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再思考

2021-09-15侯茂佳

启迪·上 2021年6期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

摘要;在新时期社会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幅度的提升,各大高校对此十分重视,纷纷加强了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领域的建设优化力度,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依然存在着诸多的困难,想要解决当下的困境就必须从根本入手。基于此,本文将对 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再思考展开研究。

关键词:传播学视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在思考探究

前言: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下得到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新时期的热门专业。在传播学的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对人才的综合实力更为看重,如创作能力、策划能力、编写能力等都是专业人才的必备能力,对其融入社会和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力。由此可见,对 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再思考进行探究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策略综述如下。

1传播学事业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概述

传播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简略而言是对符号、信息之间的交流与传播的方面的研究。传播学更为侧重于以符号和信息的传达的方式促进人与人之前的交流以及信息的互换,对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社会与人之间的距离具有极大的帮助。在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能够服务于这一信息和符号的传播,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否则一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脱离了传播学而发展,就会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不符合传播学事业下人才,以及新媒体时代下人才的发展需求,会严重阻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发展,因此,高等院校应加强对传播学事业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核心内涵和概念的掌握,以实现培养优秀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教学目标。

2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養核心素质

2.1文人素质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多媒体行业发展的优势,积极地投入到了行业中,这使得具有创新性的新媒体的数量大幅度地上升,为传统的电视编导行业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力。不过在传统的电视编导行业和新媒体的对比下,电视编导还是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一独特性主要体现在文字符号媒介上。首先,就文字符号媒介本身而言,其主要的应用价值在于信息的交流和分享,针对性相对较强,在人们的日常语言的使用中相对常见。并且文字媒介的严谨性和严肃性也相对较高,在传播学的视域下能够让更多的人对其表示认可和信服,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当广播电视编导人才能够得到这种文人素质的有效培养,才能立足于传播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国家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相应的文字符号媒介,有效地发挥出其信息交流价值,并使有价值的信息能在社会中得到有效地传播,以保障我国传播业和广播业的健康发展。其次,文字符号媒介具有一定的形象性的优势,能够更为具体的传递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和规律,通过加强对专业人才的文字符号媒介的掌握能力的培养,能够推动其文人素养的提升,帮助电视栏目树立自己的对外形象,让更多的人能够以该栏目作为学习的对象,起到一定的正向引导的作用。因此,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中应当对传统的文字符号媒介教学重视起来,使其能够影响学生在电视编导脚本方面的创作,让编导内容富有艺术气息和审美情趣,获得更多的人的认可,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2.2影人素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影人素质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与电视编导专业如影随形。影人素质可以说是一种思维,具有初始化的特点,并且还包含了鲜明、无意识等方面的优势,为电视编导的个性化部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电视编导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导”字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承担着创造性的服务任务,需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依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对编导内容实施艺术处理,带给人们有一定的视觉上的冲击力,让人们能够对编导内容建立起深刻的认识,十分符合当代的电视编导岗位需要,所以影人素质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必备核心素质。这样一来,才能从根源上消除因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影人素质的低下,使其无法制作出正能量的广播电视节目,将其宣传到的社会观众的心中,会严重影响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健康发展。各个高层院校都应意识到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人才的影人素质的重要性,从传播学视野下积极地思考符合人才发展的有效教育方式,使编导人才能够真正得到有效地培养,以自己的高专业素质和高专业能力,有效推动我国广播事业朝着更高层次的方向健康发展。

3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的偏差内容

3.1业界“编导” 歧义

在新时代的大门打开后,电视编导行业得到了空间的进步的机会,呈现出了持续性的上升趋势,获得了一系列的新成就,为我国创造出了诸多的经济效益,推动了国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在这样的趋势下,大众对电视编导行业的接受能力有所提升,但是在对电视编导行业的理解和定位上依然存在歧义问题。从业界的角度来看,电视编导工作是在电视节目的录制过程中进行节目选题、现场拍摄、剪辑视频等方面的工作内容,同时也是在主持、演播等类型的节目中的记者和主持人,渗透面相对较广,影响力也相对较大,在不同类型的节目以及不同的工作场景下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这一认知让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得到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机会,但同时这一认知也具有一定的歧义,为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并且在人们对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能力的错误定位已经远远的超过了其自身的能力范围的情况下,专业人才所承受的压力和工作的符合度也随之大幅度的上升,如若不及时解决这种歧义文化,就会使广播电视编导人才承受巨大的压力发展,还会导致这一行业虽然是当下的热门行业,使得能够在行业中长久的发展的人却相对较少,无法帮助人才实现经验数值的较高积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电视编导行业的发展。

