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资助选择探索“突发型贫困”大学生的高校资助策略
——以湖北X职业学院为例
2021-09-16樊有镇杨梦婷
樊有镇 杨梦婷
(1.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武汉晴川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4)
一、前言
自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打赢脱贫攻坚战召开了7个专题会议,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八一学校时讲到“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要推进教育精准扶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分析了新冠疫情影响下的当前形势,做出“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指示,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目的就是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
“突发型贫困”指家庭或成员个人在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家庭难以承受,尤其是经济上难以负担,从而造成家庭陷入特别困难的处境中。比如,家庭主要劳动力因重大疾病住院治疗或因意外残疾或死亡,家庭丧失主要经济来源,且要承担患病者高昂的治疗费用,使家庭整体陷入重大困难的情境。“突发型贫困”具有不可预测、破坏力大、影响面广的特点,家庭在应对此种贫困时,往往欠缺处理相应挫折的能力和技巧,且恢复正常生活和社会功能的过程也相对缓慢。
高校资助管理工作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补偿、缓解、激励。重点面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主要工作由奖学金、助学金、贷款、学费补偿、生活补助、勤工助学等模块构成。通过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资助政策、践行高校资助策略来为学生提供经济困难上的缓解、补偿服务和学业学习上的激励。高校资助管理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以正常入学和生活的主要路径和重要保障。
“突发型贫困”大学生群体,是高校资助管理工作中的核心着力点,完善“突发型贫困”大学生的高校资助策略是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部分。分析高校应对“突发型贫困”大学生所提供的资助工作服务的成效,不仅为高校完善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提供了实践依据,而且是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决胜目标的号召,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来推进脱贫攻坚的内在要求。
湖北X职业学院是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位于武汉市中心城区,学校持续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专业特色明显,招生综合排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近年被认定为湖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在湖北省公办高职院校中具有普遍代表性。
本文通过对湖北X职业学院“突发型贫困”大学生的资助需求、受资助渠道、资助满意度等资助情况的调查来分析群体选择的原因,从而探索湖北X职业学院在针对“突发型贫困”大学生的资助策略的发展方向,促进“突发型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的精准化,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践行国家脱贫攻坚目标。
二、对象和方法
(一)基本情况
2020年6月,湖北X职业学院在校生9710人,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799人,其中特殊困难学生573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28.8%,而特殊困难学生占全校学生总数的5.9%。其中家庭经济特殊困难的学生中有55.7%的学生在大学就读期间发生过“突发型贫困”事件。
(二)调查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利用“问卷星”在线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湖北X职业学院贫困生进行调查,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05份,其中男生占53.3%,女生占46.7%;一年级占18%,二年级占66.6%,三年级占15.4%。
(三)调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和开放式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完成。调查问卷采用自编的《高校遭遇“突发型贫困”大学生受资助情况的调查》。在文献分析和现实情况基础上,选取与“突发性贫困”大学生受资助策略执行相关的项目,经过多次修改,形成初测问卷。通过辅导员老师联系,组织湖北X职业学院在读期间遭遇“突发型贫困”事件的学生填写问卷星“大学生在校受资助情况的调查”,对230名在大学就读期间遭遇“突发型贫困”事件的学生进行测试,通过相关分析选择项目。选题采用如下原则:1.计算问卷各项目与问卷总分之间的相关,将相关系数小于0.4的项目删除。2.计算因素内每一题与该因素总分之间的相关,删除相关系数小于0.45的项目。此外,对其中一些表述不太明确或有缺陷的题项进行修正。[1]
