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信息化阅读教学实践探究
2021-09-15徐芸菁
徐芸菁
【内容摘要】为更好地实现教育资源的利用和优化,很多初中语文教师开始着眼于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具体情况。要积极让语文教学策略更有创造性,将现有的教学环节不断丰富,以此来保证学生能在较为科学的教学引导策略下展开高效学习。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引导。
【关键词】初中语文 信息化阅读 教学实践
引言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让教育教学能够与其相适应,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应该考虑的重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采取一定的创造性教学引导方式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要充分明确初中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足和问题之处,并对其展开有针对性的引导,为其提供更及时的帮助,从而使其能在高效的引导中提高学习效率。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有效整合的意义
现如今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不同领域,在教育领域中对其进行合理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①。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将其合理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能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大部分初中学生有强烈的厌学情绪,从而使其不能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语文知识内容上,从而使其阅读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升。而将信息技术应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能有效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可以利用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促进课堂知识的效率。让阅读模式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能让整个语文课堂更有活力。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束缚,使其阅读兴趣更加浓厚,活跃其思维能力,从而使其语文素养得以有效提升。并且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每个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彰显,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充分发展。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
1.教学设计安排不合理
在进行具体的课堂教学前,教師要规划教学方案,从而让课堂教学进行得更加顺利。但是部分教师不能对课堂教学方案进行详细的规划,在课堂中延续较为落后的传统教学法,甚至在规划具体的教学方案时依旧延续传统模式②。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通常是教师按照刻板的引导方案展开教学,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用填鸭式的方式灌输语文知识,学生缺乏思考机会,对阅读内容不能产生高效的理解,不能提高语文课堂的阅读效率。
2.教学模式过于刻板
部分教师在语文课堂中采用刻板的一问一答的形式推进课堂进展,但是语文教学是让学生直接参与阅读内容中,应该是人与书本之间的对话,课堂教学不应该局限于这种狭窄的互动模式中。老师要合理定位自己的角色,要努力成为一个引导者,将初中生放在课堂主体地位上,作为一个引导者,教师要能够对每个初中生的思维活动起到活跃作用。及时对其进行合理的鼓励,使其更加有信心进行语文内容的学习。结合具体的阅读内容,老师可以适当地提问,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锻炼,可以多问为什么,使其有更多的机会展开思考,让天马行空的思维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因此,要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创新课堂引导方法,将课堂的主人位置还给学生,从而提高其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在合理的引导下开展更多的思考,促进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3.缺乏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引导
在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的引导中,通常让学生开展大量的阅读,并使其对阅读内容进行反复阅读,并且对文中的精彩部分进行反复的朗读和背诵,导致初中生对相关内容丧失一定的兴趣,沉重的阅读和背诵任务为初中生造成一定的学习负担,使其逐渐降低阅读兴趣。教师的出发点并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但是在这种引导中,初中生的阅读兴趣大大降低,单一的重复使其不能对阅读对象产生更多的了解,失去了阅读教学的真正意义。因此,要让初中生对阅读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在阅读中投入更多的思考,对相关内容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
4.课堂互动性不强
在具体的语文课堂中,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导致部分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疑难点等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从而影响其对阅读内容理解的完整度。并且在老师单一的知识灌输模式中,学生被搁置的问题越来越多,严重阻碍其理解相关本文内容,长此以往,其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大大减弱,该学科的学习效率降低,其语文素养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关注每个初中生的听课状态,并利用相关问题进行合理的引导,使其能在课堂中提高听课效率。师生间的及时有效互动能带动初中生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对此给予充分的重视。
三、初中语文信息化阅读教学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构成多维阅读交流
