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语文之“象”探寻边塞诗中的地名印记
2021-09-15姚惠平
作者简介
姚惠平,太湖小学副校长,浙江省导读先进工作者,湖州市教坛新秀,湖州市教科研先进个人,湖州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在《小学语文教师》等期刊发表论文近200篇,参与编写《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与习作》等书籍,应邀至河北省、浙江省、福建省等地执教公开课、做讲座近50次。专注于地名研究,领衔编写的拓展性课程被评为“浙江省精品课程”“湖州市特色课程”。
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古诗。它是唐代颇富激情的诗派,思想深刻,想象力丰富,艺术性强。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边塞诗(如表1)多集中在中高年段。不同于其他题材的古诗,边塞诗中的地名往往带有浓烈的地域特色。综观其地名,大致可分两类:一是实指的地名,如玉门关、阳关、凉州、安西、青海等;二是泛指的地名,如塞下、大漠、瀚海、边城等。这些地名是诗人表现边塞征戍行为的重要空间“见证者”。从语文的视角看边塞诗中的地名,它蕴藏着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借助边塞地名,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在豪气万丈的唐朝盛世中欣赏含蕴深沉的边塞文化景观。
一、对焦边塞地名:放大视觉形象
从地理位置上看,边塞是远离繁华地方的边疆。边塞诗中的地名烙印着鲜明的“边塞印记”。透过这些地名,我们能看到塞外、漠北等不同于中原的自然景观,也能看到阳关、玉门关等带有浓烈地域色彩的边塞关隘。这些视觉景观具有特定的自然风貌,与学生的平时所见有所不同。如何克服视觉形象上的距离感,是教师教学时首先应当考虑的问题。
(一)位置对焦:放大空间坐标
詩人用文字对焦边塞地名,使之定格成永恒的诗篇。因此,边塞诗中的地名不应是陌生的文字符号,学生在“地名对焦”这一语文实践活动中调用知识储备,联系上下文和注释从空间上对焦边塞地名所在的大致位置。以《从军行》为例,王昌龄在这首边塞诗中提到的地名有青海、雪山、孤城、玉门关等。教学时,教师可以出示古地图,让学生根据注释猜测这几个地方的大致位置,进而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边塞这一抽象概念。地理位置上的对焦,让学生对西北边陲的广漠地域有了初步的鸟瞰。只有基于这样的时空背景,学生才能在特定的空间坐标中身临其境地体会将士的征戍行为。
(二)想象对焦:放大边塞景观
从美学的角度看边塞诗中的地名,它所呈现的“视觉形象”壮美而刚健。教学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把地理概念上的地名印象转化成想象视角中的地名形象。教学《从军行》一诗时,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一边听配乐诗朗诵,一边想象自己看到的画面,让学生给想象中的青海湖、祁连山脉和玉门关配上颜色。在想象的“推波助澜”下,一幅幅立体的边塞画面呈现在眼前: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隐隐雪山,绵延千里;军事要塞玉门关孤零零地矗立在河西走廊的荒漠中。在广阔的视野中,学生感受到这些地名所传递的荒凉悲壮气势。当画面中的边塞戈壁滩与土黄相遇时,显得更加荒凉了;当画面中的祁连山与灰黑相遇时,显得更加暗淡了;当画面中的玉门关与灰色相遇时,显得更加悲壮了。除《从军行》外,《塞下曲》《出塞》等边塞诗中地名所构成的视觉画面也异常丰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打开想象,感受边塞景观所带来的视觉震撼。
(三)互文对焦:放大感发体验
