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以”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
2021-09-15王琳
王琳
摘 要:在先秦时期,动词“得”和连词“以”分别虚化,经过动宾前置、“之”字脱落凝固成词。关联化、凸显等语用因素及双音节韵律是词汇化的主要动因,紧邻凝固、成分并入是词汇化的机制。“得以”是一个固化结构,是“动词—形式动词—情态动词—副词”连续统的过渡形式。
关键词:“得以”;词汇化;介词悬空;动宾前置;语义俯瞰
一、引言
“得以”表示“借以达到,借此可以”,为书面用语,多用以修饰动词、动词短语。侯学超认为,“得以”后面多为实现的结果,也可以跟预期的结果,上下文多提出能够如此的条件[1](P138)。
学界对“得”字的演变及“得字句”关注较多,如汪国胜[2]、赵家新[3]等。对虚词“以”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郭锡良探讨了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4];张家文分析了古汉语介词“以”支配成分的移位和省略情况[5];罗瑞以甲骨文、金文为例,考察了“以”字的语法化过程[6];何洪峰则分析了介词“以”字的悬空以及由此带来的词汇化现象,这些词语包括:“而以、所以、可以、足以、以为、以及”等[7];方环海、李洪民以“加以”为例,考察了“X以”的成词过程[8]。相比之下,学界对“得以”的研究却不多见。杨平认为,“得以”是由动介跨层结构,经过介词宾语省略而凝固形成的偏义合成词[9]。张萍认为,“得以”与“加以”的词汇化途径类似,是由动词“得”与连词“以”的跨层结构词汇化而来的助动词[10]。
“得以”的词汇化现象虽已有人关注,但是其词汇化过程却有着特殊性,仍存在着有待解决的问题。第一,“以”字的性质对“得以”词汇化有什么影响?第二,“得以”词汇化是“介词悬空”造成的吗?第三,“得以”的性质到底是什么?
同时,“得以”到底是词还是结构,仍存在一定争议,我们姑且将“得以”看作一种固化结构。所谓“固化结构”,是指两个或几个紧挨在一起的语言单位,由于频繁使用而化为一个相对稳固的、整体性的语言单位[11]。本文在梳理固化结构“得以”词汇化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其词汇化的动因与机制,并提出对“得以”性质的新看法。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例句主要来自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古代汉语及现代汉语语料库(CCL语料库),部分例句则摘自前人著述所用语料,均随文标出。
二、“得”和“以”的演变
(一)“得”的演变
“得”字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本义是“获得”,为实义动词。先秦时期,“得”字可以单独作谓语,也可以带名词性宾语或谓词性宾语。例如:
(1)明君慎观三者,则国治可立,而民能可得。(《商君书·算地》)
(2)王得此人,肯以为臣乎?(《公孙龙子·迹府》)
(3)臣居鲁,侧闻下风,高先生之智,说先生之行,愿受益之日久矣,乃今得见。(《公孙龙子·迹府》)
有些学者认为,当“得”字用于谓词性成分之前时,“得”表示“可能”,是助动词[12](P23)、[13]。杨平认为,助动词“得”是从“获得义”再到“实现义”演变而来的,表示实现、达到某种结果,可以用于已然,也可以用于未然[9](P127)。例如:
(4)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孟子·梁惠王下》)
(5)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
(6)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墨子·尚贤下》)
在现代汉语中,也能见到“得”表示“达到、实现”的用法。例如:
(7)上帝存在于细节中,所以能于细节中得见“他”的人,是上帝最宠爱的人。
杨平认为,“得以”中的“得”字是实现义的保留。例如:
(8)賈家的衰势,或许由此得以扭转。(刘心武《红楼望月·贾元春之死》)
我们对“得”字的基本演变路径没有异议,“得以”中“得”的语义,已经由“获得、取得”演变为助动词“能够”。同时,“得”的源义仍具有一定影响。也就是说,“得以”有两种结构并行存在:一种是“NP得,以VP”;另一种是“NP得以VP”。其中,前者仍是本义,后者则是由本义向引申义的演变。例如:
(9)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周易·既济》)
(10)魏得韩以为县,以卫大梁,河北必安矣。(《战国纵横家书·朱己谓魏王章》)
(二)“以”的演变
郭锡良认为,“以”的本义是“提携、携带”,进而引申为“带领”[4]。“以”字经历了“动词—介词—连词”的虚化过程,这一观点已得到学界的公认[14]。而连词“以”产生的机制,主要是由于介词“以”的宾语可以前置或省略,又可以用谓词充当,因而具备了可进一步虚化为连词的条件[4]。张萍则认为,连词“以”分为两种,一种由动词直接虚化而来,记作“以1”;另一种是由介词继续虚化而来,记作“以2”[10]。