正式调查问卷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调查问卷,设计了6个基本信息回答项目:“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状况”“家人关系”“可信赖关系”;第二部分为“突发型贫困”事件的发生情况问卷,根据测试和修改,形成7个项目,由致困事件类型、致困程度、负面影响、需求和申请资助渠道5个因素组成;第三部分为“突发型贫困”事件发生后,学生及家庭所获得资助情况问卷,根据测试和修改,形成8个项目,由资助单位或个人、资助形式、资助程度、资助效果、资助建议5个因素组成。
问卷采用限定性选择、开放式问答、Likert量表三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组合而成,在问卷的第一部分基本信息项目中采用了限定性选择的形式,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突发型贫困”事件的发生情况及事件发生后获得资助情况项目由限定性选择、开放式问答和Likert量表组合而成,全部问卷数据由调查人员检查后进行编码输入计算机,然后利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访谈分为两种不同的对象进行,主要围绕着“突发型贫困”学生在事件发生后三个方面来展开非结构访谈。一是遭遇“突发型贫困”大学生在事件发生后的自身变化,包括心理状况、人际交往、学业发展、性格、情感、情绪等方面的变化;二是事件发生后的那段最困难时期,遭遇“突发型困难”大学生的资助需求和申请资助的行动;三是被访谈者对高校资助管理的制度架构和策略行动的意见和建议。调查共访谈了6位辅导员老师,30位“突发型贫困”学生,每次访谈时间30分钟左右,访谈前签署《访谈知情同意书》,做好访谈简要记录,并对访谈记录进行整理归纳。
三、“突发型贫困”大学生的高校资助选择情况分析
(一)安全感关系的充足性与受“突发型贫困”事件的非物质性负面影响呈负相关
在对“突发型贫困”学生的调查显示,被试具有可信赖且具有安全感的关系越充足,“突发型贫困”事件带给被试的心理创伤、人际社交、学业状况等非物质性的负面影响越小。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具有安全感关系的充足性与遭遇“突发型贫困”时负面影响差异检验
(二)“突发型贫困”大学生对高校的资助选择性小
遭遇“突发型贫困”事件的大多数人更倾向于向亲戚朋友和当地政府及民政部门寻求资助,而仅有少部分人选择向所在学校资助部门申请资助。具体获取资助的渠道选择见表2。
表2 “突发型贫困”大学生申请资助渠道统计表
(三)“突发型贫困”大学生对高校的资助需求高
“突发型贫困”大学生对学业帮助的需求较大,仅次于物质需求,除此其他需求也属于高校资助可提供帮助的范畴。具体各项需求程度见表3。
(四)“突发型贫困”大学生从高校获得的资助满足度低
对“突发型贫困”大学生实际获得的各项资助的满足度平均分进行排序对比发现,学校资助给予群体的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的满足度均远远低于亲朋及政府部门的资助满足度。具体见表4。
表3 “突发型贫困”大学生各项需求程度矩阵量表
表4 “突发型贫困”大学生所受资助类型与满足度量表
(五)“突发型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的高校宣传力度不足
绝大部分遭遇“突发型贫困”事件的大学生在困难时期没有获得原本可以申请获得的资助的原因是对资助政策不了解,相应的资助信息渠道闭塞不够通畅。具体未获得资助原因的情况如表5所示。
表5 “突发型贫困”大学生未获得资助原因
根据调查结果发现,“突发型贫困”大学生对高校的资助选择总体呈现这样的不平衡趋势:“突发型贫困”的学生向高校寻求资助的意愿较低、对高校资助的需求渴望较高,但最终获取的高校资助满足度较低。除此之外,大学生在遭遇“突发型贫困”事件后的正常学习与生活功能恢复受学生自身安全感关系影响较大,有一半的“突发型贫困”大学生安全感关系普遍缺乏,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学业发展等非物质因素的正常恢复产生消极影响。
四、“突发型贫困”大学生的高校资助选择性原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微观层面原因
1.主观认知不足,信心不强
据调查群体所在的教职工人员反馈,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对自身和高校的认知不足,学习动机较弱,对待资助政策性事物的敏锐度较低,并且自觉战胜困难的信心不强,从而使得其积极主动向学校寻求资助帮助的行为倾向较弱。
2.家庭对其价值观和方法论塑造不强,外展思维薄弱
人的问题多数产自于家庭,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法都深受家庭的影响,“突发型贫困”大学生所遭遇的突发事件,往往是整个家庭的致困事件,家庭所秉承的资助选择价值观深刻影响学生个人的行为选择。除去无力改变的客观原因外,正是家庭对学生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的塑造缺乏,导致学生外展思维薄弱,探索资助潜在的方法手段匮乏。
(二)国家资助政策的宏观架构
1.覆盖面广,但深入性不强
2019年12月,国家财政部、教育部等联合颁布《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财科教〔2019〕19号),对我国现行的大学生资助政策的工作方法、流程、资助种类与金额等做出了详细的说明。从“突发型贫困”大学生群体的角度看,可获得的国家资助政策主要为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虽然这两类资助政策的覆盖面在逐年增长,但对“突发型贫困”大学生群体的深入性不强,能起到短时间稍稍缓解生活困境的效果,但如果没有其他方面的资助,“突发型贫困”大学生群体的困境仍难得到持久改善。
2.普惠性资助多,独特性资助少
