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合与缩小我国数字化差距的对策研究
2021-09-14刘骏袁剑锋张蕾
刘骏 袁剑锋 张蕾
[摘 要]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信息社会已然是世界一大必然发展趋势。伴随着全世界范围内信息化进程的推进,数字鸿沟问题也愈演愈烈,并且严重地阻碍了信息化的发展。文章从数字鸿沟的概念入手,解析其内涵,提出缩小我国数字化差距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数字鸿沟;信息化;数字化差距
[DOI]10.13939/j.cnki.zgsc.2021.27.007
1 引言
“数字鸿沟”在绝大部分外文著作中被称之为“Digital Divide”,不过在少量外国文献里也将其称为“Digital Division”或“Digital Gap”。在“数字鸿沟”这个概念真正问世前,在相关的研究文献中便已然存在了许多类似的词和说法。20世纪80年代,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信息获取不平等以及信息贫困等诸如此类现象开始逐步引起学术界的重视,之后“信息穷人”(Information Poor)这一概念问世,许多学者针对这一概念做了进一步更深层次的研究。1990年,美籍学者托夫勒(A. Toffler)在其《权力的转移》一书里面提及“电子鸿沟”一词,而且表明我们必须高度关注以及警惕愈演愈烈的“信息鸿沟”和“电子鸿沟”问题。
“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能够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存在的“知识鸿沟”“信息鸿沟”及“电子鸿沟”,那么到底是谁第一个创造了“Digital Divide”这一词?“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被美国国家信息通信局在1995年的《落后的互联网:一项关于城市与乡村的美国非网民调查》里首次提及,其表示的是在信息时代进程中,源于城市与乡村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拥有程度不同而最终形成的信息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信息极度缺乏等问题。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信息时代社会发展与经济差距的进一步失衡,这已经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等关注的一个重要发展问题。中国对于数字鸿沟问题也格外关注,现在,全国范围各省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现状也越发明显,从当前的形势来看,数字鸿沟也正开始慢慢沦为“信息化”的拦路虎之一。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数字鸿沟所形成的差异使得我国正逐步由最初的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体差别“三大差别”沦为“第四大差别”,而且其自身也不再单单只是一個技术层面问题,而是正在逐步沦为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难题。当前我国面临着很大的数字鸿沟问题,究其根本,关键源于信息化进程程度的不一致,经济发展迅猛地区在新科技革命与信息化的相关社会影响方面的敏锐能力相对较高,然而,在经济发展水平欠缺的地区,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资源相对脱节程度较高,导致了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迟缓以及不同步。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经济尚处于发展阶段,数字鸿沟问题也是近几年才刚刚得到重视。就当前形势而言,城乡以及同经济繁华省市之间的数字鸿沟现象均十分明显。我国当前该问题的现状严重与否?它能够导致国内在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激起多大波澜?怎样缩减数字鸿沟问题?诸如此类的问题,现在都已然成为迫切需要突破的困境,并且这将直接与我国能否有效推进信息化进程以及能否实现经济良性发展挂钩。想要化解这些问题,目前须采取相应手段定量评估我国的数字鸿沟现状。
2 文献综述
关于数字鸿沟的评估探究,最开始是源于学术界对社会信息化水平评估的探究。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字鸿沟研究及现象探究评估,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问世,所以相对而言,从问世之初到现在的时间也并不算久,其被研究的时间也相对较短,从整体研究水平上来看,数字鸿沟的评估研究仍处于开端阶段。到现在为止,无论是国内学者还是国外学者,主要都是从垂直以及水平层面来对其进行评估。从垂直层面来看,这一层面的侧重点在于评估不同地域之间的数字鸿沟,如国家与国家之间、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以及不同国家的各地区之间;从水平层面来看,这一层面的侧重点在于评估处于某一区域中的不同群体之间的数字鸿沟,如男性和女性两个群体之间、城市和乡村两个群体之间等。
同国内大多数研究成果相较,国外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内容更为丰富和全面,而在所有的研究成果里面最普遍使用和最具权威的是OECD(2001)、Bridges Network(2001)、DOT force(Digital Opportunity Task Force)(2001)等机构的研究评价体系,他们根据不同国家和区域的国情构建了数字鸿沟评估指标。信息智商(Information Intelligence Quotient,IIQ),是一个用来评估数字鸿沟的指标,它是美国西北大学教授Arquette在2001年提出的一个三维概念,他从三个层次指出所存在的数字鸿沟:作为网络信息传播技术前提的基础设施建设(Infrastructure)鸿沟、作为对网络信息传播技术译进环节的拥有(Accessibility)鸿沟和作为对网络信息传播技术反馈环节的使用(Use)鸿沟。Barzilai-Nahon等(2004)构建出一个数学计量模型,以此来评估数字鸿沟的状况,并将该数学计量模型具体化为一个数字鸿沟的评估指标体系。
3 缩小我国数字化差距的对策建议
3.1 实施以信息产业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政策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推进,信息产业早已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要从根源上评估解决以及减少我国数字化差距的问题,就必须不断强化我国在信息产业上的投入和发展力度,以此来改善我国国民经济,以保持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从当前近阶段的发展现状来看,信息产业的发展在我国整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占的比重及地位已经越发的重要,从我国当前所制定的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条款之中,便可以窥探出蛛丝马迹。“十一五”规划制定了“加快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主要话题方针,其主要包含不断提升网络普及率以及强化信息利用率等各方面的指导举措方针。从“十一五”的整体布局和规划上,可以清楚的知道党中央以及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都已逐步把信息产业当作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关注产业以及新的经济增长点。所以,不断强化和扩展信息产业,构建以信息化产业为关键发展核心的经济增长政策方针及举措,从整个经济发展层面上来说,其不单单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政策纲要,同时在减少我国数字化差距现象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