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与文化学习协调发展的策略探寻

2021-09-15周德智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协调发展

周德智

【摘 要】本文针对体育特长生训练与文化学习协调发展的问题,认为教师要关注体育特长生的文化知识学习情况,提出教师在把握体育特长生特性的基础上,积极地利用微课技术、合作活动、即时通信、搭建小组等方式,优化体育特长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形式,从而实现体育特长生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体育特长生 文化学习 协调发展

当前社会对综合性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加大,因此,在对高中生进行体育特长的训练时,教师也应当重视基础文化知识的渗透,协调好训练时间与学习时间,使学生在提高自身运动能力的同时,也可以保持文化素养的良好发展,从而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然而,纵观现阶段体育特长生的体育训练情况,仍旧存在学生的训练与文化学习不均衡的现象。对此,体育教师应当主动地改变自身的认识,以当前社会的需求为方向,优化教育方式,从而促进体育特长生的全面发展。

一、把握特性,因材施教

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有着自身独有的学习特点,在面对同样的学习内容时,学生表现出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结果也千差万别。对体育特长生而言,与普通学生相比,他们在学习同样的文化知识时,会表现出学习进度慢、理解效果差等问题。如果教师仍旧将体育特长生与普通学生“一视同仁”,势必会降低体育特长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效果。所以,教师应对体育特长生因材施教,采用适宜的学习活动,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比如,在学习语文知识时,普通学生因为具有较为丰富的文学常识积累量,常常能够做到“游刃有余”,而体育特长生因为积累不足,在解读文章和练习写作时经常会力不从心。对此,体育教师可以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讨论体育特长生的情况,制订专门的语文课程教学方案,使他们在满足自身学习需求和时间安排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学习语文知识,逐步弥补自身的知识漏洞,提高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显而易见,教师认可学生之间的差异,与任课教师一起根据体育特长生的学习能力和时间安排,制订针对性强的学习计划,使其在满足自身学习需要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科学文化知识素养。

二、激发兴趣,主动学习

体育特长生学习能力弱、学习质量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缺乏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认为学习是一件枯燥、无趣的事情。与其他学生相比,趣味性的学习活动对体育特长生具有更强的吸引力,他们愿意将时间和精力投入感兴趣的事情上,并主动进行探究。所以,教师应当在掌握特长生喜好的基础上,创建趣味化的教育活动,使体育特长生主动地走进学习活动之中,积极地进行知识的建构。但是,在设计趣味活动时,教师也要避免活动过于偏向娱乐性而丧失教育价值的情况,以免学生在活动中毫无收获。

例如,角色扮演的学习活动,就具有极强的娱乐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时,英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学习,有效促进体育训练与文化知识学习的协调发展。透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在活动中保持较高的热情,也能够实現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促进英语素养的发展。

三、利用媒体,鼓励自学

体育特长生训练的过程并非一个持续性的过程,而是一个间歇性的过程,需要在保护特长生身体机能的基础上科学地安排体育训练的方式。因此,体育特长生会拥有许多碎片时间,合理地利用这些碎片时间,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和学习能力。然而,体育特长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经验较少,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较弱,所以教师可以发挥微课的作用,为体育特长生制作学习视频,能够让他们充分利用休息的时间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从而在训练之余兼顾文化知识学习。

比如,教师可以将体育特长生需要学习的科学文化知识制作成多个微课视频,并根据体育特长生的训练节奏,进行微课视频时间长短的调节。教师将做好的微课视频发送给体育特长生,以便他们在训练的间歇可以通过观看微课视频的方式,完成对知识的获取,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微课视频也具有调节快慢的优势,特长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加快播放速度或放慢播放速度,以便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当体育特长生需要进行训练时,也可以暂停微课视频,并在完成训练后继续点击播放,继续进行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微课视频上传至云端,当体育特长生在以后的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可以随时从云端调取微课视频,从而完成对知识的重复性学习。

通过上述案例可知,微课技术能够有效满足体育特长生的学习需要,让他们在相对灵活的方式中,自主进行文化知识的学习,充分把握碎片化的时间,进一步协调体育训练和文化学习之间的关系,从而在合理的时间安排中实现综合发展。

四、建立交流,解决问题

体育特长生的学习时间与一般学生不一样,这就造成许多体育特长生对知识产生疑问时,不能及时地请教教师,完成答疑。而通信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时空障碍,人们可以使用微信、QQ等聊天软件,完成线上交流,从而实现信息的即时交换。所以,当体育特长生在课下自主学习知识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使用即时通信工具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引导体育特长生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告知教师,以便获得教师的及时帮助,从而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有效提高学习的质量。

比如,微信就是目前流行较广的一种现代即时通信工具,能够实现信息的即时交换,打破传统模式下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时间、空间障碍。教师可以让体育特长生加上自己的微信,建立线上沟通渠道。当体育特长生在课下的自主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利用微信将自己的疑惑告知教师,教师通过“语音通话”或“视频通话”,“一对一”精准耐心地指导,直到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此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微信的问卷调查等功能,设定检测习题,查看体育特长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情况,以便为体育特长生设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学习任务。

微信能够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实时沟通的有效桥梁。教师利用微信与体育特长生建立联系,让体育特长生在训练之后,也可以享有教师的特别指导,获得教师的专项指导,进而增强体育特长生的学习能力。

五、组建小组,互相帮助

一般情况下,体育特长生的人数是要远远超过教师的,教师很难对每一名体育特长生进行精准化的指导。合作学习是新课改大力倡导的一种教育活动,强调了学生在活动中的存在价值和主体地位。因此,在协调体育特长生的训练和文化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学习情况,创建合作互动小组,让学生之间形成互助的结构,在小组中获得同伴的指导,逐步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先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对体育特长生和普通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指出体育特长生的不足之处以及普通学生的优势。随后,教师根据“互补”的原则进行小组安排,如对数学素养较弱的体育特长生,则可以将其安排至数学素养较高、学习能力较强的普通学生的小组;对外语听说能力较弱的体育特长生,则可以将其安排至外语听说能力较强的普通学生的小组。这样,每个小组的普通学生就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对同组的体育特长生进行教育指导,渗透学习的技巧,以便学生在相互帮助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学生的合作学习中,教师也不能作为“旁观者”,而是要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合作中,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帮助整个小组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化解合作学习中的矛盾,促使学生在和谐的关系中,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质量。

教师根据体育特长生的需求,为体育特长生搭建合作互助的小组,能够为体育特长生创建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环境,并让体育特长生感受到来自普通学生的关心,以便在同伴的耐心指导下逐步取得进步,实现训练与文化学习的协调。

总而言之,体育特长生是教师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做好体育特长生的教育指导工作,能够有效促进综合性人才的发展,为国家储备优秀人才。在体育训练中,教师应当在注重提高体育特长生运动能力的同时,关注他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情况,并结合他们的特点提供较为精准的学习资源,以便他们在满足自身个性化学习需要的过程中,逐步增强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达到训练和文化同步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夏劲.基于发展学生特长的高中体育分类教学[J].启迪与智慧(中),2020(10).

[2]丁益萍.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中提高体育特長生训练效果的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20(2).

[3]陈战相.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健康教育如何开展[J].学周刊,2020(6).

[4]高钊.提高高中体育特长生训练效果的有效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20(33).

(责编 施 木)

猜你喜欢

体育特长生协调发展
高中体育特长生短跑训练方法探讨
浅谈高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育培养策略
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路径探析
中学体育特长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发展对策的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港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影响高中体育特长生成绩的因素及对策分析
以协调的发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