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对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2021-09-15任展能李淑梅李霞杨莎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53期
关键词:全血高压氧脑组织

任展能,李淑梅,李霞,杨莎莎

(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030 )

0 引言

脑梗死作为导致人类死亡的常见疾病,发病后尽早治疗为改善预后重要条件,避免发生严重后遗症风险高,影响预后[1]。近年来临床加强对其他更多治疗手段的研究,以期改善患者预后,如高压氧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受到重视,其可纠正脑组织缺氧,减轻脑神经肿胀。此外多项研究证实针灸可纠正脑组织缺氧、缺氧,加速脑组织修复[2]。为此,本次研究对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对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回顾性分析了本院于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86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86例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整理患者临床诊疗方案,其中43例采取常规神经内科治疗方案,设为对照组,另外43例则采取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性/女性:25例/18例,年龄42岁至78岁,平均(62.23±5.89)岁,梗死位置:基底节区24例,脑叶13例,脑干6例;观察组男性/女性:26例/17例,年龄41岁至78岁,平均(61.79±7.21)岁,梗死位置:基底节区23例,脑叶15例,脑干5例;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3]:入院后行头颅CT及MRI检查确诊,满足《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标准。

排除标准[4]:高压氧及针灸禁忌患者;合并出血性疾病患者;既往脑外伤病史及脑炎史患者;肝肾功能障碍患者;精神异常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动、静脉畸形患者;近期动脉穿刺时或大手术史患者。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脱水、降压、抗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改善微循环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若表现出意识障碍、恶心呕吐等症状,则给予20%甘露醇静脉滴注治疗,间隔12h/次,每次125mL。

1.2.2 观察组

上述治疗基础上,病情稳定给予高压氧治疗,采取医用单人纯氧加压氧舱,每日1次,压力0.2MPa,每次治疗80min,升压20min,稳压40min,减压20min;同时行针灸治疗,主穴为风池穴、人中穴、内关穴、太溪穴等,上肢瘫痪者增加合谷穴、曲池穴、极泉穴、尺泽穴等,下肢瘫痪者增加委中穴、阳陵泉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等,吞咽障碍者增加翳风穴、人迎穴、廉泉穴,便秘者增加外水道穴、丰隆穴;尿潴留及尿失禁增加中极穴、关元穴,采取平补平泻法,针刺得气后连接电针治疗仪,调节频率为50Hz,先弱后强电流,以耐受为度,留针30min。

1.3 观察指标

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痊愈为症状消失,NIHSS评分降低至少90%,无病残;显效为症状缓解,NIHSS评分降低46%-90%,轻度病残;有效为症状改善,NIHSS评分降低18%-45%,病残1-3级;无效为症状无明显变化,病残>3级。治疗有效率为痊愈、显效、有效占比之和。采取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测定神经功能,得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越严重;日常生活能力采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得分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强;运动功能采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评价,得分越高,运动功能越强;测定治疗前、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比粘度。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分析表1可知,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79.07%,P<0.05。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NIHSS、ADL、FMA评分比较

分析表2可知,两组NIHSS、ADL、FMA评分比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ADL、FMA评分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NIHSS、ADL、FMA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NIHSS、ADL、FMA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NIHSS ADL FMA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3 24.67±5.64 8.86±2.25 61.72±9.05 82.00±10.30 22.37±3.19 33.44±3.86对照组 43 25.98±4.82 12.95±2.34 58.16±8.23 71.23±9.74 22.35±2.67 27.16±3.57 t—— -1.150 -8.264 1.908 4.981 0.037 7.840 P—— 0.253 0.000 0.60 0.000 0.971 0.000

2.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分析表3可知,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mpa·s)

表3 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s,mpa·s)

组别 例数 全血低切粘度 全血高切粘度 全血还原粘度 血浆比粘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3 13.86±0.78 12.00±0.74 4.78±0.40 4.08±0.22 28.15±2.85 22.18±1.47 2.45±0.27 1.78±0.23对照组 43 13.86±1.18 12.92±0.87 4.66±0.41 4.36±0.22 27.72±3.53 24.48±1.48 2.33±0.27 2.17±0.22 t —— 0.011 -5.273 1.376 -5.934 0.625 -7.204 1.939 -8.063 P —— 0.991 0.000 0.173 0.000 0.534 0.000 0.056 0.000

3 讨论

临床认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栓塞为脑梗死的主要病因,发病后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延髓性麻痹、昏迷、应激溃疡等症状,且后遗症多,如偏瘫、失语等,严重危害患者健康、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5-7]。常规临床治疗脑梗死以吸氧、降压及改善脑血管循环药物治疗,可延缓病情进展,起到神经保护作用,但疗效有限,预后较差[8-9]。当前临床治疗脑梗死尚无特效方法,其中高压氧在脑血管疾病治疗中可起到良好作用,具有改善脑代谢,恢复脑功能效果,利于脑梗死患者血管收缩、改善缺损脑细胞功能,并可提高病灶内氧压力,利于组织和功能修复,而且可完善血氧屏障的完整性,促使脑组织能量代谢恢复正常。中医认为脑梗死病因病机为气血失和、阴阳失调,行针灸治疗可调节气血运行作用,促使阴阳平衡,并可促进局部组织代谢,改善血液循环,尤其可促进肌肉兴奋,重建反射弧,改善运动功能[10-12]。高压氧联合针灸可强化脑组织缺氧、缺氧纠正功效,加速脑组织修复,应用价值较高。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35%、ADL、FMA评分显著更高,NIHSS评分显著更低,血流变学指标显著更低,提示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促使患者运动功能改善,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而且可进一步降低血液粘稠度,改善微循环,提高治疗效果。与宋雨阳[2]结果“治疗后, 研究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相近,均证实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可促使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值得推广。

综上所述,高压氧联合针灸治疗方案应用在脑梗死中利于运动功能恢复,促使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缓解,血液流变学改善,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全血高压氧脑组织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全血超量采集原因分析及返工制备可行性分析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职业病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的效果研究
迎接高考吸点氧靠谱吗
针刺“百会”透“曲鬓”对JNK通路抑制后脑出血大鼠脑组织p38MAPK的影响
山楂叶总黄酮对大鼠缺血脑组织p38蛋白表达的影响
山楂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2,4-二氯苯氧乙酸对子代大鼠发育及脑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
微量全血彗星试验检测电子制造业不同工种人群DNA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