语文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合理规划,能够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状态设计与之相适应的课堂引导模式。提前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结合相关知识点,让信息技术与其充分融合。老师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多维和多元的交流空间,让初中学生在与同学间的交流会与互动中实现知识共享和互补,使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更加有意义的建构。并且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利用知识网络图对相关知识进行条理性整理,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等方式明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语文教师营造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同学之间开展有效交流,并及时与老师展开探讨,能充分活跃课堂氛围,促进更多初中生参与其中,提高课堂参与度。在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能对阅读内容进行个性化理解,并对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疑点进行记录,进而与同学进行有效探讨,同时也可以及时请教老师,从而达到高效的阅读效果。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中《愚公移山》一课时,可以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资料进行有效介绍,从本篇文章的出处,即《列子·汤问》,先介绍《列子》是战国时期的郑国人,其本身为战国前期的道家代表人物。而《列子》中有很多古代的寓言故事越神话传说,本书为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其本身有较为完整的故事情节,同时有浓厚的神话色彩,脍炙人口。并介绍寓言这种文学体裁,即将一定的道理寄托在相应的故事中,篇幅较小,情节较为简单,寓意深刻。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本篇寓言故事的相关应资料,并展示文中的通假字,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阅读文本上,并在此过程中保持思考。
2.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本身是当代科技进步的成果,在初中语文教學过程中,可以利用其创设一定的情境,并且语文教师要及时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要充分领悟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思想,在具体设计教学计划时懂得尊重初中生的主体地位,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重视对其展开引导工作,并能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做到与时俱进,在充分尊重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的前提下设计高效的语文课堂引导方案,注重激发其提升学习兴趣,使其在浓厚的学习兴趣的驱动下展开自主学习。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与阅读内容相关的生动画面,通过对学生进行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使其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的内容上。以此来丰富阅读教学,营造合适的学习氛围。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中《苏州园林》一课时,结合文中的描写顺序: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画面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苏州园林的整体风格。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分段探究,让每个组员分别负责一部分内容的讲解,以导游的身份展开介绍,增强兴趣度,让每个人都能参与其中。在具体的引导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提问,如“在文章当中的哪个词最能说明苏州园林的重要地位?”“文中出现的‘标本一词,在这里指什么?”结合每个段落的描写,可以针对相关内容提出较为具体的问题,如在读到亭台轩榭的部分时,可以提问:亭台轩榭的布局有何特点?文中的哪句话紧扣了“图画美”这一特征?阅读第五段时,可以提问“花草树木的映衬有何特点?”“本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通过相关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能在阅读的过程中展开积极的思考,从而有效促进对文本理解能力的提升。
3.利用信息技术增加阅读兴趣
初中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其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内容上。因此,教师要用合适的教学引导方式帮助其提高阅读兴趣。要注意增加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让更多的趣味性内容渗透其中,从而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动力。具体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其创设相应的故事情境,让课堂氛围更为活跃。另外,教师注意使用活泼的教学语言,从而有效吸引学生,提高课堂参与度。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能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充分带入相关情境,对其进行高效的领悟,从而产生高效的学习。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中《恐龙无处不在》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积累相关字词。本课的教学目标有让学生了解并说明其中的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缜密、简练的语言特点。增强自身的科学意识,培养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结合相关阅读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及时展示图片,让学生能充分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4.利用信息技术加强课堂互动
要有意识地增加师生间的互动,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中来。可以提前布置预习任务,让每个学生自行了解课文内容,并鼓励其将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记录,在正式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展开探究,让小组成员对每个组员的问题进行讨论,以此来增加课堂的互动性,在讨论的过程中,每个人的问题都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并让每个人都能积极动脑展开思考,在不知不觉中投入到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上来,从而对相关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于较有价值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集中展示,让学生展开更加深入的学习。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当代科技的快速发展,让信息技术充分被利用在教育教学中,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教师要及时反思教学方法,能够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创新设计语文阅读引导方式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入语文课堂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注释】
① 张朝辉. 解读初中语文阅读信息化教学模式[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21):91-92.
② 周忠伟. 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整合模式研究[J]. 信息化建设,2019(06):199.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