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轻骑?放歌草原

2017-08-26曹都格日勒

实践·党的教育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乌兰牧骑牧民草原

曹都格日勒

盛夏时节的巴林草原,水草丰美,景色宜人,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7月17日,庆祝乌兰牧骑建立60周年暨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乌兰牧骑艺术节在此拉开帷幕。悠扬的长调、深沉的呼麦和苍凉的马头琴声交织在一起,在乌兰牧骑走过的60年光荣岁月中荡起新的涟漪。

乌兰牧骑早已和草原人民结下不解之缘。巴林右旗64岁的牧民嘎日迪是乌兰牧骑的忠实“粉丝”,得知乌兰牧骑再次来到家门口演出,他早早地来到会场等待。嘎日迪说:“现在,牧区虽然有了电视、广播,但我们还是喜欢看乌兰牧骑的节目,他们的节目最能打动我们。”

“希望你们保持不锈的乌兰牧骑称号”

“把天空当成明亮的灯光,把草原当成移动的舞台,哪里有牧民兄弟姐妹,乌兰牧骑就会来到你们的身边……”

乌兰牧骑,汉语意为“红色的嫩芽”,有着“红色文艺轻骑兵”的美誉。自1957年第一支乌兰牧骑诞生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后,全区各地的乌兰牧骑很快就像雨后春笋一样遍布草原。到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共有75支乌兰牧骑,她们像朵朵盛开的山丹花,在大草原上尽情绽放。

在广袤的草原上,牧民们居住分散,为了丰富牧民群众文化生活,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刚一成立,就在54天里行程3000多公里、演出30多场,踏遍近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把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送到了最偏远的蒙古包。从此,乌兰牧骑的美名传遍了四面八方。

“没有乌兰牧骑就没有我的今天。”说起乌兰牧骑,老艺术家拉苏荣激动中饱含敬意。

1960年,14岁的拉苏荣参加了乌兰牧骑,由此开启了他的艺术生涯。近60年时间,他从一名最基层的乌兰牧骑队员成长为著名歌唱家。

拉苏荣记得,刚成立时的乌兰牧骑,演员没有华丽的服装,舞台就在草原上,没有灯光也没有音响。但是队员们个个身兼数职,一专多能,报幕员能唱歌,唱歌的会拉马头琴,放下马头琴又能顶碗起舞。条件虽然艰苦,但是看演出的人特别多。

讲到动情之处,拉苏荣几次哽咽。凭着对乌兰牧骑的那份感情,很多老艺术家一直从事着乌兰牧骑歌舞创作和演出工作,为乌兰牧骑奉献了毕生的心血。

1964年,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第一次登上首都舞台,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北京观众的喜爱,在全国的知名度不断提升。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接见乌兰牧骑队员,并给予“我国社会主义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的高度评价。1965年6月至1966年初,文化部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组织了内蒙古3支乌兰牧骑代表队,分赴全国27个省(区、市)进行巡回演出。

在内蒙古乌兰牧骑的影响下,全国很多地方都成立了乌兰牧骑式的文艺小分队,到1988年,全国各少数民族自治区就有236支乌兰牧骑式的演出队。

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乌兰牧骑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周恩来总理多次叮嘱队员:“不要进了城市,忘了乡村,要不忘过去,不忘农村,不忘你们的牧场。”“希望你们保持不锈的乌兰牧骑称号。”

60年过去了,乌兰牧骑人始终保持光荣传统,长期扎根活跃在草原,创作演出了3万余个文艺节目。凭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乌兰牧骑在全国文艺团体中独树一帜。

几代乌兰牧骑人用他们的热血和汗水铸就的魅力和品质,被时代验证和认可,被人民热爱和珍惜。

“玛奈乌兰牧骑”“玛奈呼和德”

“我们的根在草原,牧民需要乌兰牧骑,乌兰牧骑更需要牧民。”谈起乌兰牧骑发展经历,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直属乌兰牧骑团长那顺感慨万千。

“有时候去牧区演出,晚上只能住在牧民家。十几个演员分成几拨,去不同的牧民家的蒙古包居住。牧民们热情好客,能真切感受到他们对文化生活的渴望。”

