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海紫斑牡丹栽培技术研究

2021-09-15李强峰

青海农林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油用根部种苗

王 军,李强峰

(1.青海省玛可河林业局,青海 果洛 814300;2.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3)

紫斑牡丹(PaeoniarockiiT.Honget J.J.Li),属芍药科(Paeoniaceae),芍药属(Paeonia)树种,又名甘肃牡丹、西北牡丹,原产中国、被誉为“国色天香”的牡丹,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声誉。目前,紫斑牡丹栽培分布以甘肃、青海、陕西、宁夏等省(自治区)为主。青海省民和县绿禾园林绿化有限公司紫斑牡丹种植基地,通过8年引种栽培,研究总结了紫斑牡丹在青海的栽培技术。

1 栽植

1.1 选地与整地

一般选择地势较高、土层深厚、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坡地,坡度在10°-45°均可。以15°-20°的荒山缓坡为佳。紫斑牡丹在海拔800m以上高山中,气候凉爽的环境中产量、长势、抗性表现最佳。要求土壤疏松透气、土层深厚、排水良好,适宜pH为6.0-8.2。

栽植地选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地方,选好地后,提前施基肥深翻。每公顷施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25-3t,做为底肥。可用50%的多菌灵500倍液对土壤进行杀菌消毒。深翻25-30cm,耙细整平。每隔3m左右开挖排水沟,沟深50cm以上,宽30cm,并根据实际情况,每隔一段时间,对排水沟进行清理,确保排水通畅。

1.2 品种选择

选择结籽量大、出油率高、适应性广、生长势强、经济实惠且抗寒的“紫斑牡丹”品种。

1.3 栽植时间

油用牡丹栽植时间以8月中旬至9月中旬为佳,最迟不超过10月底。这段时间地表温度在20℃以上,能够保证受伤根系自我修复,新栽牡丹冬前“根动芽不动”,即牡丹秋季栽植后,封冻前地下根系要有一定的活动和生长,而芽要在第二年春季才萌动生长。因此,牡丹第二年春季长势如何,关键在于冬季须根生长是否旺盛,只有根系长好了,地面部分才能正常生长,否则春季将出现长势不旺、枝叶较少、萌发力差的现象。

1.4 种苗处理

一般选用2a生“紫斑”实生苗。要选择根系发达,须根较多,芽饱满,发育良好的壮苗,每50株或100株一捆,要堆放在屋内,将根系朝一个方向,然后用50%多菌灵800倍液对根系进行喷洒。若因根系过长影响栽植,可将过细过长的尾根剪去2-3cm。定植时间一般在秋分后至寒露前,选择3年生优质壮苗,栽前剪除根尾2-3cm,在800倍福美双溶液中浸泡5-10min,晾干后定植。

1.5 栽植密度

由于紫斑牡丹植株旺盛期冠幅较大,根据青海实际,紫斑油用牡丹定植的株行距一般为100cm×(60-80cm),按株行距40cm×60cm或30cm×70cm,45000/hm2株左右定植,小苗宜密、大苗宜稀。

1.6 栽植方法

定植时坑要大,根伸直,埋土一半向上提;踏实后,浇水再扶直。定植时按株行距挖穴,深度为25-30cm,在穴底舒展根系,埋土一半后,随提苗随压土踩实,使土与苗根密接,然后围堰灌透水,渗水后扶正苗木,按行堆成高10-20cm的土埂,以利保温保湿。根据定植后的密度、植株大小、枝条强弱在春季和秋季灵活掌握修剪方法。

一般在10月前后,将二年生种苗进行移栽。按行株距35cm挖穴,穴深20-35cm,一定不能使种苗弯曲,穴中要施加适量的基肥。每穴种苗2-3株。穴内种苗呈扇形排列。当填到一半土时,用手将种苗向上轻轻提拔一下,使种苗芽头距畦面3cm即可。然后再分层覆土压实。

栽植时,用挖窝机或人工挖30cm见方的圆形或方形窝,回填部分细土,把苗木放在窝内,回填部分细土,把苗木轻轻向上提,使根茎部低于地平面下2cm左右,并使根系舒展,然后踩实,使根土紧密结合。

栽植前剪去地上部分枝条、断根或过长根,用300mg/kg的生根粉溶液浸蘸根部15min。填土2/3时将植株轻轻抖动并上提使根系舒展,然后踩实,再填土至根颈处与地表平,栽后及时浇水。

青海紫斑牡丹栽培试验调查表

2 田间管理

2.1 除草

牡丹栽植后,到10月份,地里已生长部分草,由于行间距较大,可用内吸式草甘磷,放低喷头对行间内进行灭草,注意不要喷到植株上,对株间内的草采取人工除草方式,第二年春季再以同样方式除去杂草,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切记注意根际周围勿伤根。

2.2 追肥

油用牡丹土肥水管理要求严格,需重施基肥、多追肥、勤除草松土。栽后堆起来的土埂,于春季结合锄地逐渐扒平,以便于田间管理。生长期内需勤锄地,以增温保墒。开花前要深锄,深度可达3-5cm;开花后要浅锄,深度1-3cm。展叶之后,可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追肥。每15-20d喷1次0.2%-0.5%磷酸二氢钾或其他叶面肥料,连续喷施3-5次。追肥方法有穴施、沟施和撒施3种,施肥位置距离根系10cm以上。栽后第一年,一般不追地面肥。从第二年开始,每年追肥3次。春分前后,施用600-750kg/hm2三元复合肥,施后配合灌水。初夏追花后肥,施以磷为主的复合肥150-225kg/hm2。入冬前基肥施2250-3000kg/hm2饼肥或腐熟厩肥15000-30000kg/hm2,600-750kg/hm2三元复合肥。

