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哈瑞窗口盲区的形成与信息传播形态
2021-09-15杨淑仪赵国政
杨淑仪 赵国政
“约哈瑞之窗”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学者乔瑟夫·勒夫和哈里·英格拉姆提出的一个理论模型,如今在心理学、管理学等领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也日渐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理论资源。约哈瑞之窗的盲区作为重要窗口,其形成一方面与作为窗主的信息主体自身主客观条件有关,另一方面也和作为窗宾的他人主客观条件有关。盲区信息的开放传播、封闭传播、自在传播等不同传播形态和变化对窗主及其社会关系具有不同的影响和意义。
国内对约哈瑞窗口理论引进较晚,理论研究尚不多。已有的研究成果极少涉及窗口的形成尤其是内部的信息传播形态。盲区是如何形成的?内部存在哪些信息传播形态和变化?有何影响?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盲区是如何形成的
在人际交流和传播中,按照约哈瑞之窗理论,每一方都有自己的约哈瑞之窗,每一方的自我信息都可以区分为四个窗区:开放区、私密区、盲区、未知区。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作为分析对象的一方称为“窗主”,对应的一方称为“窗宾”。开放区窗主的自我信息,是窗主和窗宾都知悉的信息;私密区窗主的自我信息,是窗主知悉、窗宾不知悉的信息;盲区窗主的自我信息,则是窗主不知悉而窗宾知悉的信息;未知区则属于窗主、窗宾都不了解的窗区。
人作为信息的主体,既是信息的创造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人类的每一个个体,随着自己的成长和生活领域、交往范围的扩大,自我信息会不断生成、不断增加,从而带动约哈瑞之窗整体上不断变大,相应的各个窗区也会扩大。就盲区而言,其形成和扩大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从窗主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和记忆能力是有限的,人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的能力和精力还会进一步衰退,这是自然规律。而自我信息却随着人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的扩大不断丰富、不断增加,这是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矛盾。其结果必然造成一部分自我信息源源不断地进入盲区,甚至进入未知区。第二,从窗宾方面看,由于交通通讯技术日益发达,了解窗主信息的手段越来越便捷。窗主社交范围越大,窗宾人数就会越多,窗宾们所知悉的窗主信息的总量也会不断增加。但由于主客观等多种原因,窗宾们掌握的有关窗主的大量信息,相当一部分不会告知窗主,这无疑是窗主盲区不断扩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由此可见,盲区始终处于一个信息不断输入、窗区不断扩大的动态过程之中。
按照约哈瑞之窗理论,窗口之间是移动的。盲区窗口向开放窗口移动也是经常性的,这就意味着窗宾们掌握的窗主信息,源源不断地为窗主知悉,亦即盲区的信息进入开放区。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盲区又有一个信息不断输出、窗区不断缩小的过程。一般情况下,盲区信息输入量要超过信息输出量。所以,盲区的整体变化过程是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换句话说,一个人了解的自我信息会越来越多,不了解的自我信息也会越来越多。
对个体而言,盲区的变化跟人的年龄密切相关。幼儿阶段,人的自我信息基本上都在盲区或未知区,开放区可以忽略不计,私密区根本不存在,所以盲区占比相当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开放区才会不断扩大,私密区开始出现,盲区虽然也在扩大,但在四个区域中占比逐渐降低。到人生暮年,则极有可能处于这样一种状态:盲区占比再度提高,开放区明显缩小,人知悉的自我信息远远少于不知悉的自我信息。
盲区内部的信息传播及其形态变化
由于传播者的意图不同,人类的信息传播实际上处于开放传播、封闭传播、自在传播三种不同形态。开放传播是信息传播者积极面向个体不特定的社会成员广泛散布信息的一种信息传播形态。商业广告、政府宣传、大众传播都是典型形式。封闭传播是信息传播者有意限制传播对象的范围并禁止向外传播的一种信息传播形态。从国家秘密到商业秘密,再到个人隐私,这些秘密信息的传播都是作为秘密信息在特定范围内传播,都属于封闭传播。自在传播,是顺其自然的一种传播形态,传播者既无扩散的意图,也无自觉禁止外传的意图。三种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变化的,是相互转化的。