对于那顺来说,每次的演出不仅仅能给农牧民送去欢乐,更多的时候,也让他们艺术工作者从草原、从牧民身上获得创作的灵感。

1985年,著名词作家印洗尘到草原采风,遇到了一位老人,向他讲述了一位军人对军马、对草原的情感和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而当年那匹军马的马鞍至今还保存在沈阳军事博物馆。印洗尘从这个故事获得灵感作词,由宝贵作曲,创作出了《雕花的马鞍》,这首歌后来由那顺原唱,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曲。

达·阿拉坦巴干是自治区文化厅原副厅长,一直主抓乌兰牧骑工作,几乎和这支“草原轻骑、文艺尖兵”同行了一生。说起乌兰牧骑的故事,很多细节他至今记忆犹新。

上世纪70年代,翁牛特旗乌兰牧骑深入阿日山牧区演出,在车马无法行走的大漠里,18名队员仅靠1名队员准备送给亲友的4斤点心充饥,徒步跋涉两天两夜,被牧民救出沙海后,当晚就开始演出。

演出之余,走下舞臺的乌兰牧骑队员顾不上休息,又开始了各种为民服务。担水、熬茶、剪羊毛、理发,个个是行家;修钟表、乐器、摩托车,传播文化知识,不少队员都是里手。乌兰牧骑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农牧民服务,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玛奈(我们的)乌兰牧骑”,乌兰牧骑队员则被唤作“玛奈呼和德(我们的孩子)”。

正是这种博大深厚的爱、这种水乳交融的亲情,使得乌兰牧骑在草原上深深扎根,《牧民歌唱共产党》《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敖包相会》《腾飞的骏马》等艺术精品广为流传,德德玛、拉苏荣、牧兰、金花等艺术家深受各族群众喜爱。60年来,乌兰牧骑不仅是内蒙古文化建设的一个窗口,也成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团结和谐的坚强阵地。

目前,全区75支乌兰牧骑共有队员3000多人,依然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各地乌兰牧骑走出草原,赴北京、上海、广东等地以及23个亚欧非国家演出,让世界领略了草原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内蒙古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支“红色文艺轻骑兵”不曾忘记过草原田野,从没脱离过各族群众,始终秉持“扎根基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乌兰牧骑精神,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唱起我们的牧歌一路前行”

在得知纪录片《永远的乌兰牧骑》开始拍摄后,家住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赛汉塔拉镇的巴特尔老人,在2017年挂历7月的位置上用红笔画了一个圈。

巴特尔老人已经80多岁了,一直生活在苏尼特右旗,对于乌兰牧骑有着深深的感情。

“年轻的时候,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不像现在这么丰富多彩,那个时候能看到乌兰牧骑的演出就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儿。”巴特尔老人说。

该纪录片由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直属乌兰牧骑创作演出,讲述了一代乌兰牧骑人的故事,展示了乌兰牧骑几十年来对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对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兴旺发达所承担的历史责任与现实价值。

“现在的乌兰牧骑真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说起乌兰牧骑精神的传承和发扬,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第十一任队长孟克吉日嘎拉滔滔不绝。

2016年,赛汉乌力吉苏木额很乌苏嘎查被确定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的精准扶贫对象,在保证完成演出任务的同时,队里出了3组人员挨家挨户作调研,把群众的困难一一记录在册。得知嘎查里的6000多亩共用草场因为没有水井一直没能得到有效利用,孟克队长协调旗水利局为牧民打了一口机井,队里用自己的办公经费支付了3万多元的打井和配套设施费用,实现了牧民们多年的愿望。

乌兰牧骑是时代的骄子,也是内蒙古传统民族歌舞艺术的发扬光大者。从最初的不让一个观众错过演出,到现在的不让一个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乌兰牧骑始终如一的坚守。60年来,乌兰牧骑队员走了一批又一批,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扎根基层、面向群众的精神没有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本色没有变。

所有这一切,是乌兰牧骑历久弥新的法宝。“我们新一代乌兰牧骑队员将继续弘扬乌兰牧骑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的精神,唱起我们的牧歌一路前行。”孟克说。

猜你喜欢

乌兰牧骑牧民草原
讲解《草原图》
牧民歌唱冬奥会
甘南牧民 赵云雁
商人买马
乌兰牧骑进校园
玛奈乌兰牧骑
光荣的乌兰牧骑
可可托海的草原
“乌兰牧骑”式的宣讲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