理咨询的关键知识,构建心理咨询活化的认知结构,并且就每一流派的技术优势和适合问题领域进行较为具体化的对话交流,掌握较有流畅化的程序性知识和较具变通性的策略性知识,实现缝隙较小的解救心理问题的知识对接,从而真正为走向心理咨询实操奠基,为培养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创新知识奠基。而家庭教育学这门课渗透了大量的心理学元素,实际上是将诸多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家庭教育的理念、方法的创新,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应用示范。还有社区心理学这门课,我们结合心理学毕业生的就业发展新趋势,努力联系中国社区工作的新特点和社区心理学本土化的新要求,除了传授社区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构筑社区心理学的生态化认知地图,很重要还要点燃学生走进社区应用心理学知识、解决社区人员心理问题的理想火花,激发学生怀抱社区心理学知识奔走在社区人员之中的热情,这样教学就与心理学应用型人才的使命紧紧结合。

总之,对教育全程的活络把控是现代大学教育的真义所在,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同处一个频道,值得缜密对待,活化整个教育过程以激昂尽可能多的师生的投入热情与参与智慧是我们培养人才的价值追寻。

督导教学全息[7]72是第二要义。作为一种教育管理文化,教学督导绝不是简单地从外部督促师生的教学管理行为,关键是教师自身要有督学的概念,做到自我督导——督促自己规范执行教学制度,以自己的模范治学行为引导学生的研学,这样做也就顺然进行了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教育本义。“见微知著”很妥帖地部分释义了全息,比如,适当提早走进课堂,以迎候学生的拥抱心态开展课程教学就诠释了教师的敬业精神,此间还能与学生进行自然的交流,让更多学生形成高层次的交往性学习动机,为课堂的良性互动拉开序幕;又如,批改作业,绝不仅仅是完成课程考核的任务性需要,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教师真切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据此完成个性化的诊断和个别化补救,进而或补偿或强化学生对有关知识的习得,甚至激励学生进行问题性探究,导向课题化研究性学习,如此学生的创新精神可能就带动起来了;再如,考试的过程性改革,不仅使得学生更加关注平常的学习,而且让学生形成注重平时积累、及时活化学习的意识,体会由单元的知识结构累积成课程整体的知识结构的积极意义,进而孕育出平时“磨刀”、“战时”获胜的方法学精义。加之考试内容的能力化改革,真正实现考试助推学习的前驱功能和提升意义,考试的育人功能也得以发生新义。见微知著、一叶知秋等等从细微处发现问题并发展学生的概括迁移意识和形成认知结构的迁移能力等都是极为重要的,然而也是当下比较缺失的训练。

总之,教学过程的全息组织和管理是实现合乎学习科学和心理科学的内在必然。做到就某一教学活动的优化是相对容易的,进行教学全息优化而“见微知著”地整体达成是困难的,而这正是我们培养人才在改革路上应有的新作为。

五、结语

客观地讲,目前心理学可应用的技术水平并不高,企图以列清单的方式就各项方法技术对学生进行所谓的强化训练无疑是缘木求鱼的空想,完全执着于就业导向的所谓的应用心理学也不是鲜活的科学命题,人才培养上同样也有“功夫在诗外”的道理。单就心理学知识可应用的部分而言,根据个别化实际问题的刚需,基于一般知识和特殊知识构成的区块链,放在通透“我与你”关系[8]295交互动态的心理区域并求得举一反三的真解是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道。唯有一一践行实践性的理念,踏踏实实具体化地从教育全程与教学全息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紧紧抓住创造性能力和创造性人格这一核心特质,让师生在充满活性的教育生态里有恰当的内在自由,师生更多的自主性才可以得到发挥,健康与幸福并举的心理学应用型人才方能得到真切培育。

注释:

① 福建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试点专业:心理学,2016);心理学师范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探索(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2010);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校级教改项目,2009);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成果、造就卓越应用心理人才(校级教改项目,2014);心理测量学课程与教学体系的改革(校级教改项目,2014)等。

② 《以心交心跟着大咖做咨询》(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2018);《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省级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建设项目,2019);《心理咨询原理与技术》(省级慕课教学团队,2019);《团体心理辅导》(省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2020);《家庭教育学》(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2020)。

猜你喜欢

心理学应用型人才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