盲区的信息是窗主不知悉而窗宾知悉的信息。形成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窗宾和其他人进行的是封闭传播,有意对窗主隐瞒;二是窗主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未能参与或无法参与这些信息传播活动。但这些信息处于开放传播状态,或者处于自在传播状态,是窗宾与其他人闲聊的话题。比如窗宾与其他人在用英文进行传播,由于窗主不懂英文,从而造成了盲区。据此可见,盲区也存在封闭、开放、自在三种传播形态。
窗主在盲区的信息已经进入开放传播形态,为什么窗主还“蒙在鼓里”?事实上,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也颇为常见。完全了解自身的所有信息是不可能的。首先,人的自我认识能力有限,精力和时间有限,自身的信息可能已经广为人知,甚至已经成为大众媒体报道的内容,而自己还处于完全无知状态。其次,人的认知受客观条件限制的。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自我信息更容易被人提取和传播,而自己一无所知。
盲区封闭传播形态源于窗宾一方对传播的控制。窗宾与其他人之所以对窗主隐瞒信息,第一是为了维护窗宾的特殊利益。第二是为了窗主的特殊利益。比如医生对身患绝症的病人一般要隐瞒病情某些部分,以免對窗主产生不利影响。第三是为避免给双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封闭传播形态对窗主来说,既有好的影响,也可能有坏的影响。具体情况要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在盲区,处于自在传播的信息多是窗主无关紧要的日常信息,这些信息价值不高,而且多无深意,对窗主利益影响不大。但是,自在传播形态越活跃,内容越丰富,就越能说明窗主社会影响大、社会关系丰富。
盲区的三种传播形态会随着约哈瑞窗口的变化而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窗口之间没有移动发生,传播形态也会变化。盲区的信息为窗宾控制,如果传播环境发生了变化或者信息性质、传播意图发生了变化,窗宾对窗主信息也会依据传播环境等主客观条件对信息传播形态进行相应的转化。比如改变原来的自在传播或封闭传播形态,借助网络平台或其他媒介进行开放传播。
盲区及盲区内信息
传播形态变化的影响
人生命之始本能的传播是人际传播。传播为人周身流通的血液,是一种潜在的、本性的存在。任何传播现象的背后都有规律存在,盲区也是一样。遗忘是不可抗拒的规律,任何人都避免不了。当自己遗忘的信息为他人记取时,信息就进入了盲区。盲区的存在具有必然性,对窗主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从积极意义上看,被动地忘记一些琐碎的事情或者对自己有消极影响的事情,可以减轻心理思想负担。事实上,人并不总是被动地接受遗忘规律,很多时候还会以“积极”的态度顺应这一规律,不过度关注自我的琐碎信息,主动放弃、遗忘一些无价值的信息,为自己的精力减负,把节省记忆资源和精力投入到更有价值的方面去,会更有利于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所以,盲区的存在并不完全是坏事,相反,保持适度的盲区是有益的。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个度,盲区过大或过小也会造成消极影响。盲区过大,意味着人缺乏自知之明,在人际交流和社会交往中,往往处置失当,进退失据,影响人际关系和谐。盲区过小,则意味着个人中心倾向突出,或者过于精明千练,如果没有较好的修养,言谈容易对他人造成心理情感伤害。所以,窗主推动盲区窗口的移动要适时适度。
盲区内部三种信息传播形态之间转化,对窗主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三种传播形态的相互转化比较复杂,这里仅以封闭传播向开放传播为例加以说明。窗宾推动封闭传播向开放传播转化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不改变窗口之间的关系,比如窗宾把有关窗主的信息以窗主无法接触或注意的方式公开。这种形式一般对窗主影响较小,也不会造成窗口之间的移动。另一种方式是改变窗口之间的关系,如以公开信的形式在大众媒体上发表对窗主的看法。这种形式往往引人关注,并对窗主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也会造成窗口之间的移动。封闭传播向开放传播转化,往往产生震撼性的传播效果。窗宾掌握的有些封闭传播的信息,可能是永远不能向窗主和公众言说的秘密,对窗主来说,这就是永远的盲区。所以,窗宾在推动传播形态转化时,要认真考虑对窗主可能产生的影响,慎重进行。尤其是在隐私权利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對有关窗主的自我信息进行开放传播更要慎之又慎。
盲区的三种信息传播形态及其变化,不仅决定盲区内部信息传播的状况,也影响约哈瑞窗口之间的关系,深入探讨盲区信息传播形态及其变化,有助于掌握窗主与窗宾的关系以及对窗主与窗宾的影响。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