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核心素养体系下的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索

2021-09-14李延标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7期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教学核心素养

李延标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人们越来越重视英语能力的提升。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英语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中小学也是学生打好英语基础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英语学习效率的高低对学生未来的深入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核心素养体系下的中小学英语教学,要重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中小学;英语教学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英语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新课改背景下,各科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使教育的理念与方式发生了重要的改变。创建高效的英语教学课堂,能够提高中小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等。为了能有效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充分发挥出课堂教育引导者的作用,及时转变教学理念,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并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从而促进学生与英语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二、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英语学习兴趣。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所以学生生活中很少会有英语的出现。英语教学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始的,种种原因导致英语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很容易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再加上中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性,缺乏自控能力,所以对一些英语知识的学习是“前脚学,后脚忘”。之所以产生这样的不良现象,是因为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影响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质量,就要先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2.学生词汇量累积不足。英语词汇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基础,学生只有累积了足够量的词汇,才能更好地学习英语。但是目前的中小學英语教学中,学生汇量累积并不理想,对于一些稍复杂英语单词的记忆明显欠缺,所以降低了英语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词汇量的学习,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英语故事书籍,从而增加英语词汇量。

3.英语教学理念落后。在英语教学中,大多数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比较落后,一些陈旧的教学模式已经根深蒂固,短时间内很难有所转变。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普遍采用“一言堂”教学模式,教师只是将教材中的英语内容复述了一遍,忽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样的教学形式不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厌烦心理,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加上一些教师、家长、学生对英语教学没有引起重视,也会导致教学理念落后,这是教学效果得不到改善的原因之一,最终影响了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要想提升英语教学的效率,就要转变陈旧的教学理念。

4.缺乏实践练习。在英语教学中,由于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导致学生缺少英语交流与展示的机会,使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等得不到提升。在这样的生活、学习背景下,英语教学大多数成为形式教育,学生得不到真正的实践机会,所以除在课上教学外,还要在课下为学生提供英语交流平台,加强学生对口语的练习,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三、提升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词汇量。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对英语有了兴趣,才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太过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能力,为学生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增添趣味性教学内容,积极调动学生的情绪,进而提高中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用趣味小游戏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还可通过小游戏来增加学生的英语词汇量,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价值。例如,在学习与动物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绘制一些动物卡片,然后选择几名学生排成一排,教师随机抽取一张动物卡片,让学生模仿该动物的叫声,并说出动物的英语名称,并将单词拼写出来。这样充满趣味的小游戏,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加深学生对词汇的记忆,进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设计趣味英语游戏时,教师要先明确游戏教学的目的,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游戏教学,让学生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习到有用的知识内容。其次,英语游戏的设计要具备一定的启发性,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英语教学中,游戏教学形式虽然有效,但是长时间运用一种游戏学生难免会厌倦,所以教师要设计出更多趣味小游戏来提升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游戏教学的价值。

2.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创建高素质教师团队。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教育发展趋势,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现代化教育趋势下,教师要及时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不断创新与优化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My family”时,以往的教学形式是教师口头复述,学生跟读。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该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邀请两名学生上台对话,引导学生运用该课新学的词汇、语法等知识进行一段口语交流,从而让学生更加了解family的含义。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长远发展。其次,学校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参加英语教育研讨会,让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从而丰富自身的教育经验。再次,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为学生制订有效的教学计划,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最后,教师要为学生起到榜样作用,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都要引导学生与教师进行英语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3.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手段。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育中。信息技术的加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也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在英语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以通过视频、图片、音频等形式,将英语内容直观、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记忆。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制作成微课,让学生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微课具有精湛短小的优势,教学重点知识一目了然,可以让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去学习。微课的设计首先要确定教学目标,然后按照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为学生制订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其次,利用多媒体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传统的课堂形式比较枯燥,学生很难提起兴趣,在多媒体的作用下,可以将教材中枯燥的英文内容变得动态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增添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极大程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优秀的英语动画、电影等,帮助学生提升口语发音水平。例如,在学习“Visiting Canada”时,很多学生对Canada并不了解,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Canada的视频动画,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该课知识点的了解。 最后,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建立班级交流群,将一些可以提升英语技能的微课、网络文章等通过网络渠道传送给学生,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4.创建教学情境,营造良好课堂氛围。中小学英语教学是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但对这些学生来讲,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而情境创设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中。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生活化情境、问题情境、表演情境等,教师在教学之余还要不断创新情境教学方式来提升学生的英语教学质量。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与年龄特征,运用合理的情境创设手段,为学生打造高效的情境教学课堂。如在生活化教学情境创设中,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现象,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创建学生熟悉的生活化场景,在熟悉的场景中,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例如,学习“Food”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讲一讲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有哪些,让学生用英语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一种食物,如“I like to eat apples”。教材中有很多生活化元素,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活现象,将英语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英语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问题情境中,在学习某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先导入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寻找问题的答案,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向,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表演情境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角色表演加深对英语知识内容的记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例如,学生不知道“sorry”和“Excuse me”在什么样的情境下使用,因此,教师可以邀请两位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表演。教师和学生同时扮演游客,当他们相遇时,教师向学生问道:“Excuse me, do you know the way to the shop?”学生回答:“Sorry,I don't know.”在这样的表演情境中,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能很快掌握“sorry”和“Excuse me”的应用语境,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

5.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英语教学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因此,小组合作模式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划分,让学生对某一知识点展开积极讨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中提升英语水平。例如,学习“Summer Vacation”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该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合作讨论,让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学会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获得更多英语学习途径。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中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得以创新,也为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思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时刻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教学方式,创建高效的英語教学课堂,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奠定扎实的英语基础,从而提高中小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君逸,钟兰风.我国中小学英语教材内容衔接策略研究40年[J].海外英语,2019(21):56-57,61.

[2]路瑞红,陶金秀.我省农村中小学英语核心素养发展现状及培育对策研究[J].福建茶叶,2020(4):194-195.

[3]吴驰.回溯与展望:我国中小学英语教材建设70年[J].教育测量与评价,2019(10):20-26.

猜你喜欢

中小学英语教学核心素养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