2020年8月,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切实做好2020年秋季学期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教电〔2020〕363号),通知中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做出了严格的指示,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公平、精准进行,以为后期的国家、学校资助工作的开展奠定公平、公正、精准的基础。即使国家资助政策的精准度和公平性在不断提升,但其政策场域下,约束与提升的仍然是普惠性资助,而非是针对不受时间限制的“突发型贫困”大学生的特殊性资助。国家资助层面上,对“突发型贫困”大学生资助的政策十分匮乏,且对高校针对“突发型贫困”大学生的特殊资助策略的激励性不强。
(三)高校资助制度的中观规划
1.主要依赖国家资助政策,难以扩展资助途径
以湖北X职业学院为例,典型的公办职业高校,资助制度以国家资助政策为依据,资助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未与社会力量,譬如企业、协会等组织达成资助合作愿景,从而难以扩展学校资助途径,无力从学校层面增加对“突发性贫困”大学生的资助资金。
2.资助达标建设不完善,人力投入有限
自2017年12月,湖北省教育厅开展推进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标准化建设工作起,各高校对学生资助管理机构的标准化建设日益重视,但出于各高校的现实原因,资助机构标准化建设进程并非一蹴而就,尤其是对于一所普通的高职院校而言,在资金、场所、人力等资源的限制下,更是难以与标准化建设要求的资助人力、物力匹配,而对于“突发型贫困”大学生独特性的资助工作更是难以及时到位,更遑论对其精准匹配资助。
(四)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微观操作
1.工作方法全面,但不够精准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第一手负责人和链接人为辅导员老师,辅导员老师在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以及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中,逐渐提升工作能力水平,全面为学生服务,但出于部分辅导员老师工作经验不足、与学生联系不够密切等原因,难免致使其对“突发型贫困”大学生的情况把握不够精准,也就难以谈论对学生的精准资助。
2.国家资助宣传到位,但特殊性资助了解不充分
目前就湖北X职业学院的资助宣传工作而言,在国家资助政策上的宣传是比较到位的,但对于“突发型贫困”大学生的特殊性资助途径的渠道了解不充分,也就难以向可惠及的群体宣传指引其获得可申请的资助。
五、高校“突发型贫困”大学生资助策略建议
(一)规范资助制度建设,夯实资助基础
1.促进高校资助工作公平性、政策性、精准化、可操作化运行
资助制度是资助管理工作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依据和有力保障,规范制度建设,是提高资助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手段。规范制度建设,主要在于增强资助制度在编制、执行、完善三个环节的规范性和系统性,这关乎高校是否能逐步形成适应学校自身发展需求的资助制度体系。资助制度编制、执行和完善应具有公平性、政策性、精准化、可操作化四大原则。
公平性是资助制度的普适性原则,资助的主要社会功能即是为了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子能够正常入学,坚持公平性的第一要义,客观、公正的资助体系是其实现规范化资助管理的基本原则。
政策性是资助制度建设的根基和指南。高校资助制度基于我国的资助政策而制定,同时依据资助政策指导不断发展完善。我国的资助政策对高校资助体系规范化建设提出了鲜明的指标依据,并且对高校资助体系的规范化管理和监督进行强有力的约束,保证高校资助体系朝向促进教育公平的社会目标建设发展。
资助制度的精准化是指在资助范畴和资助资金的指向是具体而准确的,资助制度必然要保障受资助的群体或个人必须是真正的在法理和人情两者都广泛认可的应当被资助的范畴。同时资助制度需要在充分考虑政策和实际的前提下,明确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范畴,以及不同困难程度的资助金额的既定原则和广泛认可度。在衡量广泛认可度时尤其要考虑社会普遍认可度、高校普遍认可度和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遍认可度三者间的精细差别。
资助制度的可操作化是指,在编制制度时应以资助业务实际需求和管理规律出发,以现有体系为基础进行优化与完善,而不能脱离当前的资助管理体系、人员素养、文化习惯。
只有坚持公平性、政策性、精准化、可操作化四大原则,才能规范建设高校资助制度,夯实资助管理工作基础,使资助行动真正的保障和激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2.完善信息机制,拓宽资助途径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拓宽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途径,促进资助工作多元化发展。信息公开是公正的根本前提,是学生资助公平的保障。进一步公开各类资助条件,公布资助结果。合理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好信息库,推进资助工作科学化。在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消费状况时,应该注意以下因素:要充分考虑高校所在地区的平均消费水平;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划分标准不仅要考虑日常生活消费,还要考虑最基本的教育和娱乐等活动的消费。
