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乌兰牧骑在内蒙古地区的传播模式

2021-09-15许晨曦

记者观察·中旬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内蒙古地区乌兰牧骑文艺

许晨曦

乌兰牧骑,被喻为“红色文艺轻骑兵”,从1957年创建至今,一直活跃在内蒙古自治区广袤的农牧区大地上,走遍了内蒙古的草原、沙漠、村落并逐渐走向全国。他们将党的声音、新文化传播到每个角落,给广大牧民送去了文明和欢乐,为时政宣传、民族文化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结合内蒙古地区的区域特殊性,对乌兰牧骑的传播模式进行分析,进一步推动乌兰牧骑在民族地区更好传播民族文化。

本文从新闻传播学的视角对乌兰牧骑在内蒙古地区的文化传播功能及传播模式进行演绎分析,所得出的分析结论以及由此提出的今后发展的对策建议将更好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传播工作,更好地发挥乌兰牧骑“红色文艺轻骑兵”的传播作用。

乌兰牧骑的历史变迁

乌兰牧骑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红色的嫩芽”,是作为一支红色文化工作队活跃在内蒙古自治区广袤的农牧区。内蒙古地域辽阔、交通不便且人口居住十分分散,很多牧区常常需要走上百里路才能碰到一两个蒙古包。牧民的文化生活十分贫瘠,没有电视、听不到广播、报纸图书也很少见,为了丰富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现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于1957年5月派出工作组深入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正蓝旗、正镶白旗等地进行文化调研,根据牧区、半农半牧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和居民点极为分散的特点,得出了调查结论,即需要建立一支装备轻巧简便、组织精明能干、人员一专多能的小型综合文化工作队。

因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的群众文化工作较为活跃,1957年6月17日,第一支乌兰牧骑在此成立。几年的时间里,内蒙古自治区各地的乌兰牧骑大批成立并茁壮发展起来。乌兰牧骑虽然是政府所属的文化团体,但更是草原人民心中文化和文艺传播的使者,真正适应了内蒙古地区特殊的地缘生态环境的文化传播需要。根植于蒙古族传统文化土壤的文化基因和艺术形式,乌兰牧骑文化已鲜明而广泛地成为内蒙古地区文化特色的典型代表,乌兰牧骑也因此被当地人民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騎队员则被唤作“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

经过60余年的发展,现今的乌兰牧骑从最初的一支演出小分队发展成为拥有75支演出队伍、近3000人的庞大公益性演出团体,演出足迹也由内蒙古地区偏远的苏木嘎查遍布到全国各地,累计行程130多万公里,观众人数达2 6亿人次,年均总演出达7000多场,为各族群众演出达36万场,并出访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创造了当代中国文艺的奇迹。

新时代的今天,乌兰牧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立足内蒙古地区的传统文化,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了一批接地气的精品佳作,传播了党的声音、传扬了民族文化,为内蒙古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建设好各族群众的精神家园作出了重要贡献。

乌兰牧骑的传播模式——形式、内容、特征

形式:游牧文化的衍迁——移动的民族舞台

基于内蒙古地区地广人稀的特点,乌兰牧骑坚持“不漏掉一个蒙古包,不落下一个农牧民。”即便只有一个观众,也依旧进行演出。在成立初期,乌兰牧骑的队员们深入牧区,有时走上几个小时也看不到人,好不容易在半路上遇到放牧的人,只要他一招手,乌兰牧骑就停下来,为他唱支歌或跳支舞,为文化传播贡献着重要的力量。

作为内蒙古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乌兰牧骑结合蒙古族的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题材,熟练运用呼麦、长调、马头琴演奏等独具民族特色的表演形式,对内蒙古的草原文化进行传播,并创作了大批优秀的作品,如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牧歌》,长调《查干套海》《辞行》,颇具民族特色的舞蹈《顶碗舞》《筷子舞》和使用民族器乐马头琴演奏的《万马奔腾》等。在传播传承这些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过程中,乌兰牧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使文化在内蒙古大草原得到传承发扬。

