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职院校现代产业学院特色化构建路径研究
——以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09-16王津津张洪芬闫迎春

河北画报 2021年14期
关键词:邮政产教校企

王津津 张洪芬 闫迎春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字:产教融合;产业学院;实践路径

科技进步、信息引领、产业升级,简单上手地重复性劳作逐渐被机器所替代,企业用工需求逐步转化为高技术技能的能工巧匠,既需要精密化、精细化、信息化、高端技能人才,也需要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人才。企业的用人需求与高校培养的人才不平衡、不匹配的矛盾愈发凸显,亟需产业、教育双向联合,共同发力实现人才供给平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国务院、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于2019年先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指出,《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双高计划),明确坚持和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高职学校和行业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明确提出要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吸引企业联合建设产业学院。2020年,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进一步为产业学院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基于此,本文聚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结合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状,深入剖析学院面临的困境、问题,进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破解之策。

一、产业学院建设背景意义

高质量的现代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重要基础。高职院校集“职业功能”与“教育功能”于一体,早在100多年前,就有伟大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对职业教育研究阐述,指出“学生在医院、矿场、工厂、建筑师或律师事务所,一步步完成学徒生活,实习前接受基础和总纲式指导,有一个框架来装填很快就会收获的信息。在实习之外,上各种专业课提高自己,步步跟上积攒的经验,这样实践能力自动提高,和整体能力完全同步发展。”职业教育要围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新需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实现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将专业和产业紧密结合,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此,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国家政策制度的激励和引导下,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模式逐步由“校企合作”向“产教融合”发展,学校和企业共同发挥主导作用,国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模式从校中厂、厂中校、实习实训、订单生、学徒制的单一方式,向融合了产品研发、技术攻关、项目孵化、人才培养、招生就业、专业建设、师资培养于一体的产业学院发展。二者联合举办产业学院,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从而将双方利益最大化。深化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对接、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的对接,一方面将产业前沿、技术理念、企业资源整合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习实训以及师资建设中,另一方面又将学校培养的学生、科研成果和教育资源带给产业,共享和优化产学资源配置,助力产业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二、产业学院建设困境和破局路径

(一)性质冲突、目的不同的困境及解决路径

产业是市场化产物,以市场为主导,以营利为目的,以效益先行;教育是公益性事业,以政府为主导,以育人为目的,以公平为基础。将产业和教育相融合建设产业学院,首先要解决二者的根本性矛盾,才能调动企方办学主动性、积极性,提升校方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匹配度。

(二)政策欠缺、标准不一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产业学院相关政策欠缺,缺乏完善的协同机制、评聘机制、评价标准。产业学院的推广建立,需要从校企双方出资方式、治理模式、薪酬制度、绩效方式、专业建设等各方面加强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为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办学提供便利的政策环境,鼓励企业参与办学,通过人员复用、资源复用,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升企业办学热情,提升双方薪酬绩效。同时,要完善产业学院教学标准、课程标准、实习实训标准、招生就业标准、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培训标准等,保证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确保与产业升级需求相适应、相匹配。

(三)供需失衡、通道不畅的矛盾及解决路径

产业学院与二级学院的区别定位不明晰,易于混淆,产业分类与专业设置、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企业工作与学校课程、企业骨干与学校师资等信息不对称,导致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运营需要的人才不匹配,学校需要企业技术团队、资金和项目资源的支持,企业需要人才供给、科技研发力量和员工培训资源,学生需要进一步了解行业企业,避免盲目择业,但目前产业学院的成立尚未从根本上上解决相关问题。职业院校中设置产业学院并进行独立招生,是要打破产教融合壁垒,使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发展相契合,打造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培养与社会发展、产业升级相匹配的人才。要解决供需失衡、沟通不畅的问题,就要进行顶层设计、全面规划,建立有效的沟通路径和机制,打通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学校研发与产业需求的渠道,进行“政行企校生社”跨界合作。

