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研究

2021-09-15黄玲芝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职学生核心素养

黄玲芝

【摘 要】本文以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三职校的“犇”文化(即三只牛〈意旨三职牛〉文化),即“三牛—— 老黄牛、拓荒牛、孺子牛”校园文化体系、“务实创新奉献、忠诚专注自信、勤业精业乐业”的三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及在“犇”文化引领下的“三范管理、三匠育人、三创实践”运行机制,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生 核心素养 “犇”校园文化品牌

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界永恒的话题。良好的校园文化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见,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深入理解校园文化品牌的内涵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校园文化品牌是指一个学校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特色鲜明、影响广泛(标识)的校园文化特色项目,是校园文化的精华和集中体现。

一、学校在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和校园文化品牌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空泛,难以落地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适用不同学段、不同学历、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学生,这种“大而全,广而泛”的素养要求在实践中不容易落实,这也决定了它只能是一个指导性的文件。学校也就因此未能明确符合本校学生发展实际情况的核心素养,导致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只能是纸上谈兵,未能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等有机融合。

(二)校园文化品牌缺乏学校特色,师生认同感不高

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牌是教育界的共识,各校品牌意识都很强,但在培育品牌的过程中急于求成,存在较为明显的功利性。一是脱离学校历史文化,一味追求高大上;二是内涵不足、包装过度,品牌实际效果未能体现;三是未能全校一盘棋,存在责任部门单打独斗现象,校园文化品牌未能系统规划。总而言之,校园文化品牌缺乏学校特色,师生认同感不高。

(三)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与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未能有机结合

一些学校存在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与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割裂的现象,未能充分理解这两者的概念及其关系,未能将其有机联系。校园文化品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脱节,导致各自为政,导致人、财、物未能发挥最大的效益,更导致师生思想的混乱。

(四)校园文化品牌未能扎实落地,运行机制未能有效形成

校园文化品牌形成后,未能进行更高的设计,也未能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文化品牌建设未能全校一盘棋,各部门各自为政,品牌建设的随意性较为明显。行之有效的做法未能整合提升,散乱的“珍珠”未能串成“项链”,品牌的价值和效益未能充分体现。

二、基于中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策略

针对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课题以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深挖学校文化历史,提炼了全体师生认可的独具特色的“犇”文化(即三只牛〈意旨三职牛〉文化),形成了“三牛—— 老黄牛、拓荒牛、孺子牛”文化体系;紧扣校园文化品牌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务实创新奉献  忠诚专注自信  勤业精业乐业”的三职校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犇”文化引领下,形成“三范管理、三匠育人、三创实践”的运行机制,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深挖学校文化历史,形成师生一致认同的“犇”文化品牌和“三牛”文化体系

校园文化品牌是校园文化的精华,对学生的影响、熏陶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2017年南宁市教育局党组要求每所学校上报党建品牌时,我校上报的是“工匠精神”党建文化品牌,这个对所有职校都适用,没有学校特色。学校经过总结和深刻思考后,校党委扎实做好前期工作。一是认真学习和研究学校档案,深挖学校历史,厘清学校发展的历程、收获及未来方向;二是召开老教师座谈会,倾听老教师的记述,还原学校历史事實,提炼学校的优秀历史文化,形成初步的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思路;三是把班子的初步想法交由党小组、教研组讨论,然后从众多方案中择优。德育组提出的“犇”文化,最后得到全体师生一致认可。

(二)紧扣学校文化品牌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本校学生的发展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关系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学校办学的关键。为使《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真正落在实处,在“犇”文化品牌的引领下,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办精品三职校,育现代职业人),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及社会的需求等,在教师、家长、学生、企业的共同参与下,提炼出《南宁三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见表 1),确定了本校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三)在“犇”文化品牌的引领下,形成“三范、三匠、三创”文化品牌运行机制。

“犇”文化品牌、“三牛”文化体系、“三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解决了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接下来要解决的是怎样培养人的问题。2018年的校园文化开放日,学校党建工作研究中心揭牌。在深入研讨过程中,道理越讲越透,思想越辩越明。在“犇”文化品牌的引领下,整合学校历代教育人凝练而成的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构建了“三范、三匠、三创”校园文化品牌运行机制(如表 2)。

1.三范管理出精品—— 学规范、做示范、立模范

学校以“三范”管理为核心管理理念,通过一年级“学规范(重在培养勤恳踏实的老黄牛精神)、二年级做示范(重在培养开拓进取的拓荒牛精神)、三年级立模范(重在培养奉献乐业的孺子牛精神)”,阶梯式的成长规划成就了学生的精彩人生。

