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当代价值

2021-09-15余晓慧栾云镪

决策探索 2021年16期
关键词:实践观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

余晓慧 栾云镪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当代价值

马克思通过对旧唯物主义理论的批判,逐步确立并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观,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对指导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与发展

康德的社会主义实践哲学思想具有浓郁的社会主义伦理学色彩,康德擅于将社会主义道德问题和实践中的社会主义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行探讨。他把社会主义实践问题视为一个普遍性的理论问题去研究。实践行为要符合自律原则才有真正的道德价值,他主张实践性活动所指向的只能是一种主观道德上的实践,从这里不难看出他的唯心主义思想,即忽视了理性的主体与物质客体之间的联系。黑格尔扬弃了康德的思想,重构了康德理性实践中主客体分离的问题,认为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将主体和客体统一起来。但黑格尔的实践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实践,他更强调绝对精神对实践的作用,他的目的也不是改造世界,而是为了达到绝对精神、自我意识所构建的要求。

马克思开辟了一个本质上不同于传统哲学的全新理论。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点,实现了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重大历史性跨越。在这种超越中,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的人本理论以及其他传统哲学的思维手段进行扬弃,逐步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从而使马克思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完成了思维和存在、主体与客体的结合。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内容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里面提到:“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里的“从前的唯物主义”就是指旧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认为现实生活的人和现实世界仅仅是纯粹的物质世界,对现实生活和世界的认识仅从其客观本体的角度出发,没有从改造人的主体方面去认识和理解实践,忽视了人作为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马克思揭示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同时提出了人是实践的主体。如:“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马克思认为,实践理论是人们检验自己整体思维的基本真理性与否的唯一标准。要在已有实践理论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和讨论自己整体思维的真理性,而不是通过感性的直观感受上获得。“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马克思认为实践可以解决各种社会问题,同时各种理论都能在实践中找到根源,因而实践是一切理论的基础。总之,马克思强调要从人的主体方面来认识实践,实践过程的人才是真正的主体;实践是检验思维真理性与否的唯一标准,是一切理论的来源。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价值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次系统论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念和实践观,提出了主体在实践基础上与其他客体之间不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揭示了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伟大基石,是指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支撑,是解决当前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思想武器。全面准确地解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能加深我们对现阶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坚持科学实践观的理论指导,从而促进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更快、更高质量地向前发展。

第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要求我们始终把人这一主体作为实践的出发点与归宿,始终把实践作为一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指向。在认真反思传统实践模式局限性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观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理论。真正从人民主体的角度出发,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最终目标,促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在深入总结理论与实践经验基础上对其进行不断提炼、升华形成的;这一重要思想既讲是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这一重要思想在加强理论指导实践、理论促进实践中展现出真理的强大生命力,彰显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体现着实践第一、知行合一的理论品质;这一重要思想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以贯之的坚持和发展,具有强大的实践创新动力。

第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要求我们始终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越是形成了真理性认识以及基于此制定的一切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就越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越是符合了人民利益的认识和要求,就越能够体现实践检验的意义和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实践中不断试错、不断学习、不断调节中得以确立的,它有力促进了新时代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在内的一系列上层建筑的创造性发展和完善,顺应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历史发展总趋势。理论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践,其目标就是更好地指导客观世界的实践,脱离了客观实际的理论也会空洞而失去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当前我国处在“十四五”重要发展机遇期,这也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全面启动现代化经济建设新征程的一个重要起步阶段。这就需要我们在初步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出适合当前社会的发展模式,清除不适应发展需要的障碍;不断地总结经验和理论,用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理论指导社会建设,从而不断地引领社会向前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曾永成.人的本质: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一个重要观点的理解[J].现代哲学,2004(02):10-15.

[3]邹诗鹏.“实践唯物主义”与唯物史观的相通性——基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探讨[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04):22-32.

[4]梅荣政.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J].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17,3(03):19-33.

[5]张敏.从三个文本的关系透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形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关系新解[J].湖北社会科学,2008(03):5-7.

(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实践观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实践观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
浅谈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形势下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
试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点
马克思对旧哲学基础的反思批判
浅谈《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