我们赞同张萍的观点,认为“以”字具有多元语法化路径。如果“以”已完成从介词到连词的虚化,那么进入“X以”之后,是否还保留介词功能就值得怀疑。如果介词不存在,则只能看作“动—连结构”的虚化。在考察“X以”时,很多学者是从介词悬空入手,来探讨介词到连词的虚化路径的。不过,作为介词和连词的“以”,同时存在于先秦语言中,我们很难确定其演变的界限。这样一来,在探讨“X以”的词汇化过程中,“介词悬空”是否发挥作用也需要谨慎对待。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得以”的词汇化过程。
三、“得以”的词汇化路径
介词“以”和连词“以”性质的不同,也会带来“X以”词汇化路径的差异。我们首先假设“得以”的词汇化过程具有以下两条可能的路径:
Ⅰ 得+以+NP+VP→NP得+以+(之)+VP→NP,得以+VP(“介词悬空”路径);
Ⅱ 得+NP/VP,以+VP→NP,得+(之),以+VP→ NP得以+VP(“动宾前置”路径)。
第一种假设中,“以”作介词,“得以”通过介词宾语前置,使用“之”回指的介词悬空方式凝固而来。第二种假设中,“以”是连词,NP是动词“得”的宾语,存在宾语前置及回指现象。下面,我们就对这两条路径分别进行分析。
(一)介词悬空路径
何洪峰指出,在先秦时期,“以”字常出现介词悬空现象。所谓“介词悬空”,“是指介词宾语不与介词相连而出现在语境的其他位置,介词后可以补出代词回指实宾语这种现象”。他指出,“X,以·VP”结构中,X或X的某部分与“以”字相连,但X是独立结构或是独立结构的成分,“以”字后可以补出“之”复指,这就是“以”字的悬空形式。并介绍了“以”字的空位宾语,主要包括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及事件性空位宾语等[7]。
刘丹青指出,介词悬空是造成汉语语法史上若干重要的语法化和词汇化现象的重要原因[15]。不可否认,介词悬空在词汇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介词悬空的作用不易扩大化,尤其是在“以”字介连性质难以判定的情况下。“以”带体词性宾语时,大多存在介词悬空,而“以”字带谓词性宾语时则应注意区分。下面的例子均来自何洪峰[7],“以”字后的成分都是谓词性成分:
(11)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i,以(ei)养其父母。(《孟子·梁惠王上》)
(12)当此时也,民富且骄,牧民者[厚收善岁]i,以(ei)充仓廪。(《管子·小问》)
(13)秦[假道于周]i以(ei)伐韩。(《战国策·东周》)
(14)百里奚[自鬻于秦养牲者五羊之皮食牛]i以(ei)要秦穆公。(《孟子·万章上》)
(15)秋,[会于温,盟于瓦屋]i,以(ei)释东门之役,礼也。(《左传·隐公八年》)
(16)天生[四时]i,地生[万财]j,以(ei/j)养万物,而无取焉。(《管子·形势解》)
(17)君[次于郊郢]i,以(ei)御四邑,我以锐师宵加于郧。(《左传·桓公十一年》)
(18)明主配天地者也,[教民以时,劝之以耕织]i,以(ei)厚民养。(《管子·形势解》)
上述例句的“以”,假若看作介词,虽然也能勉强补出宾语(有时用回指),但它实际上更像连词。何洪峰在分析例(13)时,就认为“这种‘以似可分析为连词”。我们认为,在连接两个谓词性成分时,“以”表示连接关系,语义上起到承接作用。如例(16),如果将“以”看作介词,其宾语并非“四时、万财”,而应是“天生四时,地生万财”,这显然是不合语法的。此處的“以”字其实是一种连接关系,即“天生四时,地生万财”作为条件,其目的是“养万物”。而“得以”作为条件与结果的连接成分,“以”字的连接作用更为明显。例如:
(19)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介词悬空”的确可以造成词汇化,但是在“X以”结构中,“以”字的性质需要重新审视。词汇化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以”已经由介词虚化为连词,那么,认为“X+以”是由介词悬空虚化而来就不够合理。张萍认为,“得以”与“可以”的词汇化过程十分相似。作者指出,不应该静态地分辨“可以”中“以”的性质是介词还是连词,因为它本身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从语言平面切分出来。“可以”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步骤:(1)“可”由实在的动词、形容词等虚化为助动词;(2)“以”由介词虚化为连词;(3)由这两个方面共同完成的动态过程[10]。我们认为张萍的看法无疑更为全面、合理。
需要指出的是,“得以”与“可以”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得”和“以”的源义仍然发挥作用,这是由“语义俯瞰”①所决定的。“得”虽然由“获得义”引申为“实现义”,进而发展为“能够”,但是“得”的源义“获得”仍然起作用。“得而”可以作为辅证,现代汉语中“得到”在一定条件下仍能替换“得以”。例如:
(20)是故匹夫有善,可[得而]举也;匹夫有不善,可[得而]诛也。(《国语·齐语》)