定植后的第二年开始,每年追肥两次,第一次在春季发芽前,第二次在秋冬季落叶时。肥料以菜籽饼肥为主,春季用肥量为每公顷1125-1500kg。冬季用肥量为每公顷1500-2250kg。施肥时应注意将饼肥放到离根6cm以外的土中,以防灼伤根部,造成植株坏死。中耕锄草,清沟培土。每年11月之前,应剪除枯枝、黄叶。

2.3 浇水

油用牡丹为肉质根,不耐水湿,尤其在幼苗期、雨季要避免积水烂根;但夏季干旱时仍需于早晚适量浇水,开花前后、封冻前也要保证土壤墒情适中。一般栽植翌年,不需要大量施肥,但可适当、适量、多次方式进行,采取下雨施肥的方式,凡遇到下雨天,越大越好,将复合肥均匀撒在苗木地上,每公顷施肥量15-22.5kg,一直持续到10月底。

牡丹为肉质根,不耐水湿,应保证排水疏通,避免积水。不宜经常浇水,但在土壤特别干旱时适量浇小水或者滴灌。

2.4 整形修剪

目前,牡丹平茬与否,成为争论焦点,但结合生产经验,只要牡丹芽饱满,生长旺盛,则不需要平茬,但生长不良、长势衰弱的苗木,第二年秋进行平茬,然后封土5cm左右。3a生以后的修剪主要是去除“回缩枝”或过密枝。整形措施根据枝叶分布空间在春季和秋季灵活掌握。

对定植1-3a的苗,进行秋季平茬,剪除顶端芽体或从近地面3-5cm处的腋芽上留1cm平剪,以促进单株尽可能多增加萌芽、产生分枝,增加开花量,提高产量。定植3a以后的油用牡丹进入旺盛生长期,地上部逐渐郁闭,要优先考虑通风透光、枝条密度、开花数量,采取春季抹芽、秋季剪枝,使每株留枝10条左右,保证每株结荚10-15个。

3 病虫害防治

3.1 病害防治

3.1.1 叶斑病

常见于夏至到立秋间。初时叶面小斑点呈黄色或黄褐色,慢慢变为黑色,最终导致全叶枯焦。防治方法:①清洁田园。②用1∶1∶150的波尔多液喷洒叶面,7d 1次,连喷数次。若当时气温高,可加大剂量。

3.1.2 根腐病

牡丹根腐病在牡丹栽培区发生比较普遍,发病部位在根部,初呈黄褐色,后变成黑色,病斑凹陷,大小不一,可达髓部,根部变黑,根部可全部或局部被害,重病株老根腐烂,新根不长,地上部叶黄、萎凋。枝条细弱,发芽迟,甚至全株死亡。根腐病为常见病害,呈散发性发生,植株染病初期叶片萎缩,继而凋落,最后全部枯死。防治方法:①伏天应翻晒地块。②发现病害后,应及时清除病株及其四周带菌土壤,并用1∶100硫酸亚铁溶液或50%多福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等进行灌根,浇灌周围的植株,以防蔓延感染。

3.1.3 立枯病

立枯病出现在新育苗的地块,种苗根颈部出现腐烂等症状。病原为立枯丝核菌,病菌从土表侵入幼苗的茎基部,发病时,先变成褐色,后成暗褐色,受害严重时,韧皮部被破坏,根部成黑褐色腐烂。病株叶片发黄,植株萎蔫、枯死,但不倒伏。病菌也可侵染幼株近地面的潮湿叶片,引起叶枯,边缘产生不规则、水渍状、黄褐色至黑褐色大斑,很快波及全叶和叶柄,造成死腐,病部有时可见褐色菌丝体和附着的小菌核。对于发病地块,可用8%枯可茵1200倍液和30%甲霜恶霉灵1000倍液交替喷洒。防治时间一般在4月上旬至4月下旬。

3.2 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有蛴螬、尺蠖、卷蛾、螨类幼虫等。一般可用敌百虫进行防治。

3.2.1 根结线虫

牡丹根结线虫在牡丹栽培区均有发生,牡丹被根结线虫侵染后,营养根上长出瘤状物,形成根瘤,影响牡丹的生长、开花。牡丹根结线虫以雌虫和卵在牡丹根部越冬,第二年初次侵染牡丹新生营养根主要是越冬卵孵化的二龄幼虫。化学防治:每株施医禾3号或20%代线仿(噻唑磷)或(无限好)1.8%阿维菌素1-2ml,稀释300-500倍,灌根。防治效果均在85%以上。间作农作物不要套种花生。

3.2.2 金针虫、蝼蛄、蛴螬、地老虎

灌根防治:30%根据地微囊悬浮剂1000倍液或40%害虫灭800倍液灌根防治。毒饵诱杀:48%毒娃乳油或30%根据地微囊悬浮剂0.5kg拌入25kg煮至半熟或炒香的饵料(麦麸、豆粕等)作毒饵,傍晚均匀撒施。

猜你喜欢

油用根部种苗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光伏支架对油用牡丹生长特性影响的研究
《园艺与种苗》征稿启事
修行
油用牡丹助农增收
想露果实的马铃薯
我爱这样的清晨
油用牡丹助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