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寒干旱区生态袋在祁连圆柏造林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15陈海庆

青海农林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保存率保水剂林草

陈海庆

(大通县东峡林场,青海 大通 810100)

祁连圆柏(SabinaprzewalskiiKom.)产玛多、班玛、玛沁、黄南、海西、海东、海北、西宁有零星分布和栽培。生于阳坡、半阳坡、河谷、山沟林下、林缘、山脊、石头缝隙、砂石滩,海拔320-3600 m[1]。耐干旱、瘠薄,抗风能力较好。祁连圆柏裸根苗春季造林,因圃地苗木萌动早,高海拔山地解冻迟,起苗和造林时间不一致,造林成活率低,因此使用生态袋造林技术,解决祁连圆柏裸根造林技术难题[2]。

1 试验设计

1.1 试验材料

运输车辆、喷药器、生态袋、苗木、耕层土壤、保水剂、GGR生根粉、抗蒸腾剂、肥料(过磷酸钙)、铁锨、锄头、大铁桶、绑扎带等。

1.2 试验设计

表1 青海荒山植树不同处理的生态袋型、规格及用量

1.3 试验步骤

1.3.1 保水剂膨胀前处理

植树前一天,把保水剂放入大容器内,按每株苗木拌入10g MP3005KL大颗粒保水剂计算,加水膨胀并搅拌成凝胶,以备用。

1.3.2 营养土配制

选择森林土或耕层土壤(疏松、不板结),将膨胀好的保水剂与取好的森林土或耕层土壤按1∶1000进行混合,拌匀。

1.3.3 苗木药剂处理

把运到现场的苗木进行生根粉、抗蒸腾剂及过磷酸钙处理,具体处理方法如下:①每袋生根粉(1g)在喷药器内配成15L的溶液,浓度80ppm,用喷雾的方法可喷300株苗木的根部;②3000g过磷酸钙与100000g水混合成泥浆,蘸根30min后栽植;③每瓶抗蒸腾剂(500g)在喷药器内稀释15倍,用喷雾的方法喷苗木的根茎部,每瓶可喷100株苗木。

1.3.4 苗木移栽

祁连圆柏:来源于实验林场苗圃的实生苗,苗木平均高28cm,平均地径0.66cm,无病虫害和机械损伤苗木。

将拌好的种植土放入生态袋,到生态袋1/3的位置时,将苗木放入生态袋内。生态袋中上部不使用保水剂,继续在生态袋中填土壤并压实,绑扎处理在填土完成后把袋口进行绑扎处理。装好种植土后,把栽植苗木的生态袋垂直安放在种植坑内,周围覆土并踩实。(在放置苗木过程中要精心操作,少伤植物根系)

1.4 造林措施

1.4.1 栽植时间

整地造林时间:2008年4月24日至2008年4月26日。

1.4.2 整地方式

采用穴状整地,规格:30cm(直径)×30cm(深),穴间距1.5m×2m;选择圆柏为造林树种;初植密度3330株/hm2,株行距1.5m×2m。

1.4.3 栽植技术要求

栽植时要求一穴一株,苗根舒展、苗正,按“三埋两踩一提苗”的原则,认真栽植,使苗木充分接触土壤。

1.4.4 抚育管理

抚育管理时间:2008年5月至2013年9月。不定期实施松土除草作业,将幼苗周围的杂草结合松土除去,并翻埋在土内。加强病虫鼠害的预防工作。所有应用生态袋和对照处理的管理方式均相同。

2 调查方法

本试验调查方法采用随机样方抽样调查,样方面积为100 m2,每个样方调查株数为33株。①试验区定期对苗木生长进行观察、测量,记录苗木生长情况(详见表2);②试验区对林草植被覆盖调查(详见表6)。

3 结果与分析

3.1不同规格生态袋对圆柏存活率和保存率的影响(见表2)

表2 各试验区圆柏生长数据表

从表2可知,用A-1造林应用对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效果显著;用A-1造林应用可提高苗木高生长量3-5cm,说明应用生态袋处理能促进苗木高生长;在造林中应用GGR生根粉、保水剂、抗蒸腾剂能一定程度的提高造林成活率,处理区的成活率平均为90.5%,对照区成活率为72.7%,平均提高成活率17.79%。笠年保存率处理区平均为88.7%,对照区保存率为60.7%,提高保存率为28.0%。五年后其平均保存率依旧能达到86.3%,表明生态袋能起到蓄水保墒作用,明显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