(21)若不知,使治其国家,则其国家之乱,可 [得而]知也。(《墨子·尚贤下》)
(22)不管你服不服,法院的判决必须[得以]落实。
→不管你服不服,法院的判决必须[得到]落实。
第二,前置宾语(话题成分)必须存在。“可以”经过虚化后,“以”字介引的对象从有到无;而“得以”中的“以”虽然已虚化为连词,其介词功能却并未完全消失,这主要表现为,“得以”的语义是“在某种条件下实现的结果”。因此,这一条件必须存在,从而构成“条件,得以+VP”格式。例如:
(23)我[可以]安心工作。
(24)正因为如此,父亲才[得以]以较低的价格买下。
由此可以看出,“以”字进入“得以”之后,已经由介词变为连词,因此,并不存在介词悬空现象,第一种假设不能够成立。
(二)“动宾前置”路径
先秦时期,“得+NP,以+VP”这一复合句较早出现,“得”与“以”分别构成两个小句,“以”字连接某种复合语义关系,如顺承、条件、目的等。例如:
(25)予得吉卜,予惟以尔庶邦,于伐殷逋播臣。(《尚书·大诰》)
(26)上得民心,以殖义方,是以作无不济,求无不获,然则能乐。(《国语·周语下》)
(27)彼得其情以厚其欲,从其恶心,必败国且深乱。(《国语·晋语一》)
(28)若以大夫之灵,得保首领以没;先君若问与夷,其将何辞以对?(《左传·隐公三年》)
“得+NP,以+VP”是“得以”的源结构。接着,又出现了“NP,得(之),以+NP/VP”这样的宾语前置句。当“以”后面是名词性成分时,“以”是介词,介引凭借对象,这时“以”字宾语并未出现悬空。例如:
(29)尝试观于上志,有得天下者众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吕氏春秋·贵公》)
(30)君子时则进,[得之以]义,何幸之有?(《淮南子·缪称训》)
当“以”后面为谓词性成分时,“得之以”中的
“以”向连词演变,表示目的等关系。例如:
(31)凡道之情,不制不形,柔弱随时,与理相应。万物[得之以]死,[得之以]生;万事[得之以]败,[得之以]成。(《韩非子·解老》)
(32)賞罚者,利器也,君操之以制臣,臣[得之以]拥主。(《韩非子·内储说下》)
同时期存在的“得之而”和“得而”可以作为旁证,主要表示“得到某条件后产生某结果”。例如:
(33)是故匹夫有善,可[得而]举也;匹夫有不善,可[得而]诛也。(《国语·齐语》)
(34)太公钓于滋泉,遭纣之世也,故文王[得之而]王。(《吕氏春秋·谨听》)
由于经济原则的作用和双音节韵律的影响,“得之以”中的“之”逐渐脱落,“得以”进一步融合成词,在语义上也转变为“条件—结果”,最终完成词汇化过程。例如:
(35)夫旱麓之榛楛殖,故君子[得以]易乐干禄焉。(《国语·周语下》)
(36)彼道不远,民[得以]产;彼道不离,民因以知。(《管子·内业》)
例(35)中,“得”字的宾语“旱麓之榛楛殖”是“NP之V”结构前置,“之”字逐渐脱落,“得以”融合,凝固成词;例(36)中,“得”的宾语谓词性更强,前置成为条件,强调民众因“彼道不远”才能够生长,与后者的“因以”结构属于平行结构。
由此可以看出,“得以”的词汇化是以“动宾介”为基础的“动宾前置”,宾语逐渐由名词性向谓词性转变,从而构成“条件—结果”关系。因此,第二种假设更符合汉语事实。
(三)“得以”的词汇化过程
总的来看,“得以”的词汇化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得”字的语义虚化阶段,亦即“获得—实现—能够(助动词)”的演变过程。第二,“以”字由介词到连词的阶段。这时,“以”字仍保留介词功能,但这种功能不完全是介词带来的,而是由该结构赋予的,即“得以”必须带条件小句。第三,“得之以”的宾语演化阶段。一种是“得之以+NP”,这时“以”未发生介词悬空;另一种是“得之以+VP”,这时介词向连词演变。以上两种结构同时存在。第四,“之”字脱落阶段,这时“得以”进一步融合,语义关系凝固,最终完成“得以”的词汇化过程。“得以”的词汇化路径可如图1所示:
四、“得以”的词汇化动因及形成机制
如前所述,“得以”的词汇化过程不是静态的,而是“得”和“以”动态虚化的过程。“得以”的词汇化是经济原则和双音节韵律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经济原则与韵律制约
上文曾经提及,“得以”只能出现在条件句中,形成“条件,NP得以VP”句式。同时,“得以”的形成离不开句法环境的制约。NP要实现某种结果,必须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这使得“条件”成为焦点信息而得到凸显。因此,“条件”多位于句首作话题,或者主语NP本身就是实现结果的条件。“条件”作为话题被前置到句首,形式上则采用“之”用来回指。由于双音节韵律的制约,“之”字逐渐脱落,使“得”与“以”毗邻,这就在形式上造成了“得以”的融合,加之它们在语义上都是由某种条件引起的结果,更是为二者的凝固奠定了语义基础。例如:
(37)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此人[得以]富于他国。(《吕氏春秋·壅塞》)
例(37)中,“寇至,王自投车上,驰而走”这一系列事件,是“富于他国”的条件,这时,可以在“得”字后加“之”回指。而将条件放在句首,则能够起到凸显和强调条件的效果。同时,随着“之”字的脱落,在客观上就造成了“得以”两个成分之间的融合。
