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不用”栽培模式对桃树果实品质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2021-09-16汪徐斌
汪徐斌
(安庆市大龙山林场,安徽 安庆246005)
为提高桃树(Prunus persica
)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引入“六不用”栽培模式,即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农膜、激素与转基因种子,开展优质桃丰产栽培技术试验,探索桃子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林区脱贫致富开辟新途径。1 试验地概况
2017至2020年在安徽省宜秀区杨桥镇鲍冲湖桃园进行“六不用”桃树生态栽培试验。试验地主要是冈地和山地,土壤类型为黄棕壤。桃园总面积20 hm,是2010年始陆续引进的优质品种,其中主要品种有‘中国沙红一号’‘美国加州早甜桃’‘郑油系列’和‘中油系列’等品种。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选择‘美国加州早甜桃’为试验对象。
“六不用”栽培模式中有机肥为菜籽饼,使用前提前20 d腐熟;绿僵菌选用江苏射阳神微微生物菌种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绿僵菌,含量≥99%,水分≤2%;EM发酵剂选用ETS(天津)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粪力元EM发酵剂,有效活菌数≥2.0亿/mL,水分≤2%;覆盖用秸秆为安庆市主要作物秸秆稻草。
传统栽培模式中肥料为江苏南通市三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果树新动力果树专用复合肥,其中总养分含量≥54%,水分含量≤0.8%,总氮含量≥16%,有效磷含量≥6%,有效钾含量≥32%,粒度为98%。使用前20 d,将菜籽饼腐熟,按照复合肥和菜籽饼2∶3混匀后施用。
2.2 试验方法
“六不用”栽培模式:(1)施肥:3月份按照15 kg/株的施肥量,在桃树冠外缘沟施腐熟有机肥;(2)防虫:施肥后,按照300 g/hm用量均匀撒施绿僵菌粉剂;(3)覆盖:撒施绿僵菌之后,覆盖农作物秸秆,使用量为干重20 t/hm;(4)喷施EM发酵剂:覆盖农作物秸秆后,按照1 000 mL/hm施用量喷施EM发酵剂。
传统栽培模式:(1)施肥:3月份抚育后,每株穴施2∶3的复合肥+菜籽饼,每株施肥量为15 kg/株;(2)除草:每年5月、9月各人工除草1次。
对照试验:不采取抚育和施肥措施。
试验设置4个重复,每个重复选择3行、每行不少于20株桃树进行试验,共设置36行桃树开展试验。
选用杭州晨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LH-B55手持式水果测糖仪测果实含糖量。
3 结果与分析
试验采用单位面积产量、单果重作为产量分析指标,含糖量作为品质分析指标,结果见表1。
表1 3种试验技术含糖量、平均单果重、单位面积产量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同样栽培、管理措施下,施用化肥和饼肥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增大单果重,增加单位产量。“六不用”栽培模式与对照相比,单位面积产量提高114.61%,比传统栽培模式增加12.02%。在单果重方面,“六不用”栽培模式比对照增加64.13%,比传统栽培模式增加16.47%。在含糖量方面,“六不用”栽培模式比对照增加23.20%,比传统栽培模式提高62.90%;传统栽培模式由于使用化肥,含糖量反而较低。
4 结论与讨论
(1)桃单果重对肥料很敏感。施肥可以显著提高桃树单位面积产量。但单纯的施用化学肥料,即使添加了部分有机肥,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群落也没有达到平衡,会出现产量增加而果实品质明显下降现象。原因在于施肥虽增加了土壤中氮磷钾的含量,但破坏了土壤中的微生物和矿物的平衡。“六不用”栽植模式在增加土壤中有机肥料的同时,又施用绿僵菌和喷施EM发酵剂,在生物防虫的基础上补充了土壤营养元素,均衡补充桃树各种矿物质,还补充了有利于桃树生长的活化微生物,改善桃树根部生长环境,提高桃树吸收营养元素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产量、提升品质的目的。
(2)“六不用”栽培模式在含糖量、单果重、单位面积产量方面优于其他栽培模式,适宜于在安庆市宜秀区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