从表2可知,应用生态袋造林可提高苗木高生长量,同时林木生物量相对也增长。

3.2同一规格生态袋(A-1型)同一树种(28cm)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的保存率(见表3)

表3 不同立地条件下的保存率

由表3可知,在使用同一规格的生态袋,种植统一大小的苗木时,不同立地条件下保存率不同,在阳坡的其保存率最高,五年后保存率仍能达到86.5%,在阴坡的保存率最低,五年后为70.23%,尽管如此依旧超过了最低限度70%。说明即使是在不适宜圆柏生长的阴坡和半阴坡,套了生态袋其保存率依然保持在70%以上,说明生态袋对苗木的成活率及保存率有显著的提高作用。

3.3不同抗旱措施对苗木成活率及保存率的影响(见表4)

表4 不同抗旱措施对苗木成活率及保存率

由表4可知,在使用生根粉、保水剂、生态袋以及鱼鳞坑这四种抗旱措施中,使用生态袋苗木的保存率最高,五年后仍能达到88.3%,明显高于其他抗旱措施的保存率。

3.4不同规格生态袋对苗木的影响(见表5)

表5 不同规格苗木在不同规格生态袋作用下的成活率

由表5可知不同规格苗木在不同规格生态袋作用下成活率存在较明显差异,苗木越大相对在80×40规格的生态袋下成活率高,而苗木越小则是在60×40规格的生态袋下成活率高,所以在选用生态袋时应根据苗木的规格选择适合的生态袋,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3.5造林前后林草植被覆盖度分析(见表6)

表6 试验区对林草植被覆盖调查表

从表6可知,应用生态袋造林区的林草植被覆盖度为95%,林草植被覆盖度比造林前20%提高了75%,从而可知试验区的生物量载量增长。根据以往试验《黄土高寒区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技术研究》得出的结论:该项目试验区平均生物量为3m3/hm2;林地蓄水量为232.5 m3/hm2;试验区每公顷生产生物量18t,每吨干物质释放氧气28kg。本试验在此前提上未做此项试验研究,应用了前述研究成果数据。

根据以上数据和大通县水保站所测数据,在未实施前土壤侵蚀量每年150-180t/km2,实施后测得土壤侵蚀量每年100-120t/km2,土壤侵蚀量减少33.3%。

4 结论

4.1应用生态袋可以大大提高成活率,当年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分别90.5%和88.7%,达到了计划任务指标规定的85%和80%以上,在特殊困难立地造林成活率达到75%以上,同时当年高生长量明显增加。

4.2生态袋结合与GGR生根粉、保水剂、抗蒸腾剂等新材料同时应用,能一定程度的提高造林成活率,能起到蓄水保墒作用,顺利渡过苗木干旱期。

4.3应用生态袋造林可提高苗木高生长量,生物量增加20%以上,同时林木材积和生物量载量增长显著。

4.4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生态袋的的影响效果不同,同一规格同一树种在阳坡和半阳坡其保存率更高,在阴坡半阴坡保存率也有一定的提高。

4.5在生根剂、生态袋、保水剂、鱼鳞坑四种抗旱措施中,生态袋对苗木的保存率提高最大。

4.6必须要根据苗木的大小选择适宜规格的生态袋,太大或太小对苗木的成活率都有一定的影响。

4.7应用生态袋造林可提高林草植被覆盖度,林草植被覆盖度95%,土壤侵蚀量减少33.3%。达到了林草植被覆盖度和土壤侵蚀量计划指标分别为60%和30%以上。

猜你喜欢

保存率保水剂林草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阜新矿区矸石山适生树种分析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保水剂吸水保水特性的试验分析
塞罕坝人工林迹地更新方式及适宜树种分析
刊首寄语 林草风采
着力做好林草生态扶贫
抗旱保水剂西沃特对玉米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重点生态区位林分修复不同树种造林成效分析
提高西海子林场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