大部分的“突发型贫困”学生是由于信息不通畅,而错过原本可以申请的资助,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高校可以在学校教学楼、食堂、宿舍区等学生经常出入的地区设置“资助宣传专栏”,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上设置资助宣传模块,对各个时间段资助项目、流程进行说明,分发资助内容介绍手册[2],广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和高校资助制度。辅导员应在开学、毕业、假期前等资助政策申请临近前的时间点以班会、主题分享会等形式在班级内大力宣传资助的各项政策。
高校要建立信息化数据库平台,通过学工部、信息中心、图书馆、后勤保障处、教务处等不同职能部门协同合作,构建系统的在线数据网络平台。资助方面可建立“平台构建—资助中心—学工办—资助工作数据分析—可视化呈现—个性化教育”的“资助工作链”[3],从而有效链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情况、资助需求、勤工助学岗位适配等信息,以真实、及时、全面的数据作为资助工作实践的客观依据。探索建立动态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监测系统,不断完善因为突发事件引发学生经济问题的应急机制。[4]
有相当部分的“突发型贫困”学生在事件发生当时并没有可以申请获得的高校资助项目,而学生在当时的处境中对资助的需求是最为急切的。因此建议高校增设学生资助资金项目,申请时间不设限,以资助“突发型贫困”学生正常生活和就读。此外,高校还应积极寻求可以给予资金支持的企业、组织,拓展“突发型贫困”大学生对高校资助的选择性。
(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与资助管理的契合并行之路
高校资助管理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多元化路径。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受益群体的既定化;二是两者价值观和伦理守则上的相似性与互相渗透;三是在工作方法和技巧上的通用模式的互相借鉴;四是政策方针上的互相影响,宣传效用上的关联性较强。畅通心理健康支持与物质资助并行之路,可以从增强个体安全感关系、强化链接者工作能力两个方面着手。
1.增强个体安全感关系
大学生群体具有依附与独立并存、稳定与冲突相依的特征。在遭遇“突发型贫困”事件时,大学生应对挫折的能力和经验不及社会人员。前文调查显示,有81%的“突发型贫困”大学生在事件发生后的一段时间产生了自卑、退缩、自闭等心理表现以及人际社交行为转变,且“突发型贫困”大学生安全感关系的充足性与受“突发型贫困”事件的非物质性负面影响呈负相关。那么增强个体安全感关系,则是“突发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支持的重要手段,也是“突发型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方面。
“突发型贫困”大学生对于心理支持的需求虽然稍稍次于物质资助需求,但其对于心理支持需求的层次和形式是更为宽泛的,而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和“突发型贫困”事件都是独特的,所需要的心理支持也是独特的。比如在访谈中,有的被访者表示自己很喜欢辅导员老师引介其参与的心理支持小组分享活动,在类似经历的组员分享中找到共鸣,汲取力量;而有的被访者则表示很抗拒小组分享,只想和辅导员倾诉;还有的被访者直接表示希望获得专业的心理个案辅导等等。另外,还要注意男生可能比女生更容易因为“突发型贫困”事件产生人际社交和性格上的退缩、自卑心理,安全感关系少的学生在遭遇“突发型贫困”事件时更大概率会产生负面心理情绪。
因此,在强调给予“突发型贫困”大学生足够的心理关怀时,要关注个体独特的发展历程、个性化的需求,动员可利用的资源,增强个体安全感关系,畅通心理支持与物质资助并行之路,深化资助育人的实践内涵。
2.强化链接者资助工作能力
学生工作队伍中的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中心教师及其他专业教师都是“突发型贫困”大学生资助链接者和支持者的一员,而其中辅导员老师更是第一手链接者,高校学生工作领导者应当加强组织辅导员在资助管理工作中的培训,尤其要重视对不经高校组织申请的政策性资助和社会性资助的宣传。只有辅导员对“突发型贫困”大学生个人及家庭可以申请获取的资助政策与办法充分了解,才能更好地拓展学生的资助信息渠道。此外,还应加强辅导员对“突发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工作培训,强化辅导员对学生的精准识别与需求把握,心理健康教育与资助管理工作并行,互相融汇,促进“突发型贫困”大学生的高校资助工作,给“突发型贫困”大学生带来持久性的增能改变。
六、结语
随着国家脱贫攻坚决胜目标的推进和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深化,在高校的场域环境下,优化“突发型贫困”大学生的资助策略,发展“突发型贫困”大学生资助制度,完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机制,既是我国在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决胜目标的“精准扶贫”实践内容,亦是高校提升学生工作水平,深化资助育人内涵的必然要求。
从“突发型贫困”大学生安全感关系的缺乏,以及对高校的资助选择性小、需求高、满足度低的现状,探索 “突发型贫困”大学生的高校资助策略之路。这条路的畅通,要以健全完善的资助制度为更高水平的高校资助服务奠定基础;以更深入广泛的宣传增强“突发型贫困”大学生的高校选择意愿;以更加规范高效的资助工作程序提升“突发型贫困”大学生的高校资助满意度;以更加丰富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活动拓展“突发型贫困”大学生的安全感关系;以多方协同畅通信息机制,准确把握“突发型贫困”大学生的动态。只有畅通“突发型贫困”大学生的高校资助之路,才是真正的畅通高校资助工作之路,达到精准、公平、公正的资助育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