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研究
2021-09-15郭娟
郭娟
摘 要:现代城市环境设计蕴含多彩浓烈的美学元素,在保障城市舒适性的基础上注重提升人们的美觉享受层次。同时,现代城市环境设计需凸显出社会美感元素,这样才能得到更多民众的认可,满足城市服务提升原则。基于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思考,展开相关探析。
关键词:现代城市;环境设计;设计原则
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在生态文明、生态和谐思维指导下,营造城市居民与环境融合、与生态和谐共存的生活境域,为城市居民自由舒展生活、精神审美体验提供充足空间。现代城市环境设计需顺应自然生态特点,并展示出其与自然完美融合的美感。同时,要考虑城市居民审美特点,塑造人性化、服务化的审美环境,满足城市居民审美需求、生态需求及场所需求,推进自然、人类及社会的关联性共处,进而赋予现代城市环境设计更多重的形象和意义。
一、美学角度下的现代城市环境设计
(一)自然美元素
自然美存在于阳光、植物、山川等自然事物中,同样也存在于城市环境设计中,而且是城市环境设计的基础性考虑及引用元素。脱离自然美的城市环境设计,注定是与城市居民审美相悖的,无法满足城市居民对自然美元素的热爱及追求。
(二)社会美元素
城市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具体性体现形式,也是人类居住生存的单元空间,其具有社会性特征,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人类的社会生活。鉴于此,在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中融入社会美元素,可引发城市居民的体验共鸣、情感共鸣,以此获取城市居民的审美认可,满足城市居民的审美需求。
(三)建筑美元素
特色各异、高耸入云的建筑物凭借其醒目特点,赫然成为各个城市的代表,也成为城市环境设计的重要应用元素。传统城市环境设计注重对建筑群组合美感元素的利用,多借助其呈现出城市的独特风格及魅力。随着审美观念及环境艺术的发展,城市环境设计更善于挖掘每座建筑的个性美。
(四)文化美元素
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具有文化美元素,可以增添城市的文化底蕴及气息。城市文化是自然、民族、历史、区域等多元文化元素的凝聚,体现出更具个体特色的城市美、文化美。将文化美元素融入城市环境设计,可给予城市居民更加多元的审美体验、精神文化体验,提升城市环境设计价值。
二、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原则
(一)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
现代城市环境设计需秉持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存原则,传统中国文化将之阐释为“天人合一”思想。因此,在进行城市环境设计时,不仅要注重生态环境及其循环平衡的保护,还要使城市居民、城市文化精髓与自然元素和谐交汇,形成统一动态的生态循环整体,给予城市居民平和舒适、清幽健康的居住环境。设计师要注重自身看待、分析自然元素的态度,给予自然元素足够的尊重及重视,将自然元素与城市居民、文化元素置于同等高度,确定和谐共处、平等交互关系,从根源上规避征服自然、破坏生态的思维意识,从而切实构建与自然生态共处发展的城市环境艺术美学。
(二)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现代城市环境设计要秉持可持续性发展原则。可持续性发展原则不仅指城市生态可持续,还指城市居民思想可持续、城市发展可持续及人类发展可持续。鉴于此,在进行现代城市环境设计时,要在满足当下城市居民审美需求、城市功能需求的同时,避免损伤城市发展、生态发展、文化发展、人类发展的基础及能力,促使城市环境艺术美学与城市环境设计目的达成本质层面的一致,形成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和谐完美、持续发展的生态体系。设计师要坚持并落实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发展的眼光分析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审美需求、居住需求及社会服务需求等,科学定位城市环境设计美学,赋予城市环境设计浓郁积极的文化内涵、功能价值,在保障城市环境设计在满足当代城市居民审美需求、居住需求的基础上,利于人类后代、精神文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和谐性发展。
三、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的表达途径
(一)与自然审美元素有机结合
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美学要与自然审美元素生态结合,这样可增添设计美学的层次感及和谐感。设计师不仅要将自然审美元素与城市环境、城市气候等信息进行分析整合,还要尽可能保留自然元素原本风貌。但是诸多建筑的设计施工对自然风景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这无疑增添了城市环境设计美学与自然审美元素的生态结合难度。设计师可选择人工造景的设计方式,梳理城市建筑布局,结合环境设计功能要求等,构建城市和自然相融合、相映衬的绿色环境。
(二)赋予城市建筑个性化
城市环境设计美学的个性化风格元素必不可少。设计师在设计城市环境时,不仅要考虑城市居民的居住舒适度、环境自由性等实用方面,还要注重环境设计的美学体验及风格特色,满足城市居民的审美需求及功能需求。例如,以居住功能为主的社区建筑需注重居住舒适度、便捷度及区域绿化度的设计,以此提升城市居民对建筑物居住功能舒适度及对居住环境審美的满意度;而商业性质的办公楼建筑可凸显出其建筑个性,提升其在城市环境中的影响力及个性美感。