张谊生在论述介词悬空的动因时,曾提到“关联化”,就是指介词悬空以后,介引功能弱化,关联功能强化,逐渐向连词发展,通过重新分析,最终被确认为连词[17]。在宾语前置后,“得以”进一步融合,主要是起到连接条件与结果的作用。这种关联化还可能进一步发展,使得“得以”只与谓词性成分组合,起到类似情态动词的作用,表示基于某种条件实现的结果。
此外,从韵律特征来看,双音化趋势一直是汉语构词模式乃至句法结造的基本节律要求。在“得以”形成的过程中,这一韵律特征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从“得”与其他成分组合的结构来看,也多为双音节结构,如“得见、得闻、得到”等。
(二)紧邻凝固与并入机制
总的来看,紧邻凝固和成分并入是“得以”形成最重要的机制。张谊生认为,“紧邻凝固”是指一部分介词悬空后,由于经常与其后成分紧邻共现,相互间的分界逐渐消失,最终凝固成了一个双音节单词,原介词就成了一个粘着语素[17]。也就是说,经过紧邻凝固后,两个成分参与到词汇的重构中,并在双音化韵律机制作用下,转化为构词语素,与其前后紧邻成分间的分界逐渐消失。这时,它们就由句法关系转变为词法关系,并最终组合成一个跨层结构双音节单词。这同样适用于“得以”这样的“动连结构”。当其宾语前置后,回指现象逐渐消失,于是就造成了“得”与“以”两种成分的“紧邻凝固”现象。
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成分并入(incorporation)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谓“并入”,是指一个语义上独立的词进入另一个词的内部,二者合并成一个整体的过程。在很多语言中,都存在着并入这种现象[18]。经过紧邻凝固和重构,“以”字的语义逐步虚化而并入动词“得”,这时,“得以”完成重新分析,再加上类推和泛化的作用,“得以”最终完成了其词汇化过程。
五、余论——“得以”的性质
Givón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观点:今天的词法曾是昨天的句法[19]。这种从句法到词法的转化现象在汉语中也普遍存在着。董秀芳指出,在汉语词汇衍生和发展中,跨层结构的词汇化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变化,即从非语言单位变为语言单位的变化[20](P265)。跨层结构形成的双音词大多是虚词,其内部形式很难加以分析。在动词“得”和介词“以”的演变中,受到语用、韵律等因素的影响,在紧邻凝固和成分并入机制的作用下,“得以”得到重新分析,逐渐凝固成词。但“得以”的性质至今仍存在一定争议。如《现代汉语词典》将“得以”归入动词;孙德金[21]、李临定[22](P171)把它看作是助动词;何乐士将它视为一种惯用词组[23](P82);李科第把它视为助动词结构[24];侯学超把它归为副
词[1];王伟认为它是形式动词[25]。由于篇幅限制,这里对“得以”的性质只作简单讨论。“得以”通常位于谓词性成分之前,副词、助动词、形式动词都是如此。对照袁毓林等给出的副词、助动词和形式动词隶属量表[26](P92),可以发现,“得以”的隶属度分别为40:50:60。就此而言,上述各家对“得以”的归类都有其合理之处。这也是“得以”性质难以确定的症结所在。
王丽娟认为,准谓宾动词在语法功能上要求宾语必须是体词性成分而不是谓词性成分,不存在“谓宾”一说;她还认为,就语法性質而言,准谓宾动词不是轻动词而是词汇词,属于一种“抽象动词”[27]。按照王丽娟的上述观点,“得以”也应属于“抽象动词”。不过,“抽象动词”只是一种句法研究(尤其是形式句法)的处理方法,作为定性还略显笼统,对解决实际问题帮助不大。
有的学者则把这种现象看作是“固化结构”[11],认为这些结构处在词汇化或语法化的过程中。“得以”之所以难以定性,与它的演变是有密切关系的。从词汇化的过程来看,“得以”既有助动词的特点,又有形式动词和副词的特点。就此来说,“动词—情态动词—副词”连续统假说对我们深有启发[28]、[29]、[30](P99)①。形式动词的句法位置与以上三种词类相似,也处于该连续统的过渡地带。因此,我们认为,“得以”尚处于“动词—形式动词—情态动词—副词”连续统之中。
参考文献:
[1]侯学超.现代汉语虚词词典[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汪国胜.可能式“得”字句的句法不对称现象[J].语言研究,1998,(1).
[3]赵家新.“得”字句的句法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4]郭锡良.介词“以”的起源和发展[J].古汉语研究, 1998,(1).
[5]张家文.古汉语介词“以”支配成分的移位和省略[J].古汉语研究,2001,(4).
[6]罗瑞.从甲骨、金文看“以”字语法化的过程[J].中国语文,2009,(1).
[7]何洪峰.先秦介词“以”的悬空及其词汇化[J].语言研究,2008,(4).
[8]方环海,李洪民.“X以”的成词过程——以“加以”为例[J].古汉语研究,2011,(4).