3.2学界对学生专业定位的偏差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出现于二十世纪,隶属于文学类专业课程,其主要服务对象是电视行业。以学生的视角看待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虽然各大院校都开设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每年的招生数量也在持续地上升,但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格局依然并未被完全地打开,部分学生依然认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个较为单一的专业类型,就业前景狭窄,发展较为困难。这导致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报考广播电视编导。并且,由于学界对学生专业定位的偏差,电视编导专业的发展进一步地受阻,与当下的社会发展之间出现了断层的问题,不利于我国的电视编导行业的长期发展。

4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正确定位发展策略

4.1教学与实际相结合

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定位在于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我国的多媒体时代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应当对教学与实际相结合重视起来,首先,院校需要以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出发点,分析教学与实际相结合带来的影响力,同时加强对人才市场的变化的跟踪,做到立足于当前着眼于长远,及时的调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策略,保障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能够始终与时代的发展步伐相统一,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今后的就业和发展提供可靠的支持力量。其次,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还需具备一定的前瞻性,高校应当以当下的市场变化趋势和高校的实际运行情况,对未来的广播电视编导行业进行预测,保障高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在教育前沿的位置上,推动广播电视编导行业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4.2有针对性的引导教学

技术和思想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两大核心,是 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再思考的必經之路,因此,专业导师应当加强有针对性的引导教学方案的制定,落实专业技术和转接思想两手抓的战略模式,让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对新时代人才的培养定位能够更为明确和清楚。首先,专业导师需要先将注意力放在专业课教材上,以科学有效的方式构建课堂教学的结构,并且依据自己的专业能力实现对课堂教学节奏的有效把握,使得学生内化广播电视编导 专业知识的速度和质量都能够得到切实的提升,为学生打好专业基础。其次,专业导师需要加强对学生个体的成长的重视,在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的动态学习情况实施观察,记录学生的特点、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多方面的信息,设计针对性的辅助教学方案,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中得到教师针对性的建议和引导,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帮助学生做到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且学会发扬自己的优点,补足自身的缺点,积极的实实施自我优化。

4.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

广播电视编导工作涉及到的工作范围相对较广,且存在诸多的突发性问题,所以想要胜任广播电视编导工作,专业人才首先就必须具备较为深厚的文化知识积累和较高的文化素养,使其能够针对不同的广播电视编导工作方向做出针对性的策略,并且专业人才还需在实践中逐步的积累经验,为其在后续的工作中面对突发性的问题体用一定的帮助,保障其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扭转局面,呈现出优秀的广播电视编导效果。所以,在 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应当放在对全能型人才的培养上,立足于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发展的实际需求,积极地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得到实践检验的机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理论的理解,提升学生内化文化类知识的速度,同时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获得课堂上无法体验到的操作感受,积累一定的实践性经验,一方面让学生能够更为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让学生能够产生更多的更为独到的见解,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生活,走向广播电视编导岗位做好铺垫,从而实现 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再思考的价值,推动我国电视编导行业的发挥繁荣发展。

结束语:

简而言之,在人才市场中广播电视人才编导专业人才的数量和需求不成正比的情况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定位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在传播学视野下高校还需做到立足于当下的社会发展状态,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前景考虑,作出综合性的分析,纠正电视编导专业定位问题,为社会培养出源源不断的新时代人才,为我国社会的和谐稳定进步提供可靠的依托力量。

参考文献:

[1] 杨尚鸿.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再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3):160-164.

[2] 谭红林.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再思考[J].科研,2015,(052):85.

[3] 岳辉.传播学视野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定位再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9,(12):67-68.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侯茂佳

猜你喜欢

广播电视编导
论偶像剧《奋斗》成功的原因
产教结合视域下的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创新改进
基于校企合作平台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创新研究
地方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的特色发展
全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教学研究
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的改进分析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