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历程与增长路径比较初探
2021-09-14俞敏
俞敏
[摘 要]中国属于后起发展中国家,若想实现长期经济不断增长,需要制定和自身实际条件相符的发展战略,并不断优化和改善自身的增长条件。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在经历了经济快速增长后,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和拥有的增长条件都出现了一些改变,传统增长战略理念与路径已经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很难满足我国经济持续增长需求。文章针对中国经济增长历程与增长路径比较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中国经济;经济增长;增长路径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2.003
1 引言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中国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深刻、长远。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时,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人均GDP都得到了迅猛的增长,在这些年中,中国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积累了诸多经验教训,在未来发展中,中国需要做好总结、展示、宣传工作,并且还需要发现潜在的风险与挑战。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在多个方面已经陷入了攻关困难中,如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等。这时,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需要从速度转变为质量。因此,怎样才能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高速的增长是需要思考的重要内容。在实际发展中,需要深入分析中国经济增长历程与增长路径比较,结合事实和客观经济规律,把创新作为关键,有效优化增长路径,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高质量增长。
2 中国经济增长历程
2.1 古代中国领先
在汉朝,在生产效率、人口数量、技术进步、城市面积等方面,长安可以和罗马帝国相比。但是罗马帝国和汉朝存在一个较大差异,罗马帝国没有经过多久便分成了一些城邦,这些城邦之间互相独立,缺乏经济联系;而汉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处于整治统一状态,技术在慢慢进步,人口规模也在不断增长。而劳动分工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分工越细,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越会受到良好影响;并且分工还与市场规模有关,市场越庞大,经济规模也会越庞大[1]。经济规模越庞大,在货币币值要求方面也会逐渐提升,这一点可以从汉代黄金可以作为货币使用看出来。并且,古代中国具有领先的技术水平与活跃的经济市场,早在春秋时期就使用农具、手工具、兵器,在汉代,中国冶炼铁技术已经很发达。总体来讲,古代中国始终是世界上经济规模最大的国家,技术水平非常发达。
2.2 近代中国落后
在18世纪20年代后,中国经济和西欧国家经济相比是落后的,这主要和近代西欧国家工业革命相关。经过工业革命,西欧国家广泛使用了蒸汽机与钢铁,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技术变迁速度加快,西欧整体进入了现代经济增长模式[2]。而这时由于受到腐朽政治制度的影响,中国经济较为落后,中国成了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虽然在鸦片战争后中国部分知识分子也努力尝试走自强的道路,但是效果不理想,并且当时中国实施的科举考试制度和传统教育制度,难以进行工业革命与自主科学,没有对传统技术进行创新,导致生产水平难以有效提升,和西欧国家技术创新经济发展相比,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落后。
2.3 现代中国赶超
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对苏联经济增长模式进行借鉴,通过中央计划经济,在短时间内形成自主工业体系,这时的中国精力大多集中在了工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中,尤其是重工业,在分配资源时根据计划进行分配,没有针对市场进行分配,导致生产效率难以提升,国际贸易占比较少,该阶段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距离在不断扩大。在1978年,中国实施对外开放和市场化改革政策,经济开始得到快速发展。
2.4 中国经济增长降低
在2008年,经过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增长降低,实际上这属于正常现象,在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会出现降低问题。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弄清楚降低的原因。目前,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变成为中速增长。不管是因为哪种因素导致中国经济增长降低,这已经是事实,需要把目光放在未来,未来中国经济利用哪种路径实现可持续增长和增长质量。
3 中国经济增长路径比较
3.1 投资驱动型增长路径
该种类型的经济增长路径又被称为资本投入型,主要是通过不断投入实物资本,如自然资源、土地等,实现经济增长,具有高投资率与高储存率的表现形式。在该种经济增长路径中,政府会对经济进行干预,为了保证经济增长的速度比人口增长速度快,政府会通过行政力量,扭曲要素价格,快速积累资本,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3]。该种经济增长路径属于粗放型的,从微观层面来看,其会造成产能过剩、需求不足问题,因为投资主要是为了未来消费,如果一直都是利用资本投入促进经济增长,会引起消费需求与投资增长不相符问题;从宏观层面来看,经济增长通过实物资本投入,其中包括大量的能源、自然资源等,一定会引起资源浪费,利用率较低,给环境带来较大的压力。
总体来说,中国投资率处于稳步上升状态,特别是从2008年以来,投资率大幅度上升,但是我国投资对于GDP的贡献率是下降的。虽然投资率上升,但是投资贡献率下降,这表示投资效率不够理想,这样的投资会加大环境和能源利用压力。最近几年,在能源消费总量中,虽然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比例有所降低,但是仍然在世界水平中占据较高百分点,这也是导致雾霾天气的重要因素。该种经济增长途径具有粗放型的特点,若不及时改变,会影响到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变,长此以往会过于依赖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会产生负面效益,无法做到可持续发展。
3.2 劳动投入型增长路径
该种类型的经济路径主要是存在于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过程中,特别是在二元经济结构经济体中,工业化早期对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进行投入,进而促进经济增长[4]。自中国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都和大量劳动力投入有关,在农村中有很多剩余的劳动力,劳动供给非常充分,劳动抚养要遠远高于储蓄率,储蓄率高就是投资的来源。最近几年,中国人口结构出现了改变,老龄化现象加重,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缓慢,人口红利消失,随之经济增长会下降,劳动力已经不再是无限供给状态。从1978年到2000年,2001年到2009年,2010年至今这几个时间段的GDP增速和劳动力增长贡献百分点来看,可以发现仅仅依靠普通劳动力投入是很难长期促进经济增长的,但是其中不包括人力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