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朋辈导师制”实践与经验探讨

2021-09-14孟庆彬魏宁

现代商贸工业 2021年28期
关键词:朋辈教育

孟庆彬 魏宁

摘 要:朋辈导师是与学生年龄相近,能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指导的优秀高年级同学。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而新一代0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以来,他们的新特点对原有的工作模式产生新挑战,朋辈导师工作模式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对朋辈导师实施过程中产生的积极作用和存在问题的讨论,尝试探究朋辈导师工作模式在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途径。

关键词:朋辈导师;朋辈教育;大学生成长

近年来,尤其是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而学生工作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前沿阵地,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也应该有新思路、新尝试、新探索。越来越多的高校希望通过新的管理模式来适应新的思政教育环境。笔者通过“朋辈导师制”新模式尝试加强和改进思政教育工作。朋辈教育在心理辅导领域已经有了一定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些成效。朋辈群体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加之朋辈之间的心理特点和思维方式具有相似性,将朋辈教育引入高校思政育人领域,是良好的拓展探索。將其引入思政工作,通过言语传递、情感互动、榜样示范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认知、行为和情感等,不仅有利于适应大学生思政教育新形势,也有利于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

1 朋辈导师对大学生教育的意义

通过前期对学生遇到挫折后选择倾诉对象的调研工作可以发现,当大学生遇到困难时,选择最多的是向朋辈群体倾诉,其次才是向父母,而选择向辅导员倾诉的只占小部分。由此可见,与高一辈父母和老师相比,朋辈群体之间更易共情、更易感同身受,这种交流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最常用形式。基于以上结果,朋辈导师虽与大学生年纪相仿,但相比大学生年龄大,经历多、思想较成熟,可以给低年龄段大学生各方面的帮助。因此,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朋辈导师可以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对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有重要意义。

朋辈导师制是完善高校大思政格局,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优秀学生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同学间互助提升机制。能有效提升低年级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效果,帮助低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提升高年级学生综合素质,培育建设优良的班风和学风,加强高年级学生的组织管理和实践能力,实现“以身示范、相伴成长”。

2 在具体工作中探究朋辈导师对大学生教育的有效途径

2.1 朋辈导师的选拔

朋辈导师的选拔工作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团委指导下开展,从本科高年级或研究生中遴选优秀学生代表。朋辈导师应具备以下条件:具有坚定地思想政治素质,坚持党的领导,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文字撰写和口头表达能力;有工作责任感,乐于为同学服务,能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综合素质高,有良好的个人形象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学习勤奋,成绩优良,平时表现良好,无违纪表现;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优先选拔;主持或参加过科研项目和科研竞赛者优先选拔。

选拔流程应该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首先由有意向的学生自愿报名,提出书面申请,学院团委负责组织资格审查和面试,经过选拔和面试后,公示和确定朋辈导师人选并进行相关培训;最后学院组织聘任仪式,统一发放聘任证书。

2.2 朋辈导师的培训

新任朋辈导师参加岗前培训是必要的,是进行学业和生活指导的基础。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能确实起到对未来工作进行指导作用。既要包含思想理论教育,也要包含业务能力辅导。在实际过程中应包含以下内容:朋辈导师工作职责,“四史”教育,学生培养计划及管理相关制度,专业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大学生活学习相关内容,人际交往相关知识,党团工作相关知识等。只有参加完整培训且考查合格方可上岗。

2.3 朋辈导师的职责

明确朋辈导师的工作职责是日后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基于此,应制定详细的朋辈导师工作职责,具体包括:协助辅导员深入宿舍和学生活动场所,深入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家庭状况、学习状况,掌握学生性格特点等,从而因材施教;协助辅导员开展谈心谈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排忧解难;引导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指导学生参加团学组织和学生社团;配合督导员开展文明宿舍创建工作,督促学生遵守校纪校规,引导学生加强组织纪律观念,营造良好舍风;配合辅导员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以及专业认同、大学生活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的引导,传授好的学习方法和经验,指导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学风;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术活动、学科竞赛和校园文化活动,帮助组织开展有特色的宿舍、班级活动,帮助学生提高认识和拓宽视野;保持与辅导员的密切联系,随时掌握学生思想和动向,做到学生情况和学校学院信息的及时上传下达;完成学校和学院布置的其他工作。

2.4 朋辈导师的工作要求

朋辈导师需每周至少深入宿舍一次,督促宿舍舍风、学风建设,促进学生自我管理,积极开展学业辅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解决问题,做到有记录有反馈;每月至少与学生谈心谈话一次,及时准确了解学生困难与困惑,做到有记录有反馈;每学期至少与所联系学生宿舍组织两次政治学习、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活动方案报辅导员同意后实施;每学期至少讲授“朋辈课堂”活动一次;每学年至少参加一次“朋辈经验分享”“朋辈沙龙”等活动;做好学生信息与问题的收集,每月同辅导员反馈一次,每学期期末提交书面总结一份;如遇学生突发事件须第一时间向辅导员报告。

2.5 朋辈导师的考核

考核是对朋辈导师工作成效的检视,考核结果也是对其奖惩的依据。考核的重点是工作态度和工作成果,以朋辈导师工作完成情况和育人实效为主要依据。考核应坚持客观、民主、公开、公正的原则,注意三个方面的结合,即老师和学生评价相结合、平时和定期检查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

猜你喜欢

朋辈教育
艺术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初步探索
朋辈教育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思考
高校网络党建的拓展与创新研究
高校“朋辈微党课”的理论实践探究
智能手机普及化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党员朋辈教育模式评价体系的构建
试论社团戏剧活动对高职生人文素质的影响
朋辈教育在新生教育中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