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8年南通市挥发性有机物组成特征与臭氧生成潜势变化
2021-09-15李敏娜
李敏娜 钱 震 蒋 荣
(江苏省南通环境监测中心,江苏 南通 226006)
近年来,我国O3浓度增长和超标已经成为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日益突出的大气污染问题,因此,研究臭氧前体物VOCs的浓度水平、组成特征及大气化学反应活性是认识臭氧污染的重要基础。
国外研究主要包括通过计算公式对VOCs减排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比如Ahsan Mozaffar等[1]在南京郊区连续测量了89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以及臭氧(O3)、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硫(SO2),通过计算OFP和SOAFP得出结论:为了改善研究区空气质量,必须减少交通排放及芳香烃和烯烃的排放。通过长期观测得出一个有价值的评估指标,比如Pamela Dominutti 等[2]在圣保罗展开了VOCs观测,建立了与一氧化碳和乙炔有关的比值(ER),该比值可能是评估排放源长期变化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国内目前对VOCs研究的主要方面包括VOCs浓度年、季节、月度变化[3-6],组成特征[7-10],特定组分日变化特征[3-4,10],源解析[8-9,11]等。
南通作为长三角的一员,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自2013年起,O3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的第90百分位数(O3-8h-90%)持续上升,自2015年开始超标,2018年的O3-8h-90%为156 μg/m3,2019年为172 μg/m3,较2018年上升了10.3%,总体呈持续上升态势,因此,掌握南通市VOCs污染特征、臭氧生成潜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2016-2018年VOCs展开分析,分析VOCs浓度水平、组成特征及日变化规律,评估臭氧生成潜势(OFP),以期为南通市大气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 实验方法
1.1 采样地点
监测时段为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在线监测点位位于南通市崇川区江苏省南通环境监测中心7楼楼顶,距离地面高度约25 m,位于市中心,北侧15 m是青年路,西侧500 m是姚港路,东侧500 m是跃龙路,南侧800 m是虹桥路,点位所属功能区为商业居住混合区。每天24 h连续在线监测,除仪器故障或维修保护等造成的VOCs数据缺失外,有效数据超过90%。
1.2 样品采集方法
观测仪器为武汉天虹公司生产的TH-300B在线VOCs分析仪,采样频率为1H,检出限范围为0.008~0.05ppb。TH-300B一次完整的工作循环包括:样品采集、冷冻捕集、加热解析、GC-FID/MS分析、加热反吹净化等五个步骤。样气在进样口分成两路:进入FID气路的样气在-50℃下冷凝除水后,通过CO2吸附管除去二氧化碳,在-150℃下用PLOT毛细管柱捕集C2-C5碳氢化合物;进入MS气路的样气在-20℃下冷凝除水后,在-150℃下用钝化空毛细管柱捕集C5-C12碳氢化合物、卤代烃和含氧化合物。采样结束后,捕集管快速升温至120℃,热脱附VOCs,然后由氦气分别将热脱附的VOCs带入两个色谱柱进行分离,C2-C5碳氢化合物由FID检测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C5-C12碳氢化合物、卤代烃和含氧化合物由MS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热脱附完成后,除水管快速升温到105℃,捕集管温度为120℃,用高纯氮气反吹毛细管捕集柱和除水管,去除气路中残留的干扰物和水分,为下一次采样做好准备。该系统一次采样可以检测99种VOCs,其中烷烃29种,烯烃11种,炔烃1种,芳香烃17种,含氧(氮)有机物13种,卤代烃28种。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2.1 2016-2018年体积浓度变化
