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不喜笼中鸟
2021-09-15王文昌
王文昌
郑板桥以才闻名,文好、字好、画亦好。生活中的郑板桥也是充满智慧,风趣幽默,对某些问题的思考常常令人折服,比如养鸟。
“平生最不喜笼中鸟,我图自娱,彼在囚牢,何理何情,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二书》)在郑板桥的眼中,万物有灵,鸟儿是天上飞的,你把它关在笼子里,掌玩在手上,自己快乐了,想到鸟儿的痛苦了吗?
郑板桥爱鸟深受庄子影响。《庄子·至乐》篇讲述了“鲁侯御海鸟”的故事。“御”者,迎接也。故事中,有一只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很高兴,安排人把这只海鸟迎接到太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鲁公给了海鸟最高的礼遇,可是海鸟却不领情,“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鲁侯一片好心,何以换来海鸟“三日而死”?庄子给出了答案:“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食之鳅鲦,随行列而止,委蛇而处。”
世上“以己养鸟”者不可胜数,郑板桥却是庄子“以鸟养鸟”的忠实践行者。他在一封家书中说:“欲养鸟莫如多种树,使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为鸟国鸟家,将旦时,听一片啁啾,如《云门》《咸池》之奏,及披衣而起……固非一笼一羽之乐而已。”
是真名士自風流。郑板桥的养鸟之法,让我想起梁遇春在《经验与天真》中推崇的人生境界:欣赏而不占有是一种美德。文章引用心理学大师格里斯的一个大胆提议,建议人们都去看裸体表演:“观看裸体有一个精神上的价值,那就是去学会欣赏我们没有占有的东西,这个教训是一切良好的社会生活的重要预备训练。小孩子应当学会看见鲜花,而不去采它;男人应当学会看见一个女人的美,而不想占有它。”
以欣赏而不是占有的心态面对世间之美,是一种大智慧。人之一生,谁非过客?充其量,每个人不过是大千世界的欣赏者,到头来任何物质上的占有都要交给后来人,最后两手空空地去见上帝。
唐朝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以84岁的高龄告别沙场。据《谈宾录》记载,郭子仪修筑汾阳王府,一天闲来无事,拄着拐杖到现场视察,叮嘱工匠把房子造得更牢固一些。一位年老的工匠平静地对他说:“请王爷放心,我家祖孙三代都是做泥水匠的,在长安不知盖了多少府邸,可是只见过房屋换主人,还未见过哪栋房屋倒塌了的。”郭子仪听了这番话,呆住了,一声不吭,拄着拐杖转身离去。大约郭子仪去世后40年,汾阳王府旧宅上建起了法雄寺,唐代大诗人张籍曾路过这里,寓居法雄寺栋楼之上,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汾阳旧宅今为寺,犹有当年歌舞楼;四十年来车马绝,古槐深巷暮蝉愁。”
因为不懂欣赏,有的人在一味占有欲的驱使下,东征西求,唯恐不足,甚至以身试法,如飞蛾扑火,焚身乃止。这些人看似富甲天下,其实一无所有,就像坐拥书城,一本书也没读,没有成为书的主人,反倒成了书的奴隶。郑板桥不只爱鸟,而且懂得如何爱鸟,想“绕屋数百株,扶疏茂密”“将旦时,听一片啁啾,如《云门》《咸池》之奏”,行走其间,简直就是一个快乐神仙,潇洒自足,“固非一笼一羽之乐而已”。
图:陆小弟 编辑:夏春晖 38675320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