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彭蠡湖口》“骤”释义补正
2021-09-15刘文秀
刘文秀
摘 要:关于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洲岛骤回合”中“骤”的解释,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总括起来,主要有“急遽”义、“屡次”义两种观点。“屡次”义为频数层面的意义,“急遽”义为速度层面的意义,二者具有一定的逻辑联系。通过词义系统及文献材料,对两种语义的合理性进行探讨。同时,结合聚合关系、对文形式、具体语境等进行言语推义,这一诗句中的“骤”应为“屡次”义。
关键词:“骤”;“屡次”;“急遽”
关于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中“骤”字的意义,学界一直有不同的认识。概而言之,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屡次”义;二是“急遽”义。为《文选》作注的吕向注云:“言人随风潮之急,数见洲岛回曲会合。”可见,吕向认为“骤”与频数相关,表示的是屡次之意。北京大学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选注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则将“骤”解释为“急遽”,表示速度之快。就词性而言,“屡次”是副詞,“急遽”是形容词,两者均能与动词构成偏正结构。那么,上述解释哪一种更符合文本的具体语境呢?下面,我们就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
一、“骤”词义系统探析
如果从语言义入手来确定谢诗中“骤”字的意义的话,首先,要分析“急遽”“屡次”二义在“骤”的词义系统中是否具有合理性;其次,也要掌握二义在古代文献中的使用状态;再次,还要理清二义之间是否存在逻辑联系。
(一)两种释义的合理性
“骤”的古体形式为“”。《说文解字·马部》:“骤,马疾步也。从马聚声。”[1](P9620)可见,“骤”的本义为“马飞速奔驰”。《汉语大字典》对“骤”字的解释是:“①马奔驰。又使马奔驰。②迅疾。③副词:频数、屡次;突然。”[2](P4879)陆宗达指出:“从本义发展出引申义来,是有依据的。因此,解释引申系统也要注意其客观性。”[3](P102)据此,我们有必要对“急遽”“屡次”二义在“骤”的词义系统中是否符合引申规律进行考察。
总的来看,“骤”的词义引申模式属于综合式引申。“骤”的原型概念具有“飞速奔驰”的特点,在词义引申过程中,认知联想以“骤”为认知原型,把“骤”所具有的特点义素“飞速奔驰”义投射扩展到其他方面,这一实现的过程可以用隐喻的思维方式来解释。有学者指出,隐喻是人们认知世界的最重要的思维方式。所谓“隐喻”,就是把一个领域的概念“投射”到另一个领域,或者说是从一个认知域(来源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目标域)“投射”的认知方式[4](P422)。“骤”投射到速度域,就会引申出“迅疾”“急遽”义,如“暴风骤雨”;投射到频率域,则表示马的步频快,从而引申出“屡次”义,如“骤胜”“骤谏”。之后,“骤”又由速度域向时间域投射,这时,“迅疾、急遽”义进一步引申虚化为“突然”义,如“骤然”。我们不妨将“骤”的词义引申系统归纳如下:
(二)两种释义的文献证据
一个具体的词一经产生,它在语言中既以贮存状态存在,又以使用状态存在。下面,我们就通过文献语料来考察一下“骤”的“屡次”义与“急遽”义的使用状态。
早在先秦时期的古籍文献中,“骤”就有表示“急遽”义的用法。先看出土文献中的用例。《甲骨文合集》13359:“王寅卜,癸雨,大骤雨。”[5](P1969)《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0425:“飞文骤笔,略不载具。”0514:“犹是声价日隆,徽音骤轸。”[6](P348)再看传世文献中的用例。《左传·成公十八年》:“杞伯于是骤朝于晋而请为昏。”《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素问·气交变大论》:“中央生湿,湿生土……其令湿,其变骤注,其灾霖溃。”王冰注:“骤注,急雨也。”
在古代文献中,“骤”表示“屡次”义的用法也屡见不鲜。先看出土文献中的用例。《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0359:“动绩骤彰,再莅豫土。”0653:“肇自文皇,迄于明帝,爰历三朝,光荣骤履。”[6](P320)再看传世文献中的用例。《吕氏春秋·适威》:“骤战则民罢,骤胜则主骄。”《史记·赵世家》:“赵盾骤谏,灵公弗听。”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训诂材料也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左传·襄公二十年》:“邾人骤至,以诸侯之事弗能报也。”杜预注:“骤,数也。”《九歌·