由图1可见,2016-2018年99种VOCs体积浓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组分浓度来看,烷烃、含氧有机物、芳香烃、烯烃、炔烃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卤代烃和含氮有机物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18年VOCs浓度较2016年下降了24.6%,降幅较明显。从2016-2018年的组分占比来看,大小顺序基本不变,为烷烃>含氧有机物>芳香烃≈卤代烃>烯烃>炔烃>含氮有机物,表明南通市VOCs结构基本不变。烷烃、含氧有机物、芳香烃和卤代烃是南通市TVOCs主要的四类VOCs,其浓度之和占TVOCs浓度的85%以上。卤代烃占比呈现逐年升高趋势;烷烃占比2017年升高,2018年下降;芳香烃和烯烃占比呈现下降趋势。与2016年相比,烷烃、含氧有机物占比分别减少7.6、2.1个百分点,卤代烃、炔烃、烯烃、芳香烃占比分别增加7、1.4、1、0.5个百分点,含氮有机物占比无变化。其中卤代烃占比增加的百分点数最多。由于在各类挥发性有机物中,相同的条件下卤代烃与其它有机物相比,更容易发生光化学反应,因此,从卤代烃浓度及占比不断升高的变化趋势来看,南通市夏季发生光化学反应的能力不断增强。
图1 2016-2018年VOCs各组分浓度及占比变化
表1是南通市2016-2018年VOCs浓度及各组分与其他城市的比较,由表可以看出,南通2016-2018年VOCs浓度及各组分变化趋势与南京2014-2016年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下降趋势,表明近几年南通和南京VOCs均采取了有效的管控措施。南通VOCs及各组分浓度与南京、重庆相当,比上海和成都市双流区低,比鄂州和连云港高。从各城市组分占比来看,烷烃均为占比最高组分,南通、南通港闸区、连云港各组分浓度排序是烷烃>含氧有机物>芳香烃≈卤代烃>烯烃>炔烃>含氮有机物,南京是烷烃>含氧有机物>芳香烃≈烯烃>炔烃>含氮有机物,上海是含氧有机物>烷烃>卤代烃>芳香烃>烯炔烃,成都双流区是烷烃>芳香烃>卤代烃>含氧有机物>烯烃>炔烃>含氮有机物,表明各城市的污染来源不同。
表1 南通市和国内其他城市VOCs组分浓度的比较 单位:ppb
由表2可见,2016-2018年体积浓度排名前10物质均包括:丙烷、乙烷、丙酮、乙烯、二氯甲烷、甲苯、乙炔、正丁烷、异戊烷。表明南通市大气中的VOCs来源和组成相对稳定。浓度排名前3物质均为丙烷、乙烷和丙酮。丙烷是液化石油气(LPG)的指示物种,乙烷主要来源于石油气和天然气,丙酮主要来源于溶剂使用。浓度前10的物质在VOCs中占比介于65.4%~67.0%。除了乙烷2017年有反弹,其他物质浓度均逐年下降。
表2 南通市2016-2018年VOCs前10物种浓度及占比
2.2 月浓度水平及变化
从2016-2018年月际变化(图2)来看,季节浓度呈现冬天高、夏天低的态势。主要原因在于,冬季气温较低,太阳辐射较弱,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不活跃,不利于VOCs的去除,此外,冬季扩散条件较差。峰值出现在2016年11月,为52.4 ppb,谷值出现在2018年8月,为17.5 ppb。2016年峰值位于11月,为52.4 ppb,谷值位于8月,为27.0;2017年峰值位于11月,为50.4 ppb,谷值位于10月,为22.5 ppb;2018年峰值位于1月,为39.5 ppb,谷值位于8月,为17.5 ppb。
图2 南通市2016-2018年月际浓度变化
2.3 2016-2018年日变化分析
图3是2016-2018年VOCs和几个主要组分的日变化情况,2016-2018年日小时浓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表明VOCs浓度总体呈现下降态势。2016-2018年VOCs及烷烃、烯烃、炔烃均呈现双峰分布,早高峰峰值位于早间6-11时,晚高峰峰值位于19-20时。芳香烃呈现单峰分布,峰值位于18-19时,白天浓度显著低于夜间浓度,受机动车排放和溶剂挥发的双重影响。含氮有机物2016和2018年变化较为平缓,2017年呈单峰分布,峰值位于6时。除了2016年的含氧有机物,VOCs及各组分的日变化谷值均位于下午12-16时。原因在于,白天随着温度升高和太阳辐射的增强,大气光化学反应随之增强,VOCs逐渐转化生成臭氧,18时后,由于光照减弱和晚间交通源的共同作用,VOCs浓度再次升高。