三、邮政快递产业学院实践探索

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中国邮政有限公司的培训中心、直属单位,与邮政企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合作涵盖了人才培养、招生就业、实习实训、职工培训、继续教育、党校教育、邮政研究等各个方面,近年来,依托国家级邮政通信管理专业群成立了邮政快递产业学院,专门培养邮政、快递类高技术技能人才。

(一)邮政快递产业学院的建设现状

近年来,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水平不断深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和“智邮众创空间”的打造取得了显著成效,会计工厂的运行模式也初步实现了校企合作共赢。去年,学院与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邮政快递学院,校企双方共同成立邮政快递学院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对邮政快递学院建设中的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双师三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行业企业专兼职教师选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开展高质量在职培训等重大问题,进行审议、决策、指导和协调。学院每年在全国各省、直辖市与当地邮政企业合作实施“招生招工一体”订单招生,招收邮政企业订单生占比百分之四十以上,邮政企业是学院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二)邮政快递产业学院的改进思路

1. 坚持产业引领,实现深度对接

产业学院对接的是产业,不是单一的某个企业,而是要和龙头企业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邮政快递学院不应只对邮政企业,应放在快递、物流行业产业中,探索产业优势特点,拓宽合作对象,聚焦整个产业发展趋势、发展前沿。邮政本身就有局限性,是大型国企,承担的社会责任较重,且在快递行业中并非唯一、顶尖的企业。顺丰、四通一达、德邦等发展较好的民营快递企业在价格制定、服务方式、经营模式等方面具有高度灵活性和适应性。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与邮政企业合作建立邮政快递产业学院的同时,应将民营快递企业纳入进来,紧跟行业产业的发展前沿,掌握最新趋势、最新技术,根据产业发展需要、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供需平衡。

2. 坚持制度引领,进行顶层设计

政策引导非常关键,山东省从招聘机制、薪酬政策等入手全方位出台系列措施鼓励产教融合,在职称聘用方面,不受岗位及名额限制,还可以灵活安排高技能人才教学科研时间,确保其在企业做项目的需要,进行岗位竞聘改革,探索完善各类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在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方面,规定公办职业院校绩效工资水平可达到基准线5倍,职业院校开展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取得的收入结余,可提取50%以上用于教师劳动报酬,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管理,专业教师可以在校企合作企业兼职兼薪。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要加强顶层设计规划,统一规划二级产业学院的建设路径、管理模式、建设规模和标准,再由各专业/专业群去细化合作,确定合作企业和合作细节,如某学院整体挂牌成立了12个产业学院,具体的专业化、特色化建设可以由各系部去完成。

3. 坚持跨界合作,打造共赢生态

学校要打破传统模式,从以学科专业为核心向以产业行业为核心转变,从学校育人、企业用人向校企共同培养人才转变,进行跨界合作,主动赋予企业更多的权力,切实将企业的用人需求纳入到人才培养中,如由企方制定或审核人才培养方案、双方共同开发课程、联合开展科技研究、进行教师招聘、学生招生、实习实训、人才评价、学生管理等。可采取不同企业冠名形式,专门招生组建“顺丰”、“中通”、“百世”等“订单班”、“订制班”,按照不同企业需求,培养不同快递物流企业的专门人才,双向对标、综合评价,服务产业、行业,建立更加紧密的校企命运共同体,实现校企共赢,共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三)邮政快递产业学院的预期建设成效

邮政快递产业学院将更密切和深入的对接产业前沿,掌握产业新兴技术、趋势、市场动态,与各类型龙头企业合作开展教学研究、资源共享、科技研发、市场调研、人才培育,培养的人才毕业即成为“庖丁解牛”的能工巧匠,达到“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学院会计、金融、通信等其他专业群和专业可以参照邮政快递学院的办学模式进行统一设计,并特色化组织运营,把脉行业前沿动态,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产业用工需要和产业升级需求,企业实现从中获利,员工企业认同感、归属感提升,员工离职率降低,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越来越好,形成资源共享、良性循环、共赢生态。

猜你喜欢

邮政产教校企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推进邮政快递行业全面数字化的技术构想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邮政农品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产教融合的 OBE 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蒋玉美 海岛邮政的24年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