湘夫人》:“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王逸注:“骤,数。”洪兴祖《楚辞补注》:“言富贵有命,天时难值,不可数得,聊且游戏,以尽年寿也。”
(三)两种释义的关系
我们知道,表示时间、频率、速度的意义常常是相关的。清代文字学家王筠在解释“骤”字时,曾阐述了其本义“马疾步”与引申义“频数(屡次)”之间的关系:“(马疾步)引申之为凡暴疾之称。暴疾者必频数,故又为频数之称。”[7](P1326)郭在贻更是明确指出:“这一本义(马疾步)而引申之,便得出急遽和屡次两层意思。”[8](P332)确实如此,马在奔跑时,马脚互换的频率越来越高,速度就越来越快,这是符合逻辑关系的。
功能主义语言观认为,“语义不完全是真值条件,而是客观现实和主观认识的统一,因此语义分析不排斥心理因素。”[9](P22)从这一意义上说,“骤”的“屡次”义与“急遽”义同样是“客观现实和主观认识的统一”。在这一认知过程中,“主观化”因素值得我们格外重视。所谓“主观化”,是词语由表述客观事态变为表达说话人的主观心态,包括说话人的视角、认识、情感等[10](P249)。“急遽”义和“屡次”义之所以会存在着信息差,实际上就是一种“主观化”的表现,这可以看作是一个由“不过量准则”所引发的“招请推理”,即“骤”的本义蕴含着“急遽”“屡次”二义,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证明了二者是相伴随的关系。
综上所述,“骤”的“急遽”义和“屡次”义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具体来说,这两种意义是相互伴随的关系。
二、“骤”的言语推义
如前所述,“急遽”义和“屡次”义在“骤”的词义系统里都有存在的合理性,而且具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因此,无法从语言义上来判定谢诗中的“骤”究竟是哪种意义。既然“骤”有“急遽”义和“屡次”义,那么,我们就要进一步根据言语推义的方法来作出明确的判断,更加细致地厘清“骤”在文本中的言语义。沈家煊指出:“言语义指词在文本中使用的意义,对言语义的训释需要依据文本来获取。”[10](P107)为此,我们根据聚合推义、组合推义、语境推义等言语推义的方法,来探求“骤”在谢诗中的具体意义。
(一)聚合推义
蔡英杰指出:“聚合系列有同义系列、类义系列、反义系列等,确定了该词所处的聚合系列,才便于确定词义。”[11](P109)下面,我们就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骤”字和其同义词出现的语境进行考察。
1.“X+谏”组
(1)时其乡人幽州刺史李阳,京都大侠,犹汉之楼护,郭氏惮之。夷甫骤谏之,乃曰:“非但我言卿不可,李阳亦谓卿不可。”(《世说新语·规箴》)
(2)孝伯频谏不从,由是益疏。(《北史·周宗室传》)
(3)诸将皆惑,屡谏不听。(《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4)太子登数谏,权不纳,大臣由是莫敢言。(《三国志·吴书·吴主传》)
2.“X+战”组
(5)吴国内史庾冰率三吴之众,骤战,不胜。瑾、商等破庾冰前军于无锡,焚掠肆意。(《魏书·僭晋司马叡传》)
(6)既而为土人起义所攻,屡战失利,闭门自守。(《宋书·崔道固传》)
(7)于时河西人纥豆陵步藩举兵逼晋阳,尔朱兆频战不利。(《魏书·刘灵助传》)
(8)昔太守王朗拒孙策,数战不利,孙静果说策曰:朗负阻城守,难可卒拔。(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四十)
3.“X+遣”组
(9)既至省,杨太妃骤遣监子去来参察。(《宋书· 始安王休仁传》)
(10)北海相孔融,闻而奇之,数遣人讯问其母,并致饷遗。(《三国志·吴书·太史慈传》)
(11)慟哭声振山谷,数日不止,频遣使求和于魏太祖不许。(北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后秦录·姚兴上》)
(12)及敦疾,绍屡遣大臣讯问起居。(《魏书·僭晋司马叡传》)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三组语境中,“骤”“频”“屡” “数”皆为“屡次”义,它们均可以互相替换而含义不变。就此而言,“骤”“频”“屡”“数”均处于“屡次”义这一同义系列的聚合群中。
(二)组合推义
所谓“组合推义”,是指通过文本中词与词的组合关系来推断词语的意义。我们知道,词与词组合成一定的结构,只有结构关系明确了,才能进而探求其意义之间的关系。这里,我们主要是从对文这一角度出发,对谢诗中的“骤”进行组合推义。许威汉认为:“对文在形式上有共同点,即由于处在相同的句法结构中,它们的词性相同;在词义上通常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关系。”[12](P208)
