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固体废物污染的防治策略探讨
2021-09-15抚州市南丰生态环境局付美琴
抚州市南丰生态环境局 付美琴
一、工业园区固体废物污染的相应特点
(一)种类繁杂,来源多样化
一方面,工业园区企业多呈现多元化现状,园区内机械制造、冶金化工、食品加工及建筑材料等企业众多,使得园区内的工业生产活动成为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来源,在园区内的各项工业生产活动中,各个生产环节都会产生一定的固体废弃物(如表1),从而对园区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另一方面,工业园区内的固体废弃物种类繁杂多样,按照危害程度可分为一般与危害固体废物;按化学性质又可分为有机与无机固体废弃物,由于来源及种类众多的固体废物污染,使得园区内固体废物的治理难度也相对较大。
表1 工业园区固体废物常见种类
(二)危害性大,污染系数高
工业园区内各种废弃物多含有害物质成分,且有害物质的含量也相对较高,若未及时有效的处理便无序排放,极易对园区及周边环境产生污染。同时,部分固体废物在特定条件下易产生生化反应,含有的有害物质会进一步扩散,进而对园区及周边土壤、大气环境及水资源等产生污染,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链,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园区内除了要对固体废物排放量进行有效控制,还要对固体污染源进行有效防治与处理,进而有效减少园区内各种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三)可再利用,开发潜力大
园区内的固体废物虽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但不少废弃物经转化后具有一定的回收与利用价值。通过借助新技术及特殊工艺,可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再生或循环利用的资源,继续应用于工业生产之中。且不少固体废弃物与其他工业废水、废气相比,回收及再利用的价值潜力较大。例如,工业固体废弃料可加工生产成为建筑建材材料,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资源的二次浪费。
二、工业园区固体废物污染的防治策略
(一)注重提升环保意识
首先,健全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和规范,落实工业园区企业环境治理主体责任,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分工,推动形成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的良好格局。并从以往主要依靠行政办法,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技术多种手段防治固体废物污染。建立固体废物产生处理信息公开制度,充分发挥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协同共治。
其次,注重园区环保宣传工作。园区内的相关管理单位或部门,要将环保政策的宣贯作为重点工作进行推进,以不断提升园区企业强化环保的责任意识。园区各企业要自觉按照环保工作要求对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并对可回收利用的废弃物做好存储,号召园区各企业不得随意丢放废弃物。对于企业内部无法处理的固体废弃物要及时向主管单位或政府部门进行报告及求助,以妥善处理。
另外,提高园区公众环保意识。政府及园区主管部门要加大环保知识的宣传与科普,通过开展培训或宣传活动等,提高园区公众的环保责任感。同时,也要积极鼓励公众对环保的监督力度,对于无序排放或遗弃废弃物的单位进行举报提醒,从而在园区内树立全员监督的环保工作氛围。
(二)注重强化综合治理
工业园区固体废物处治不当往往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各种固体废弃物的产生及回收利用往往会涉及多方面内容,对此,强化园区固体废弃物的综合治理尤为重要。一是,要精准施策。对固体废弃物的治理要结合园区区域及特性进行精准施策,在治理过程中,园区要出台相应的污染控制标准,制定环保、废物回收利用及综合治理措施,对于接触水或酸碱性物质后会释放易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危险固体废物,或混入危险固体废物的固体废弃物,应根据固体废弃物的类别,按照相应的污染处理等级予以执行。二是,要强化管理。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应制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措施,并将废物利用纳入废物治理管理计划予以落实,并生产工艺的改进,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量,进而实现无需废物处理便能实现废物的回收利用。同时,对于电子企业产生的固体废物,如电池、元器件等要积极地进行回收再利用,对于具有回收利用条件而未回收利用的,要主动责令相关企业进行回收利用整改,或将废弃物品转交至其他具备回收利用能力的企业进行回收再利用。三是,要处置得当。在对园区固体废物处理中要按照环保标准进行妥善处置,对废弃物的收集、存储、运输、利用及处置各中间环节,要积极地做好废物的防流失、放扬散及防渗漏的措施,严禁危险固体废物混入生活垃圾。另外,对于化工、科研及建筑废物产生的有毒有害废物要注重做好无害化集中处理,并在处置费用上进行保障。
