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寄宿学校新生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
2021-09-15张灼超
张灼超
摘要: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一个重要时期,而初中寄宿制学校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的寄宿生管理办法,通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卫生健康意识,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和社会竞争,为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寄宿学校;行为习惯;培养策略
爱因斯坦曾说过,当把学校所学的都忘记之后,剩下的就是素质。学生从生活中养成某种习惯,而习惯又会继续对其生活造成影响。爱因斯坦提到的素质主要指生活中良好的习惯。培养初一新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对其快速适应初中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对于刚进入寄宿学校的学生而言,大部分是初次离家寄宿,心理以及行为上都会有所变化,所以教师要经常关注学生的思想状态,以“同行者”的身份始终陪伴在每一位学生身边,培养学生自主、自律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寄宿新生的基本情况,优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和文明礼仪等。
一、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最终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不断提升。
(一)拆分大目标,达成小目标
1. 学而时习,坚持“三新三旧”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每天坚持预习、复习,是增强自身学习兴趣的好方法。首先,坚持预习、复习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坚持预习、复习能大大降低学生的课堂学习难度,增强学生成就感,形成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每天坚持“三新三旧”。所谓“三新”,就是以新态度、新面貌、新方法预习知识,坚持创新而生信心,再生趣味。所谓“三旧”,就是要回顾学习过程的旧态度、旧面貌和旧方法,适当取舍,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自身的学习兴趣。寄宿制学校要充分利用晚自修时间,指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小组长做好督促,按教师的要求让组员独立自主完成任务。
2. 定期考核,坚持自我测验
定期考核也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好方法。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定期考核找到学习优势,发现自己的点滴进步,于进步中培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定期考核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确定新的努力方向,于目标下亦能培养学习兴趣。
(二)端正学习态度,明确课程价值
1. 多做简单题,积累学习信心
学生在答对问题的瞬间会产生强烈的喜悦感,这种喜悦感会转嫁到学科本身,故认为自己对该学科已产生兴趣。针对这种心理,教师应引导学生多做简单题,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重复体验这种感觉,慢慢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2. 多观察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任何学科知识都与生活密不可分,能够引导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虽然城乡接合部的初中生可能没有条件出去旅游,亲临祖国的大好河山,但是美好的生活总在身边,足以让学生领略学科知识的奇妙。所以教师应秉持生活化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学习、记忆、理解、感悟学科知识,认识课程价值,激发学习兴趣。
二、增强卫生健康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形成做事认真负责,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等优良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让学生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
1. 组织宣传教育
教师应当组织高效、实用的卫生健康宣传活动。“高效”,指要提高宣传活动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开展多样化的宣传互动,从而完成教育宣传目的;“实用”,指要提高宣传活动内容的实用性,多从现实情况入手,从如何打扫、如何保障学生的健康等方面入手提升健康宣传活动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2. 优化引导方法
缺乏个人卫生习惯的学生自然也缺乏对科学卫生方法的认识。为此,教师应组织多种多样的校园卫生活动,同时注重活动引导。教授学生必要的卫生方法和技能,保障“清扫——回看——捡漏——标记”四个环节环环相扣。“清掃”是清扫环境,“回看”是从头到尾检查一遍,“捡漏”是对于扫得不干净或是不容易清扫的地方进行二次清理,“标记”则是把这些地方标记出来,再打扫时就更有重点,提高打扫卫生效率。
3. 两手齐抓中心
首先,必须统筹协调学校环境卫生工作和学生健康成长保障工作,相互补充,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比如,要提升学校环境卫生工作质量,可以动员学生大扫除。要保障学生在学校环境中的健康成长,就需要教师起到积极的引导和管控作用。其次,要尽可能扭转大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不正确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对学生健康成长保障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特别要对个人卫生习惯不好的学生进行教育,提升学校卫生工作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4. 完善监管方式
教师必须秉持为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开展学校卫生监督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个人卫生检查制度,每天检查学生宿舍,突击检查学生个人卫生,持续一段时间后,学生自然就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其次,从人心教育出发,让学生认识到个人卫生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从清洁自身开始强化人格尊严,摆正他们的生活心态。
三、加强文明礼仪教育,秉承优良传统美德
我们要秉承文明礼仪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要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要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引导学生增强礼仪、礼节、礼貌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初一新生较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所以对初一新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显得极其重要。文明礼仪是个人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影响个人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用语文明,待人有礼”是初一新生的必修课。
1. 在教育活动中渗透
首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做到言传身教,从上、下课礼仪到课堂上每个环节,均应树立榜样,尽显良好的师德师风。其次,可通过国旗下讲话、体验式主题班会和道德讲堂等活动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渗透,过程中可通过案例让学生共同思考、分析,加深认识。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以增强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促进个人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如,见到老师应主动问好;不小心碰到同学,要说对不起;当同学在教室自主学习的时候要保持安静等。
2. 在细化管理中落实
在管理上,可依据《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一日行为规范”“班规公约”“寄宿生管理条例”“饭堂用餐制度”等方案进行细化管理。如,在饭堂管理中,要求学生做到排队取餐、安静就餐以及餐后清洁桌面和回收餐具等,由每天的值日老师进行监督引导。在常规管理工作当中,将工作抓细抓实,通过教育和管理并施的方式,才能更有效地将文明礼仪教育落实到位。
3. 在班级文化中熏陶
班级文化是一个无形的磁场,弥散于学生心中。笔者相信不良現象会在班级文化的魅力中渐渐消退。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利用好教室的空间,分区域合理创设文明礼仪教育和学习榜样展示等板块,让学生在班级文化熏陶中茁壮成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提升学生的个人卫生、学习和思想道德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应本着积极务实的原则,以确保养成教育工作不走过场,不搞花架子。应当明确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并积极优化习惯养成策略,从而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卫生习惯。
参考文献:
[1]张亮亮.强化寄宿制学校管理,培养学生自律能力[J].试题与研究,2019(25).
[2]何金玉.以活动为载体寻求培养城乡结合部住校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基于金昌市一中住校生的个案分析[J].教育革新,2011(10).
[3]杨卓卫.如何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J].试题与研究,2018(07).
[4]吴萧然.浅析城乡结合部初中学生学习习惯现状及培养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20).
[5]李玉碟.城乡结合部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研究和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6(21).
[6]程延虹.如何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J].吉林教育,2014(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