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问政节目兴起原因浅析

2021-09-15姜振宇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问政

姜振宇

电视问政节目问世以来好评不断,越来越多的省、市、县级电视媒体开办了此类节目,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为什么电视问政节目这么受欢迎?本文对电视问政节目的特点进行分析,对电视问政节目的发展机遇进行探讨。

电视问政节目的兴起

电视问政主要是指电视媒体开办的群众与政府部门负责人就有关民生和公共事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交流并促进解决的节目。电视问政节目从形式上一般来说包括了以下几个环节:调查短片反映问题、问政嘉宾提出质询、政府部门负责人解答问题并作出承诺、专家陈述点评、观众自由评判等。

电视问政节目的创意可以追溯到2005年6月兰州市的“一把手上电视”栏目,群众与政府部门负责人在电视上进行互动交流由此开始。

武汉电视台则是把电视问政节目做出品牌的先驱。2005年武汉电台开办《行风连线》节目,第二年,武汉电视台以直播形式介入《行风连线》栏目。随后《行风连线》每年推出一次的特别节目已经具备了电视问政的雏形。201 1年,武汉市优化办、市纠风办和市广播影视局联合举办《兑现承诺优化环境-2011十个突出问题整改电视问政》,首次明确将一年一度的“特别节目”命名为《电视问政》,这也是国内第一档以《电视问政》命名的节目。

武汉电视台的《电视问政》节目播出以后,中央电视台以及几十家网络媒体都进行了报道和评论,电视问政这种节目形式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之后,各种以曝光问题、官民互动为特点的问政类节目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节目的名称不一定是电视问政,但是其内核则是与武汉电视台的《电视问政》一脉相承。

最初推出电视问政节目的是城市电视台,其中包括了县级城市的电视台。随着问政节目影响力的扩大,社会认可程度不断提高。2019年山东电视台、河南电视台先后推出了常态化运作的电视问政节目《问政山东》和《百姓问政》,让电视问政节目从城市级跨入到了省级层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10多个省份开办了电视问政节目,可以说电视问政已经成为了一种现象级的节目。

电视问政节目的特点

找问题、找原因、解决问题

从兰州电视台的《一把手上电视》到武汉电视台的《电视问政》以及之后的电视问政节目,都把听取民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栏目的核心。

电视问政节目的环节也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进行了精心设计。播放调查短片:展示存存的问题。交流:现场嘉宾提问.被问政单位的一把手回答,在问答之间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解释、分析和讨论。承诺:单位一把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并就什么时候解决做出承诺。反馈:在下一期节目的开始,展示上一期节目中曝光问题的解决整改情况。此外,通常还设有专家点评和观众打分环节,对反映出来的问题和该单位的现场表现表达态度。

从这些环节的设计可以看出来,通过媒体的暗访调查曝光问题、现场质询政府有关负责人,进而推动问题的妥善解决,从始至终电视问政就把化解矛盾、解决问题、转变作风作为自己的使命,搭建起了一座政府与群众有效沟通的桥梁。

百姓视角,民生为先

作为一档电视节目,首先考虑的就是如何走进观众心里。如何吸引观众?唯一的办法就是走进群众中,想百姓所想,以百姓的视角看天下。首先在挑选参与电视问政节目的单位方面,通常选择那些和群众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行政部门,比如住建、交通运输、生态环境、卫生健康、教育、民政、市场监管等。从电视问政调查短片反映的内容来看,民生问题占了多数,多数是围绕着入学难、出行难等与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急事、难事、烦心事展开,这些都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

电视问政节目的调查短片从具体的案例入手,从百姓的角度看社会,从一个个民生小事入手,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是电视问政节目受群众欢迎的原因之一。

真实性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新闻的基本要求。对于电视问政节目来说,新闻的真实性有更多的含义。

首先是调查短片的内容真实。群众反映的问题有很多,是一个个具体的个案,栏目组首先从中挑选出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新闻性的线索,或者是环境脏乱差,或者是出门行路难,通过镜头展现在观众面前,配合当事人或者知情者的现场介绍,让观众有感同身受的真实体验。由于调查短片的内容在播出之前都要严格保密,无法向行政部门正面求证,所以就倒逼节目组的记者在调查拍摄过程中对每一个细节反复核实,确保出现在片子中的每一项诉求都真实可靠、有理有据。