具体来说,在“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中,“洲岛”与“圻岸”、“骤”与“屡”、“回合”与“崩奔”都符合对文的情况。其中,“洲岛”和“圻岸”是对文,均为名词性结构;“回合”与“崩奔”是对文,均为动词性结构;“屡”与“骤”是对文,“屡”为副词,“骤”也应当为副词。这时,“骤回合”是副词与动词构成偏正结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把“骤回合”解释为“急遽回合”,则为形容词与动词的组合,两者构成偏正结构。如果只是孤立地从本句来看,这样解释似无不妥;如果结合下句“圻岸屡崩奔”来看,则该释义就不那么恰切。这里的“屡”,表示“屡次”之义,为副词,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出“骤”应该也是一个表频数的副词义。而在“骤”的词义系统中,只有“屡次”这个义项才符合上述推断。
(三)语境推义
言语义的最重要依据当属语境。法国语言学家房德里耶斯认为:“尽管词可能在意义上有各种变态,但是上下文给予该词独一无二的价值;尽管词在人的记忆中积累了一切过去的表象,但是上下文使它摆脱了这些过去的表象而为它创造一个现在的价值。”[13](P211)他充分肯定了上下文语境对言语义的制约作用。许威汉也指出:“岂但多义词,即使是独义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它的词义也会产生不同的色调。”[12](P379)可见,通过上下文语境来推断词义,不仅是客观的,而且也是科学的。下面,我们就根据文本语境以及创作背景来分析谢诗中“骤”的意思。
首先,从文本的具体语境来看,《入彭蠡湖口》开篇“客游倦水宿,风潮难具论”是一个总起句,点出作者谢灵运对日复一日的水行客宿生活已经产生了厌倦之意,行途中所遭遇的狂风怒潮,也难以一一说个明白;“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正是承接上句而展开具体的景色描写。其次,再结合文本的创作背景来看,这首诗作于由京城建康赴临川内史任途中。其前,谢灵运遭受会稽太守孟顗的诬陷,不得不进京自诉,获得朝廷的谅解,得以留于京城。一年后,又被派往临川任职,实为“明用暗放”。此前的二度归隐已使他悲愤难已,如今横遭罗织,心中更是平添无限怨恨。因此,当诗人进入彭蠡湖口时,心潮与风潮一起起伏,变幻莫定。一次又一次的宦海风波,显然在诗人心中投下了浓重的阴影。“洲岛骤回合,圻岸屡崩奔”承接上句的“难具论”而来,对彭蠡水势进行描写:波涛奔流,频频遇到洲岛,一次次分流,又一次次汇合;浪潮屡屡冲击江岸,又屡屡倒折而来,奔流而下。谢灵运寓情于景,将自己所遭遇的仕海风波与大自然中的风波相比拟,抒发了作者难以遏制的怨恨之情。
综上所述,与“急遽”义相比,无论是从聚合推义、组合推义,还是从语境推义来判断,“骤”在谢诗中释为“屡次”义都更为妥当。
三、同时期传世文献用例补证
郭在贻认为:“‘骤在隋唐前,‘屡次之义比‘急遽之义常见;唐以后,‘骤字似乎只表‘暴疾之义……此时‘骤字表频数的意义应该已经消失了。”[8](P334)《入彭蠡湖口》属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作品,我们通过检索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文献《文选》《宋书》《魏书》《世说新语》中的语料①,共发现59条关于“骤”的语例。其中,表“屡次”义的有36条,占比约为61%;表“迅疾”或“急遽”义的有10条,占比约为17%。可见,当时“骤”表“屡次”义远多于表“迅疾”或“急遽”义。这里,我们不妨列举数条“骤”表“屡次”义的语例:
(13)宵展转而不寐,骤长叹以达晨。(《文选·潘岳〈怀旧赋〉》)
(14)地理参差,其详难举,实由名号骤易,境土屡分。(《宋书·州郡志一》)
(15)元兴元年,牢之南讨桓玄,元显为征讨大都督,日夜昏酣,牢之骤诣门,不得相见;帝出饯行,方遇公坐而已。(《宋书·刘敬宣传》)
(16)顷明诏屡下,而造者更滋,严限骤施,而违犯不息者,岂不以假福托善,幸罪不加。(《魏书·释老志》)
(17)时城阳王徽为司州牧,临淮王彧以非其身罪,骤为致言,徽不从,乃杀之。(《魏书·崔休传》)
(18)王黄门诣郗门拜,云:“应变将略,非其所长。”骤咏之不已。(《世说新语·排调》)
我们还对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文献中“骤”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文选》共有11例,其中,有6例表示“屡次”义,有5例表示“使马奔驰”义,未见“骤”表“迅疾”或“急遽”义。《宋书》共有19例,其中,有10例表示“屡次”义,有7例表示“迅疾”或“急遽”义。《魏书》共有24例,其中,有17例表示“屡次”义,有2例表示“迅疾”或“急遽”义。《世说新语》共有5例,其中,有3例表示“屡次”义,有1例表示“迅疾”或“急遽”义。从社会通用性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骤”表“屡次”义比表“急遽”义的使用频次更高。就此来说,“骤”在谢诗中表示“屡次”义的可能性也更大。
