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南乡村振兴与休闲农业耦合关系分析及发展战略

2021-09-16向延龙

乡村科技 2021年13期
关键词:观光农业陕南耦合

向延龙

(陕西理工大学,陕西 汉中 72300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其中明确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积极培育和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实现农民增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休闲农业逐步在全国城市周边的乡镇兴起。陕南地区位于秦巴山区,农产品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地形复杂、发展基础薄弱,导致陕南休闲农业发展较为滞后。因此,深入研究休闲农业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发展,对于推动陕南地区农业转型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1 陕南乡村振兴与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1.1 陕南乡村振兴发展概况

陕西省对陕南乡村振兴发展格外重视,下发了《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陕西省乡村振兴标准体系建设规划(2021—2025年)》等文件,为陕南地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政策、资金支持。《陕西省统计年鉴》和商洛、汉中、安康三市的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陕南三市第一产业总产值达842.71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 532元,较关中和陕北地区乡村经济发展状况差距较大,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2 陕南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陕西省农业厅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陕西省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1.31万个,其中休闲农家1.17万个、休闲观光农园1 400个;从业人数17万人,其中农民就业人数14万人;陕南三市休闲农业年接待游客超过2 00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30亿元,部分重点发展区域的休闲农业经营收入已占当地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2]。

2 陕南乡村振兴与休闲农业的耦合关系分析

耦合原指2个或多个电路元件或网络,在工作时相互配合、相互影响并相互传递能量的现象。当前,很多学术领域用耦合描述2个或多个体系之间,在公共、内容和控制方面彼此融合、相互影响、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现象[3]。而乡村振兴和休闲农业之间本身具备多种耦合关系。

2.1 指标模型构建

在参考以往专家和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科学性、可行性、系统性、主导性的原则,最终选择第一产业总产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一产业从业人口数量、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和农村居民人均耕地面积5个指标来反映陕南乡村振兴发展情况,选择休闲农业的产业面积、总产值、总产量3个指标来反映休闲农业发展情况。数据来源于《陕西省统计年鉴》和汉中、安康、商洛三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4]。

本文选取2010—2019年陕南三市乡村振兴和休闲农业的发展数据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利用熵值法将指标熵值标准化,对指标赋值获得指标权重,再通过线性加权计算休闲农业和乡村振兴这两个系统的指数,得出各项指标的评价分数为:

式(1)中,Qi为第i个系统的评价指数,n为第i个系统评价指标的个数,ωk第i个系统第k个指标的权重,Xk为第i个系统第k个指标标准化处理后的无量纲化数值[5]。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乡村振兴和乡休闲农业指标

2.2 耦合协调度

采用耦合度模型测量休闲农业系统和乡村振兴系统之间耦合度为:

其耦合协调度为:

式(3)中,D反映各个子系统与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T为发展程度,T=aQ1+bQ2,参考两个系统的发展现状,乡村振兴占主导地位,所以a=0.6、b=0.4。并将耦合协调程度划分为不协调(0<D≤0.2)、基本协调(0.2<D≤0.4)、勉强协调(0.4<D≤0.7)、优质协调(0.7<D<1)四个协调程度。

2.3 结果分析

通过图1可以发现,2010—2019年陕南地区乡村振兴系统和休闲农业系统指数的差距较小。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陕南地区乡村振兴系统指数略高于休闲农业系统;从2016年开始,由于乡村旅游的大力发展,陕南地区乡村休闲农业系统指数逐渐超过乡村振兴系统指数。

图1 2010—2019年陕南休闲农业和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度

就两个系统耦合协调度而言,2014年之前,城市化不断发展,都市旅游在国内还是主基调,休闲观光农业规模较小。而农业从业人口不断外流,耕地利用率降低,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较低(低于0.5),两者耦合协调度处于较低水平。2014年以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休闲观光农业逐步兴起,陕南出现一大批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产业园等,以特色产业逐步实现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高水平发展,二者耦合协调度不断上升(高于0.8)。

3 陕南乡村振兴与休闲农业耦合协调发展路径

3.1 树立产业融合发展新观念,促进可持续发展

科学规划休闲农业发展,提高休闲农业产值在乡村振兴中的比重。利用新思维、新观念,融入互联网新兴科技,促进两个系统多方面、多层次耦合发展。将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成为陕南特色产业,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加工商品,既满足消费需求,又为农民提供增收,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促进乡村协调可持续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3.2 当地政府对乡村发展给予支持

在土地政策方面,当地政府应允许盘活农村集体用地、闲置用地来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在财政方面,当地政府应对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进行适当的政策倾斜,加大资金投入,拿出专项扶贫资金对已经获得认定的休闲农业基地进行扶持;在金融方面,当地应逐渐完善信贷和担保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利用新型融资模式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扩大投资。

3.3 规范管理,培育本土人才

农民作为乡村振兴和休闲农业发展的主体,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宣传和教育,调动他们参与休闲农业和乡村振兴的积极性。面对新兴业态,要从强化产业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入手,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休闲农业产品质量,使游客休闲度假享受到更多更优质、更舒心的服务。

3.4 完善产业设计和特色营销

推进现代化特色农业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乡村旅游产品设计,调整产业结构。加快配套设施构建,如农家乐、民宿、旅游商店等,满足游客“食宿行游购娱”的多方面需求。通过互联网和现代科技,深入挖掘陕南茶文化、酒文化,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融入生态旅游、观光旅游等,为休闲农业发展进行特色营销,并生产多元化、差异化的休闲观光农业产品,避免出现同质化现象。

猜你喜欢

观光农业陕南耦合
基于增强注意力的耦合协同过滤推荐方法
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航天器相对姿轨耦合控制
尴尬的陕南
我国生态观光农业经济发展现状与改进措施
金融支持县域观光农业发展的思考
党建地图·陕南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陕南民歌保护与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