问政的过程真实。电视问政节目采用直播的形式,把真实的现场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在直播现场,人们通常可以看到的景象是,暗访短片揭短亮丑,嘉宾提问步步紧逼,问题尖锐。现场嘉宾与单位一把手之间进行你来我往地互动,质询、解释、辩论、承诺,有面对工作不力的愧疚,有难以作答的尴尬,有言辞的激烈交锋,有道歉和承诺时的真诚,有表示理解和鼓励的掌声。诸如此类的情景根本没有办法进行提前彩排演练,都是问政现场真实的反映。

整改真实。被问政的政府单位在现场做出的承诺是否兑现,反映出来的问题是否进行了整改,栏目组要一一落实,一般会由栏目组记者再次回到调查短片的现场,通过画面记录,并寻找当事人求证,制作成反饋短片,在下期节目的第一个环节播出。

电视问政节目的社会功能

电视问政节目揭露问题,推动民生诉求的解决,对被问政单位的工作也有一定的促进,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多重职能作用。

面对面交流的多媒体平台

现场直播、当场提出问题、面对面地思想碰撞是电视问政有别于其他节目形式的优势所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作为个体的普通人有了更多的发声渠道,不仅嘉宾和主持人在现场与政府负责人进行面对面地交流,观众也通过热线电话、电视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把自己的观点、问题和建议反馈到直播现场,经主持人现场“问政”,形成场内外互动的多媒体平台。

有效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

实践表明,电视问政可以有效地解决民生问题。在电视上公开问题、与单位一把手直接进行交流,以及媒体本身自带的舆论监督属性,有利于促进民生问题快速解决,这是电视问政节目的优势所在。

满足公民参政意识的平台

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变革的新时期,人们的文化素质和参政意识也大大提高。行政部门希望发现问题自我提升,新闻媒体渴望报道真相,百姓亟待解决问题,电视问政节目恰如其分地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平台,把备方面的需求统合在一起。

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是

电视问政节目兴起的初衷

党和政府尤为重视舆论监督。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首次引入了“舆论监督”这个概念。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舆论监督是监督体系不可或缺的“四个监督”之一。

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人民生活。党的十八大提出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党和政府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入手,统筹做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民生工作,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各级政府从上到下团结一心,主动求变,利用电视问政挑毛病、找问题、改作风、提效能,助推一些热点、难点工作的開展。电视问政作为一种直面问题的政务处理方式,无疑是工作模式上的创新。

从电视问政节目的起源来看,基本上都是由党和政府的主要领导提议,由党政部门与电视媒体共同主办。兰州市的“一把手上电视”栏目是由当时的兰州市委书记率先提出的构想,山东广播电视台《问政山东》是由省委书记提议开办,等等。与党政部门合作主办既是电视问政节目诞生的起源,也是电视问政节目持续稳定发展的保障。

电视问政节目,给政府提供了一面放大镜,透过宏观数据看到了边边角角的不完善、不完美。通过在直播现场曝光问题,接受质询,也让越来越多的政府相关工作人员意识到,自己是被监督的对象,应该对老百姓负责。随着一个个民生问题的解决,也让当地群众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从2011年武汉市《电视问政》节目问世到现在已经是第十年,电视问政节目的兴起证明,它不是一时一地突发奇想的产物,也没有随着一把手的更替而消亡。电视问政节目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来自于我们党和政府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奋斗目标,来自于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无私情怀。

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情怀,为电视问政这种新型节目形式的诞生提供了土壤。实践证明,电视问政节目是有效解决百姓民生问题的平台,是政府发现自身不足的镜鉴,也是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这个奋斗目标的具体体现。

(作者单位:洛阳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问政
问政“小事”解决民生难题
“媒体问政”如何走得长远
地方电视台开办电视问政栏目的几点思考
“问政巴中”正式上线
电视问政的三大困局
丹江口 《百姓问政》聚焦履职尽责
岂止“问干部”,更是“问民意”
电视问政:如何克服视觉疲劳
“广场问政”应该尽快“去戏剧化”
网络问政与公民参与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