内容:义化“思政”——喜闻乐见传播党的声音

乌兰牧骑表演的节目内容十分丰富,除了歌颂幸福生活和崇敬大自然的题材外,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他们时刻坚守的初心使命。

乌兰牧骑在成立初期,创作了一系列歌唱颂扬党的作品,如《赞歌》《牧民歌唱共产党》《奶酒献给毛主席》等,繁荣了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乌兰牧骑还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先进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为促进各族人民守望相助,精心创作文艺作品,如歌曲《人民至上》、歌伴舞《草原儿女心向党》、好来宝《颂歌献给党》等,以及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作品歌曲《赞歌献给共产党》等。

乌兰牧骑采用群众喜闻乐见方式,通过通俗直接的表述,将歌颂党的领导、宣传党的政策的好作品送到较为偏远的农村牧区,不仅深入宣传了党的惠民政策,展示了新农村建设成果,还让很多文化程度不高的农牧民,及时了解党的大政方针政策,乌兰牧骑真正讲好了中国故事、内蒙古故事,为传播党的声音、维护边疆和谐稳定做出了贡献。

特征:多元化服务——技艺傍身为人民

乌兰牧骑演出人员一专多能,是传承蒙古族文化的优秀文艺人才,每个队员都掌握着两种以上的技艺,可集体演出也可进行单人演出,演出方式灵活多样,极为适合内蒙古地区地广人稀、牧民居住分散的特点。除了表演节目,乌兰牧骑更是集宣传、辅导、服务于一体,不仅宣传党的声音、草原文化,还积极辅导牧民唱歌、跳舞,让他们拥有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

乌兰牧骑利用组织精悍、装备轻便、流动灵活的优势,借助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在农村牧区、乡镇社区广泛开展巡演,这种艺术宣传形式充分满足了广大农牧民群众对文艺的需求,不断推动党的思想理论深入人心,使内蒙古各族人民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共同构筑起“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乌兰牧骑新时代的发展趋势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乌兰牧骑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将民族文化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创作了一批更符合时代特色的精品佳作,如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创作的的歌曲《玛奈乌兰牧骑》,乌兰察布乌兰牧骑的大型蒙古剧《忠勇察哈尔》、现代歌舞剧《察哈尔蒙古族婚礼》,呼伦贝尔乌兰牧骑创作的歌曲《蓝色的额尔古纳河》,翁牛特旗乌兰牧骑的《那达慕之夜》,通辽市库伦旗乌兰牧骑的《天地安代》,二连浩特乌兰牧骑的长调民歌《清凉的杭盖》、器乐合奏《海木日》等。乌兰牧骑还积极承担起对外文化交流使命,不断将草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大力弘扬草原文化,为我国坚定文化自信、树立文化品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019年获得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的电影《周恩来与乌兰牧骑》、纪录片《乌兰牧骑》、广播剧《乌兰牧骑之恋》、歌曲《我的勒勒车》、舞蹈《父亲的靴子》等都是由乌兰牧骑依托内蒙古自治区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和革命文化资源,创作推出的有筋骨、有温度,彰显草原特色的优秀作品。这些草原精品有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乌兰牧骑既应该葆有最初的特色,深入农村牧区面对面演出,但又不能仅仅局限于此,可利用各地建成的大剧院、文化广场等演出场所,进行定期演出。并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设立公众号、抖音账号、微博等平台,及时发布演出内容,与人民群众进行更深层次互动、实时交流。

乌兰牧骑栉风沐雨六十余年,仍然活跃在人民群众中。新时代的乌兰牧骑应继续坚持好自己的定位,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的特点,不断拓宽传播路径中,树起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作者单位:赤峰日报社)

猜你喜欢

内蒙古地区乌兰牧骑文艺
1942,文艺之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背景下内蒙古地区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路径探析
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 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
习近平总书记给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回信
“一带一路”背景下内蒙古经济发展面临的契机
红色轻骑?放歌草原
内蒙古地区汉语方言里的蒙语借词
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选题策划研究
The Great Charlie Brown The 1980s generation has to grow up sometime 现代都市里文艺青年们的 困惑、挣扎和追求
浪漫雅痞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