[9]杨平.助动词“得”的产生和发展[A].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论丛》编委会.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三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10]张萍.汉语“以”字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1]储泽祥,曹跃香.固化的“用来”及其相关的句法格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5,(2).
[12]杨伯峻.古汉语虚词[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3]祝敏彻.“得”字用法演变考[J].甘肃师范大学学报副刊,1960,(S1).
[14]武振玉.金文“以”字用法初探[J].北方论丛, 2005,(3).
[15]刘丹青.先秦汉语语序特点的类型学观照[J].语言研究,2004,(l).
[16]储泽祥,谢晓明.汉语语法化研究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2002,(2).
[17]张谊生.介词悬空的方式与后果、动因和作用[J].语言科学,2009,(3).
[18]刘红妮.“终于”的词汇化——兼谈“X于”词汇化中的介词并入[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2).
[19]Givón,T.Historical Syntax and Synchronic Morphology:an Archaeologists Field Trip[M].Chicago: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1971.
[20]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1]孙德金.汉语助动词的范围[A].胡明扬.词类问题考察[C].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22]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3]何乐士.古代汉语虚词词典[Z].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6.
[24]李科第.汉语虚词辞典[Z].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
[25]王伟.“V以”类形式动词的多角度考察[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26]袁毓林,马辉,周韧,曹洪.汉语词类划分手册[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
[27]王丽娟.论汉语准谓宾动词带宾结构中的韵律形态[J].汉语学习,2015,(2).
[28]黄锦章.从助动词的句法功能看“中间状态”的归类问题[J].汉字文化,1989,(3).
[29]傅雨贤,周小兵.口语中的助动词[A].中国语文杂志社.语法研究和探索(五)[C].北京:语文出版社, 1991.
[30]彭利贞.现代汉语情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The Lexicalization of “Deyi(得以)” and the Related Issues
Wang Lin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 Jinhua 321004, China)
Abstract:Early in Pre-Qin period, the verb “de(得)” and the conjunction “yi(以)” had been reformed as a fixed word through semantic bleaching, verb-object preposition and the omission of the pronoun “zhi(之)”. Its main motive lies in the pragmatic factors such as association and highlights and the disyllabic rhythm, and its mechanism contains the adjacent occurrence and re-forming and the constituent incorporation. As a fixed structure, “Deyi(得以)” is the transitional form of the “verb-dummy verb-modal verb-adverb” continuum.
Key words:“deyi(得以)”;lexicalization;preposition stranding;verb-object preposition;meaning constra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