一年级“学规范”—— 立规教育,学习规范、加强习惯养成教育。学校对内宿生进行准军事化管理,并在全体学生中开展国防教育系列活动,以军人的标准引导学生学规范、守规范,2020年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示范学校。二年级“做示范”—— 守正教育,促推学生树立优良品德和良好行为习惯。重点抓好二年级团委、学生会干部在学习、生活、管理中良好的示范帶头作用,带动二年级学生在学习、品行各方面示范引领。三年级“立模范”—— 达材教育,以匠人精神榜样力量感召一二年级的学生。每年三年级都有超过百名实习生荣获优秀实习生并获企业表彰。三年级学生走上实习工作岗位,弘扬工匠精益求精、精心雕琢的精神,成为“能工巧匠”,成为“行业精英”,为一二年级学生树榜样、立模范。阶梯式的成长规划能够促进学子职业梦想的实现,为学校的发展注入了青春动能。

2.三匠精神育人才—— 立匠品、育匠心、传匠艺

学校以“立匠品、育匠心、传匠艺”的“三匠”精神为核心思想理念,校园内随处可见工匠精神文化墙、鲁班尺、鲁班锁、匠品楼、匠心楼、匠艺楼等文化元素。学校培育“三匠”精神学子,塑造具有“老黄牛、拓荒牛、孺子牛”精神的现代职业人。

“立匠品”重在培育综合性品质,即树立爱国爱党、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从业品质。结合重大节日、事件、活动,与实习企业共建“校企协同育人”教育基地,开展党员教师上思政课、党员教师进班上党课活动,引导挖掘专业课的育人元素和育人功能,推动学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育匠心”重在培育创造性思维,即树立独树一帜、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从业品质。依托“党建+志愿服务团队”,以“食尚三职校”“智造三职校”“温暖三职校”为主题,带领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走近乡村,在广阔的天地间用匠心铸就梦想。每年有50余批次、300多人次的志愿者参加的各种活动,其中,“善思”志愿服务团队被评为市级优秀志愿服务团队。“传匠艺”重在培育高水平技能,即树立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从业品质。学校通过“引进来”,聘请企业、行业能工巧匠为学校师生传授高超技艺;学校通过“走出去”,积极对接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行业企业技能大师用娴熟精湛的技艺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为师生诠释了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真谛,引领师生技能赶学比超。

3.三创实践立品牌—— 勇创新、敢创业、争创优

学校以“勇创新、敢创业、争创优”的“三创”实践为核心实践理念。一进校门,右边是高高竖起的荣誉墙,无声地展示着历代三职人的荣耀。“三创”实践重在继承和发扬开拓进取的拓荒牛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

“勤创新”,让校园时时是创新之时、处处是创新之处、人人是创新之人。紧扣新时代主旋律和学校“犇”文化内涵,学校在教育教学各项竞赛、评比中,加入创新元素,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培育创新精神,绽放风采、激扬青春。“敢创业”,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培育创业意识、能力。依托“党建+创业团队”,党员教师牵头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其中,面点创业、电商创业、“三之茶”创业孵化基地已初具企业雏形;年度“创业一条街活动”,将专业技能外化为有形的商品形式,零距离与商品市场接触,让学生真真正正地当一回小老板,亲身体会创业的艰辛。在争创优秀创业团队活动中,学生的团结奉献、吃苦耐劳等优秀品质得到了长足进步。“争创优”,即党建引领促教育教学,争创一流业绩。依托“党建+名师团队”,培育了党员牵头的2个区级名师工作室、11个市级名师工作室,以优秀的教师团队先锋引领,带动优秀的学生团队成长,学生在技能竞赛、文明风采比赛等活动中表现出色。学校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广西三八红旗集体、广西文明学校、全区中职资助育人优秀工作典型案例、广西职业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全国终身学习品牌社区培训项目”等称号和奖项。这些成绩得到了同行的肯定,学校在2018年南宁市民办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上做了“犇”文化党建工作经验介绍,在2020年南宁市民办党组织书记培训会上做党建“犇”文化品牌建设专题发言,在2020年南宁市中小学“党建促教”经验交流暨学校文化建设成果展示会上做典型发言,在2021年全区中小学党务工作者培训班、2021年全区民办中小学党务工作者培训班做党建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交流发言。

综上所述,学校在“犇”文化党建品牌的引领下,形成了学校的“三牛”文化体系和“三范管理、三匠育人、三创实践”运行机制,教育教学成效明显。学校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燕.基于校园文化的技工院校学生核心素养研究——以长兴技师学院为例[J].职业,2020(33).

[2]雷娟.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校园文化建设[J].知识窗(教师版),2020(10):73.

[3]张杨,周海泉.基于中职模具专业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校园文化建设实践研究[J].职业,2020(21).

【作者简介】黄玲芝(1971— ),女,广西田东人,高级教师,南宁市学科带头人,高级职业指导师,研究方向为党建、职业指导、思政教育等。

(责编 李 唐)

猜你喜欢

中职学生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