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2021-09-15刘荣军
刘荣军
【内容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目标,能够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把生活实践与教材紧密结合起来,就必须掌握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并根据三维目标对物理学科进行优化及其策略,本文就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来论述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方法,以期对高中教学有所裨益。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物理 生活化教学 策略研究
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物理是逐渐养成的适应个性发展和终身教育必备的品质和修养,是通过学习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征的品质,而生活化教学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重要方法。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它一直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并且遵循开放性原则,中学生通过对身边的物理现象的分析探究,从而大胆猜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既摸索出事物存在的规律,又可以将教材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综合素养,物理学可分为光、电、声、力等,它的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是同步的,物理学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一、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重点是培养学生亲手操作的能力和实践技能,由于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因此,上课前回顾旧知识或生活经验,从而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具体化和生活化。例如,在学习“内能”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在生活中找实例,哪些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会减小,哪些物体在能量转化时,其内能增加。同学们各抒己见,有些同学举例爆米花在玉米爆炸时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机械能,实现了利用内能来做功;当人折铁丝时,将人的机械能转化为铁丝的内能,从而实现了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这些生活化的案例能够生动地阐述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的信念,以及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生活处处是物理,物理教学生活化是新课改的需要,也是物理核心素养的必由之路。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学物理是一门生活化极强的学科,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校和教师只看准学生的分数,而不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为分数而学习或高分低能的现象,凸显实践性操作。
1.培养生活化的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是指学生从知识的角度,利用所学知识来思考和探究问题,利用物理概念、定律、公式去分析物体的运动、能量、物体之间的必然的联系,在此基础上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及其相关的基础知识,把物理知识能够灵活应用到生活当中去,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例如“摩擦力”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尤其是涉及摩擦力的受力分析,同学们对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要通过生活化教学,给学生展示汽车之所以能够在马路上奔驰就靠摩擦力来获得动力,人走路依靠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没有摩擦力我们将寸步难行,这些是平常接触的物理现象,只不过平时不留意观察。所以,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对摩擦力的概念进行认真思考,进而引导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探究,从生活中利用有益摩擦和防止有害摩擦入手,让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乐趣,有效激发学生去探究自然科学的奥秘。
2.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传统的物理过教学程中,教师通过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单凭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就能上课了。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发展,也不益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尤其是在上新课时,学生本来对教材内容不熟悉,如果直入主题,学生就会产生抵触心理,跟老师不配合,教学效果不佳,长此以往就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例如在讲《杠杆》时,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工具,例如钳子、螺丝刀、裁缝的剪刀、杆称、天平,然后让学生观察哪些是省力杠杆,哪些是费力杠杆,哪些是等臂杠杆,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画出这些工具的动力臂和阻力臂。这部分内容里面学生难理解的是:省力的杠杆费距离,费力的杠杆省距离,这就要求学生用这些杠杆来具体操作,生活中还有哪些机械不省功,这时可以让学生分析盘山公路和扳手的原理,通过这些生活实例,许多难以理解的物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教师在开展新课时,尽量做到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景,这样学生就喜欢物理课堂,同时也让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当中。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是教师站在学生角度,将重难点问题情景化,具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同时要启发学生多提问,当在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时,物理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同时这种教学方式找到了知识的最佳渗透点,因而符合中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
3.联系实际生活讲解重难点
中学物理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有些重难点的内容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教师在讲解重难点时一定要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抽象的问题生活化。通过一个恰当的生活实例,能够将所学重难点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例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原理》时,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许多同学不理解这些规律,可以让学生在光具座上移动用LED制作的光源,观察并将像距和物距记录在表格中,学生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得出结论: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也变小,而一倍焦距正好是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同时利用自己戴的眼鏡来做实验来验证,教师通过联系实践生活将教学重难点转移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实验自己得出结论,对于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学生利用身边的放大镜以及自己的眼镜来实验,从而得出实像可以用光屏或纸来承接,而虚像不能利用光屏来承接,实像可以让胶卷感光,而虚像没有能量,因而不能使胶卷感光。由于中学生的生活实践性不强,学生除了掌握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学会理论联系实践,让中学物理更具有实践性和生活性。
4.联系实际生活进行物理实验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中学物理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科学态度、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多做实验,利用手边的一些物品,自己组装实验器材,可以变废为宝,中学物理教师在做实验在做演示实验时,尽量做到与实际生活深度融合,遵循简单化、生活化的原则。例如在教学《光的反射和折射》时,对于光的反射与折射实验,除了课堂演示实验外,还可以让每个同学拿一面小镜子进行光的反射实验,除了体会反射定律的内容外,还体会平面镜不但能够扩大人的视野,而且能够改变光的方向,还可以通过鱼缸、装水的玻璃杯体验光的折射。同时还可以联系实际生活解释潭清疑水浅等物理现象。例如“为什么钢笔放在玻璃砖前会移位”“为什么渔民叉鱼时看见的位置比实际的位置要高”。“如何解释筷子插入装水的玻璃杯会折断”等物理现象,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操作,首先可以让学生熟悉实验的器材和环节,其次能够把教材内容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唤醒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应用,当学生对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能够学以致用时,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能够激发,课堂气氛也变得和谐融洽。在物理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学生就能够灵活應用知识,有效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优化课堂教学资源,同时利用实验教学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加强学生的记忆,能够把知识点有效串联起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灵活掌握物理知识。
5.结合实际生活布置课后作业
布置课后作业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课后作业可以巩固记忆课堂上所学知识,同时课后作业也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反馈了学情和教法,对于薄弱的知识点要重点讲解和辅导。第二,课后作业是课堂的延伸和有效复习手段,尤其是在新课改背景下许多公式、定律、概念,需要让学生课后结合生活,将有些不会的问题需要在自习课上辅导,从而让课堂讲解更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第三,教师通过布置恰当的课后作业让学生预习新知识,为讲解新课奠定基础。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下,课后作业具有多重作用,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也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安排具有创新、新颖的课后作业。例如在学习《重力》这节课时,可以让学生先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分别测量出1至5千克的物体的重力,绘出物体重力和质量的图像,从而得出物体的重力和质量成正比,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回家测量一枚鸡蛋、一袋大米的重力,再用杆称测量出它们的质量,然后让学生进行记录和对比,并分析重力与质量之间的必然联系。又如在学习《熔化和凝固》时,教师先安排学生把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里进行冷冻,并用秒表计时,当瓶子里的水结冰之后,体积上有何变化。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将生活中的案例与物理学习相联系,引发学生的思考。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自己亲历实验过程,减少学生对物理作业的抵触心理。
结束语
在物理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中学物理教学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革,物理课由原来的深奥抽象变得更加通俗易懂,更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教师通过设置情境、课堂演示实验以及个性化的作业等都能够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培养实践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生活化的教学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让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参考文献】
[1] 王学顺. 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教学打造初中物理高效课堂[J]. 才智,2019(21):37.
[2] 葛乾铭. 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物理教学的优化策略探讨[J]. 学苑教育,2019(4):67.
[3] 陈治锋.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策略[J]. 中学物理:初中版,2018(12):11-12.
[4] 李元生. 高中生物理核心素养培养初探[J]. 创新人才教育,2017(4):24-27.
[5] 李金瑞. 高中物理教学如何培养核心素养[J]. 中国民族教育,2017(5):65-66.
(作者单位:甘肃省甘谷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