边塞诗风格鲜明,不少诗人都会在不同的作品中强化边塞之地的高大厚重、粗粝苦寒、险峻壮美等特征。互文对焦,让学生基于不同诗境体会边塞风情,获得置身边塞环境的切身感受。教学卢纶的《塞下曲》时,教师就可以采用互文对焦的方法来丰富学生的理解。诗题中的“塞下”二字点明了故事发生的特殊时空背景,教师可引入“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李白《塞下曲》),带领学生体会骏马像狂风般驰骋的场景;链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带领学生感受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这种互文对焦的方法同样适用于《从军行》一诗的教学。这首诗中“孤城遥望玉门关”一句中的“孤”点明了玉门关是边关之地,荒凉至极。教师可以链接王之涣《凉州词》一诗中的“春风不度玉门关”一句,加深学生的体会。通过互文对照不同维度的诗句,使唐代边塞地名所呈现的视觉形象读起来更具感发力量。
二、锁定边塞地名:探寻艺术脉象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最为别致而嘹亮的号角,体现了人类面对战争所奔涌的巨大精神力量。诗人凭借独特的艺术手法,让边塞诗中的地名印记展现出独一无二的悲壮与雄浑、豪放与浪漫。
(一)大笔勾勒:凸显边塞神韵
大笔勾勒,也叫粗笔勾勒,是中国画常用的技法之一。它指的是用简单的线条,粗略地画出主要特征。不少诗人也用这样的方法来艺术化地处理边塞诗中的地名。看似轻描淡写,无过多渲染,却凸显了边塞的独特神韵和精神风貌。
以《出塞》为例,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展现了边塞壮阔的图画: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诗人在地名“关”前用“汉”做修饰,让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跨越时间的边关画面,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具体到课堂,教师可以分四步走:第一步,听古诗,想象画面;第二步,交流看到一轮怎样的明月,画面中的边关又是怎样的;第三步,为什么你们说的这些词语诗人都不用,而是在“明月”和“关”前加了两个表示时间的词;第四步,体会诗人通过大笔勾勒将时间感和空间感融汇的写法之妙。这样四步,让学生充分地从诗人大笔勾勒而非细致描绘的写法中感受边疆的寥廓与萧条。
(二)极力渲染:烘托边塞风骨
渲染是中国画的常用技巧。“渲”是在皴擦处略敷水墨或色彩;“染”是用大面积的湿笔在形象的外围着色或着墨,烘托画面形象。在边塞诗的创作中,诗人会用渲染的方法,突出边塞地名壮美崇高的特征,使其画面形象更生动、层次更丰富。
以王翰的《凉州词》为例,这首诗写的是边塞将士欢聚酒宴、开怀痛饮的场面。教学这首诗时,教师应将这场美酒盛宴置于边塞这一特定的时空背景中,创设主题情境,让学生结合对古诗的理解为这首诗选择一段合适的配乐:是抒情柔美的,是哀伤悲痛的,还是慷慨激昂的?结合对古诗的理解,学生不难发现慷慨激昂的配乐更适合诗境。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犹如突然拉开的帷幕,展现琳琅满目的盛大宴席;第二句“欲饮琵琶马上催”让这首诗沉浸在阵阵欢快、激越的琵琶声中;“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写出沙场之中的将士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洒脱。这样极力渲染的写法,赋予边塞地名最豪放热烈的艺术脉象,赋予军营生活铿锵激越的基调。
(三)逆锋运笔:反衬边塞豪情
“逆锋运笔”是中国画创作的又一技巧。“逆锋”,即用逆入的方法,反方向行笔,欲下先上,欲右先左。“逆锋运笔”的写法在边塞诗中的运用常能营造一种冲突之美。
在《从军行》一诗中,王昌龄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融合在壮阔而又暗淡的景色里。教师就可以抓住这首诗“逆锋运笔”的写法带领学生感受诗人精心营造出的冲突之美。以“青海长云暗雪山”一句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三读“暗”。
第一步:初读“暗”,了解环境特点。
祁连山因它的雪白而壮丽,如今怎么就暗下来?(漫天的黄沙,四起的硝烟,让雪山变暗了,边塞变暗了)
第二步:再读“暗”字,了解将士心情。
再读这句,对“暗”还有不同的理解吗?(将士远离家乡,远离亲人,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心情也是暗淡的)
假如你就是将士,你会怎么读这句?会用怎样的表情?可能会加上怎样的动作?