(三)融入城市主流文化意识
城市文化底蕴是城市灵魂的展示,也是城市在历史演进中智慧及文明的沉淀,人们了解一座城市多是从其历史、特色、风俗等层面入手。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美学可引进城市主流文化艺术,提升其美学文化底蕴、特色气息,展示出更多的城市风格及内涵,吸引人们对城市的关注及了解。例如,在设计城市博物馆、城市创意园等城市环境时,可突出文化气息及特色标志,以聚集更多的人气及关注。
四、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优化路径
(一)追求设计与自然更高水平的融合
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以自然美为美学的重要展示路径,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城市环境设计时要尊重生态平衡,尽可能顺应生态规律,直接表现为艺术设计要以自然元素为主导、以生态发展为趋势。设计师在开展城市环境设计前,要充分观摩体验自然元素,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分析设计美学及自然元素,并寻求二者的最佳契合点,实现城市环境设计美学与自然元素的更高水平融合、和谐共存性发展融合。自然环境是时刻变化、动态发展的,这也是自然美学的独特艺术气息及变化性审美特质。自然元素在城市环境设计美学中的动态融入,可赋予城市环境艺术更多的不确定性及多元性,促使城市环境艺术美感同样处于动态变化中,给予城市居民更多层次、更多方面的审美体验。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也要根据城市居民审美认知、城市环境设计需求等进行不断改进优化,善于汲取时代性的艺术美学元素,追求艺术美学元素与自然元素的和谐融合,力求更好地展示出自然元素的美学神韵,推进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美学的动态循环、和谐生态发展。
(二)提升城市建筑审美功能的和谐感
现代城市环境设计要注重居民与城市建筑的审美互动,提升城市建筑审美与其功能的和谐感。建筑是城市现代化建设及发展的标志,也是城市环境设计的重要构建部分,其艺术审美展示可直接影响城市环境艺术美学的整体体现。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城市环境设计时,要尤为注重建筑元素的有效参与,促进城市建筑之美的展示,可推进提升城市环境艺术美学的层次内涵。城市环境设计的本质是提升城市环境的美觉享受,给予城市居民更好的城市审美及城市服务体验,但是设计师也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环境设计的舒适度及功能性,尤其是在城市建筑的利用层面,要不打折扣地保留其功能使用本质,这样才能坚守原则又不失艺术地展示城市环境设计美学,为城市居民提供环境更美、功能更舒适的生存生活环境。
(三)深化城市文化设计美感呈现的场所感
现代城市环境设计不仅需要与生态理念相融合,还要与城市文化内涵相结合,进而打造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给城市居民提供个性自由舒展、精神多元发散的生活空间,激发、提升城市居民的场所感意识,为推进社会文明及人类素质发展提供积极助力。在中心主义思想对城市居民思维的影响下,传统的场所感逐渐疏离淡化,进而导致城市居民对其产生忽视,无法发挥出其对社会、城市文明发展、素质发展的积极效用,也无法实现承载人们情感寄托的功效。这就要求设计师在进行城市环境设计时,要利用城市文化底蕴深化城市文化设计美感呈现的场所感,搭建城市环境文化美感与居民心灵的共鸣桥梁,唤起城市居民对文化场所感的精神需求及情感感触,给予城市居民精神情感的感知及释放环境,进而提升城市居民的情感获得感及城市环境认同感。
五、结语
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具有自然美、社会美、建筑美、文化美等多种美学元素,可展示出其与自然的融合美感,体现人类社会生活的生活美感,以此增添城市环境的文化底蕴及气息,给予城市居民更加多元化的环境审美体验。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美学要与自然审美元素生态结合,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分析设计美学及自然元素,赋予城市建筑个性化美学,同时融入城市主流文化意识,促使城市环境艺术美感同样处于动态变化中,提升城市建筑审美与其功能的和谐感,进而发挥出更高的城市环境设计美学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清.现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问题与对策:以城市家具为例[J].美與时代(城市版),2020(12):56-57.
[2]张立建,张思乔,林珊珊.城市更新背景下街道改造设计策略研究:以聊城市东昌路城市设计为例[J].建筑技艺,2020(增刊2):41-43.
[3]阮梦怡.案例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评《城市环境设施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20(21):86.
[4]高涛.现代园林环境艺术设计中美学理念研究:评《21世纪园林城市: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J].中国蔬菜,2020(6):114-115.
[5]罗坤明,董丽娜.生态美学视角下城市环境设计的转变与提升[J].大众文艺,2019(21):91-92.
作者单位:
山西大同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