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15杜炜赖洁珊胡杏娟杨依琴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2期
关键词:实习生内科资料

杜炜,赖洁珊,胡杏娟,杨依琴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0 引言

以往临床带教中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是通过灌输知识以及实习生靠自身记忆为主,缺乏对实习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1]。近些年来,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出现的弊端越来越多,所以不断涌现出来许多以临床实践为指导的新兴教学方法、教学模式[2]。其中“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作为被国际认可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主要是让实习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发现问题,找寻解决方法,以此来达到实习生学习知识的目的[3]。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价值,本文主要将2019年7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的33例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与“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后,探析其应用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开展时间段为2019年07月至2021年04月,实验对象为我院消化内科的护理实习生(n=33),按不同的教学分组,对照组(n=17)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男性2名(占比11.76%)、女性15名(占比88.24%);最小年龄者18岁,最大年龄者24岁,平均(20.42±2.15)岁。观察组(n=16)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男性2名(占比12.50)、女性14名(占比87.50%);最小年龄者18岁,最大年龄者23岁,平均(20.44±2.13)岁。对比两组实习生的性别占比、平均年龄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1)带教老师先向实习生介绍科室环境、各项日常工作流程等。(2)由带教老师制定教学目标,并同时为实习生制定具体教学方案与内容,落实教学方式。(3)带教老师向实习生讲解与消化内科疾病相关的临床知识,并对实习生的操作进行现场指导。(4)带教老师在与实习生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需点评其存在的问题或不足的地方,帮助存有疑惑实习生解答问题。

观察组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1)设计问题:①由带教老师为实习生选取一些消化内科常见的病例,并罗列出病例的主要化验结果与参考值范围,暂时不提供诊断;②然后根据选择的病例,向实习生提出问题,例如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临床症状表现与并发症、护理方法等,在设计问题的时候带教老师应尽量覆盖主要的教学内容,这样才有助于实习生在找寻答案的过程中,能够对疾病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2)收集资料:在教学期间,将实习生分成几个小组(人数为2-5名);然后带教老师根据具体实习时间,来确定资料收集时间,并指导实习生进行组内分工;由专人收集资料,内容包含(护理诊断、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护理目的、护理评价、护理措施等);带教老师多鼓励学生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收集资料,例如查阅文献、上网检索等,并鼓励实习生之间多进行信息交流。(3)组内探讨: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实习生汇报收集内容,并会的老师设计的问题;然后其他实习生分别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是提出新的问题,并鼓励实习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解答新产生的问题,进一深入问题导向。(4)带教老师总结:待实习生的探讨结束后,由带教老师根据选择的护理诊断、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护理目的、护理评价等进行全面总结,并回归分析组内探讨比较多的问题;对于无法解答的问题,带教老师需提供解答问题的线索,并鼓励实习生继续找寻资料解答问题。

1.3 观察指标

出科成绩评估:实习生均在同一时间、地点考核,考核内容由授课老师出,内容包含分为2部分:①出科理论考试(包括客观题、病例分析题);②操作考核,考试总时间为90min,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教学效果越好。

(2)护理教学质量评估: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教学质量测评量表进行测评,内容包含①创新能力;②解决问题能力;③综合表达能力;④自主学习能力;⑤操作能力,以实习生的能力提升情况来反映教学质量,较大提升者:3分、稍有提升者:2分、无明显提升者:1分,分数越高说明教学质量越佳。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得到的数据均录入至Excel 2010中予以校对,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s)表示计量资料,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用卡方(χ2)检验。P评定检验结果,P>0.05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实习生的出科成绩

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出科理论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前者均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两组出科成绩(±s)

表1 对比两组出科成绩(±s)

组别(n=例数) 出科理论成绩(分) 操作考核成绩(分)观察组(n=16) 93.45±5.87 92.83±5.21对照组(n=17) 86.29±6.36 85.58±6.45 t 3.355 3.538 P 0.002 0.001

2.2 对比两组实习生的教学质量评分

表2结果显示,观察组创新能力得分、解决问题能力得分、综合表达能力得分、自主学习能力得分、操作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对比两组教学质量评分(±s)

表2 对比两组教学质量评分(±s)

项目 观察组(n=16) 对照组(n=17) t P创新能力(分) 2.09±0.87 1.51±0.42 2.462 0.020解决问题能力(分) 2.35±0.41 1.79±0.45 3.729 0.001综合表达能力(分) 2.26±0.31 1.60±0.63 3.779 0.001自主学习能力(分) 2.47±0.52 1.89±0.57 3.048 0.005操作能力(分) 2.58±0.38 1.94±0.42 4.580 0.000

3 讨论

临床护理学是一门具有实践性强、技能性强特点的学科,而临床科研则是获取新知识以及掌握新技能的最直接、最有效 ,同时也是最及时的途径之一 ,对引领与指导临床工作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4]。实习阶段作为学生正式进入临床工作的第一步,当然也是临床教学中最关键的一项环节[5]。在临床消化内科护理带教的过程中,带教老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实习生学习、掌握与本科室疾病相关的知识[6]。但是,由于消化内科的疾病种类繁多,且患者住院时间相对比较长、病情较为复杂、检查手段丰富,所以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7]。因此,选择一种正确、合理的带教方法,不仅对实习生日后工作态度、工作等具有导向作用,且对巩固临床治疗疾病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等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中,观察组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后,其出科成绩、教学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前者均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分析可能为:(1)以往临床所采用的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将教材作为中心,忽略了对实习生科研能力的培训,使得大部分实习生普遍存在着对科研认知不足的现象,缺乏与科研相关的训练,使其在实际阶段存在显著科研能力不足的缺陷[8]。再加上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的是为,以教学与临床带教老师为主导的跟班模式,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所以这种教学模式在调动实习生学习兴趣方面,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从而不能满足当前医疗发展需求[9]。(2)“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则是将问题作为基础,将实习生作为教学中心,并由教师引导实习生进行小组探讨,以此来发展实习生综合思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10]。它主要在实习生在完成实习阶段的临床工作的同时,培养实习生的临床科研兴趣,用临床实践中的问题作为基础,然后由临床带教老师进行引导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提高实习生的临床科研能力,增强科研的产出[11]。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后,不仅打破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完整性,使实习生在面对具体临床问题的时候,能将一个真实病例的相关基础与临床学科知识贯穿全过程,促使各个学科互相渗透、融合,有助于培养实习生以病例为中心的发散性与横向性思维,以及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对提高实习生灵活应用知识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2]。

综上所述,在消化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能获得较好的带教效果,不仅能提高实习生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还能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实习生内科资料
内转科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护理观察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最牛实习生
资料哪去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