第三步:三读“暗”,了解心情变化。
但想到保家卫国的决心,将士的心情还是“暗淡”的吗?(结合“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谈体会)
该诗地名“雪山”前的“暗”字,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景与情的冲突所产生的“化学反应”。这种由“逆锋运笔”所特意营造出的冲突,即边塞环境越恶劣越能凸显将士的豪情壮志。
三、定格边塞地名:回味文学意象
边塞诗中的地名因其渗透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已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点名词,而是和诗人情感倾向密切相关的诗歌意象。教学边塞诗时,教师不妨定格边塞地名,引领学生感受意象的组接、发展、转换之美。
(一)群读:地名意象的特殊含义
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化“尚象”思维在审美和文学领域的延伸。边塞诗中的地名,是诗人表现边塞征戍行为的重要意象。在诗境中,它不再是纯粹的地理坐标,而是重要的边关符号,具有特殊的文化含义。
以王昌龄的《从军行》和王之涣的《凉州词》两首诗为例,“玉门关”这一地名在两首诗中均有出现。这是巧合,还是“玉门关”另有所指?教师不妨这样教学:第一步,读两首诗,圈地名,发现玉门关在两首诗中均有出现;第二步,了解玉门关的大致位置,介绍“玉门”之名的由来;第三步,介绍历史背景及诗人的“玉门”情结;第四步,拓展其他提到“玉门关”的边塞诗,发现玉门关意象的独特内涵。
这样的群读,让学生自然而然发现边塞诗中的玉门关拥有的比地理名称更丰富的含义。它是诗人营造飞沙走石诗境、表达建功立业壮志的载体。
(二)赏读:地名意象的多维组合
在边塞诗创作的过程中,诗人常把若干个意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密集而紧致的意象群。当边塞诗中的地名意象穿越时空的限定与其他意象组合在一起时,学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体会其相互碰撞、冲击、融合所产生的情感张力。
以王昌龄的《出塞》一诗为例,“阴山”意象与“龙城飞将”意象的组合演绎出一个肆意挥洒的世界。教学“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诗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细细赏读地名意象与历史人物意象勾画出的跨越时空之感和雄壮豪迈气度。当然,边塞诗中的地名意象除了可以与人物意象组合,还可以与自然意象、干戈意象、民族意象等组合,让学生置身于征战场景的不同侧面。
(三)辨读:地名意象的诗境变化
边塞诗中的地名意象往往有着既定的符号含义,教师不能将其平面化处理。同一个地名,在有的边塞诗中是边关符号的象征,在有的边塞诗中则是国力强盛的隐喻,而在另一种题材的诗中可能又有其他的含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诗境中辨读,让物象与情意达到真正的契合。
以《出塞》一诗中出现的“阴山”为例,不少古诗中出现过“阴山”这一地名。在不同的诗境中,它所代表的含义有所不同。在《出塞》一诗中,它是硝烟四起的边塞象征;在学生耳熟能详的北朝民歌《敕勒歌》中,“阴山”之地则水草丰美、牛羊遍野,成了令人向往的祥和之地;戴叔伦《塞上曲》的“汉家旗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和李白《塞上曲》的“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又借“阴山”写出唐王朝军队的气势之盛。这樣的辨读,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学会在地名意象中透视不同的象征之义,体会诗人凭借独具特色的表达方式所传递的情感。
在特定的地理坐标中,这些地名记录着边塞将士嘹亮高亢的声音,书写着边塞将士刚健质朴的特质,抒发着边塞将士浴血搏杀的豪情。以语文之“象”探寻边塞诗中的地名印记,追溯曾经的边关故事,咏叹诗人的雄心壮志。这何尝不是一种有意思又有意义的尝试?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太湖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