需要指出的是,语言义和言语义这两个层面的训诂方法并非此疆彼界,而是既有分工,又有协作。“骤”的本义为马快速奔跑,之后引申出“急遽”和“屡次”两个意义。它们一为速度域意义,一为频率域意义,同时,二者又具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在《入彭蠡湖口》“洲岛骤回合”中,与“急遽”义相比,“骤”释为“屡次”义显然更符合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文本語境和对文形式,也更符合当时语言的社会通用性。
参考文献:
[1]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二版)[Z].武汉:崇文书局,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3]陆宗达.训诂简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0.
[4]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甲骨文合集(第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
[6]毛远明.汉魏六朝碑刻异体字典[Z].北京:中华书局, 2014.
[7]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7.
[8]郭在贻.古代汉语词义札记(一)[A].郭在贻文集(第一卷)[C].北京:中华书局,2002.
[9]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10]沈家煊.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演变[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4).
[11]蔡英杰.训诂的方法与程序[A].中国语言学会《中国语言学报》编委会.中国语言学报(第十六期) [C].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12]许威汉.训诂学读本[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13][法]约瑟夫·房德里耶斯.语言[M].岑麒祥,叶蜚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Supplements and Corrections to the Meaning of
“Zhou(骤)” in “Ru Pengli Hukou(《入彭蠡湖口》)”
Liu Wenxiu
(College of Literature,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007, China)
Abstract:Different scholars hav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zhou(骤)”in Xie Lingyun's poem “Ru Pengli Hukou(《入彭蠡湖口》)”. Generally speaking, there are two meanings of “zhou(骤)”:“rapidly” and “repeatedly”. “Repeatedly” means the frequency level, but “rapidly” means the speed level. There is a log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meaning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ationality of the existence of two meanings through the word meaning system and literature materials, infers from aggregation relation,pair text form and context,and then concludes that“zhou(骤)”should be explained as “repeatedly” in this poem.
Key words:“zhou(骤)”;“repeatedly”;“rapid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