2.4 2016-2018年年臭氧生成潜势变化
臭氧生成潜势(OFP)由VOCs物种排放量和该物种的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决定,计算公式:
OFPi=[VOC]i·MIRi
式中:[VOC]i是VOCs中物种i的浓度,MIRi为物种i的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本研究引用CARTER[18]中的MIR值,主要计算了57种PAMS物种的臭氧生成潜势,其中包括烷烃29种、烯烃10种、炔烃1种、芳香烃17种,依据此识别出影响南通市区臭氧生成的关键VOCs物种。
图4是2016-2018年57种PAMS物质的组分臭氧生成潜势(OFP)及占比变化情况。总体OFP及各组分OFP均逐年下降,2018年OFP较2016年下降了30.6%,降幅较明显。从占比来看,芳香烃和炔烃呈上升趋势,表明芳香烃和炔烃的贡献越来越大。烷烃2017年上升,随后下降。烯烃2017年下降,随后上升。
图4 2016-2018年57种PAMS物质臭氧生成潜势及占比变化
表3是2016-2018年57种PAMS臭氧生成潜势(OFP)排名前10物质。由表可见,排名前10物质均包括:间/对二甲苯、甲苯、乙烯、邻二甲苯、丙烯、乙苯、丙烷、异戊烷、1,2,4-三甲基苯。排名前10物质在总OFP中占比介于72.2%~76.7%。除了异戊烷2017年有反弹,其余物质OFP均在下降。有5种是芳香烃类物质,2种烯烃类物质,2种烷烃类物质。根据对OFP贡献大小,关键活性物种依次为间-对二甲苯、甲苯、乙烯、邻二甲苯、丙烯、乙苯、丙烷等。
表3 南通市VOCs 2016-2018年OFP排名前10物种及占比
点位北侧30 m处为青年中路交通主干道,受机动车排放的影响较大;站点西侧约2公里处为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喷涂工艺需使用大量油漆和涂料,在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附近走航,监测到TVOC峰值浓度为1750 μg/m3,监测到主要因子峰值浓度:二甲苯958 μg/m3、甲苯349 μg/m3;站点位于南通市崇川区的老城区,人口密度较大,居住小区以老旧小区为主,居民餐饮油烟排放量很大,周边1 km范围内有83家小餐饮店,多家餐饮店存在油烟处理设施安装不规范和设施老化现象。站点周边1 km范围内有两家加油站。结合站点周边情况及关键活性物种,首先需要控制的是溶剂使用、机动车尾气排放和液化石油气使用。
3 结论
(1)2016-2018年南通市99种VOCs体积浓度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18年VOCs浓度较2016年下降了24.6%,降幅较明显。烷烃、含氧有机物、芳香烃和卤代烃是南通市VOCs主要的四类VOCs,其浓度之和占VOCs浓度的85%以上。卤代烃浓度及占比不断升高,表明南通市夏季发生光化学反应的能力不断增强。各城市组分浓度排序不同,表明污染来源不同。
(2)2016-2018年体积浓度排名前10物质均包括:丙烷、乙烷、丙酮、乙烯、二氯甲烷、甲苯、乙炔、正丁烷、异戊烷。表明南通市大气中的VOCs来源和组成相对稳定。浓度前10的物质在VOCs中占比介于65.4%~67.0%。
(3)2016-2018年季节浓度呈现冬天高、夏天低的态势。且月浓度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峰值出现在2016年11月,为52.4 ppb;谷值出现在2018年8月,为17.5 ppb。
(4)2016-2018年TVOCs、烷烃、烯烃、炔烃日变化呈双峰分布,峰值有所不同,与机动车尾气排放有关,芳香烃呈单峰分布,白天浓度显著低于夜间浓度,受机动车尾气和溶剂使用的双重影响。
(5)2016-2018年57种PAMS总体OFP及各组分OFP均逐年下降,2018年OFP较2016年下降了30.6%,降幅较明显。从占比来看,芳香烃和炔烃呈上升趋势,表明芳香烃和炔烃的贡献越来越大。南通市VOCs的关键活性物种为间-对二甲苯、甲苯、乙烯、邻二甲苯、丙烯、乙苯、丙烷等,结合站点周边情况,应主要控制溶剂使用、机动车尾气排放和液化石油气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