(三)注重发挥技术助力
在进行园区废物处置过程中,要按照处置的技术路线进行推进,在技术推进过程中要坚持利用和处置优先,并严格遵循如下五个处治原则:一是源头削减与过程管控;二是优先内部利用与处治;三是规范利用、限制填埋;四是加强统一存储管理;五是强化基础设施供给。对于园区内固体废物的技术处治措施,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1)调查摸底。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建立固体废弃物的动态管理及更新机制,为固体废弃物的管理与处置提供基础。(2)源头控制。对于园区内的企业,相关管理部门要出台相关鼓励措施,促使其积极采用新工艺和新技术对废弃物进行处理,进而有效减少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3)循环利用。对于工业园区内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可结合园区内工业类型,积极建设废物利用处治基础设施,实现园区内各个企业间“点对点”的循环利用,进而减轻园区固废的处治压力。(4)统一规划。统筹结合园区内产业类型及固体废物的特性,制定针对性的处治与利用措施,将园区内固体废物与现有处治设施及国家固体废物排放标准相结合,建设固体废物处治利用的统一规划。(5)统一处置。对于规模较大的工业园区,可建设固体废物统一处治设施进行统一利用处治,对于规模较小的工业园区,可建设固体废物统一收集设施进行统一收集,然后转移至专业相应的处理企业进行统一处理。
(四)注重优化产业结构
为推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应针对园区的污染现状,积极调整园区产业结构,优化现有产业布局,转变园区传统的发展模式,注重培育绿色及新兴产业发展,实现园区的生态化发展。同时,在园区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应坚持产业的集群化和产业机构的多元化,借助产业结构调整之际,对园区内各项产业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建立符合新时期产业发展的环保发展模式。此外,积极对园区的产业进行优化,加大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各项固体污染物的排放数量,将产业发展向生态化方向进行转型,深化各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深度,注重废物再利用的效能,从而实现园区的生态化发展。
(五)注重发展模式转变
在做好污染预防的基础上,园区也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积极转变园区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绿色环保等生态工业。针对园区工业发展特性,从控制环境污染的角度,强化绿色发展及生态化发展,实现园区各工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同时,在发展中也要注重各资源要素的协调与平衡,规避园区工业发展与环保的矛盾问题,实现园区经济发展与环保治理的同步推进。另外,在推动生态工业发展的过程中,也要注重环保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最大限度降低各类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并结合园区资源及地域特性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此外,政府及园区也要积极推进并倡导“绿色GDP”的发展理念,对园区工业发展与污染整治进行引导,保障各项环保资金的投入,从而实现工业园区经济效益与环保治理的双提升。
(六)注重完善监督机制
在园区内要注重环保监督机制的应用,完善环保监督法制管理体系,积极发挥社会舆论、环保执法、公众监督及法律监督的作用。针对园区内固体废弃物的治理及排放进行360°的监督,对在监督过程中污染严重和违规排放的企业要重点进行整治,对园区内污染严重企业的存贮、生产及转运等各个环节予以重点稽查,对企业存在的违规违法行为及时督促其整改。同时,也要建立和完善园区固体废弃物污染的追责机制,对相关监督监察不到位的相关部门或人员要及时进行惩处,并将固体废弃物防治与相关人员的绩效进行连挂,以从监督的角度来加大环保执法的监督力度。
三、结语
综上,为有效防治工业园区的相应固体废物污染,应针对固体废弃物资源的双向特性,在多举措有效控制住污染源头、全力抓好污染防控与处治的基础上,也要积极的对工业园区进行相应的转型、升级与改造,充分利用现代新兴技术,切实抓好回收再利用,不断提升污染监管、防治水平,从而实现工业园区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