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2021-09-14胡艳霞

校园英语·月末 2021年7期
关键词:思维品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胡艳霞

【摘要】语言学习与思维发展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语言发展的动力。良好的语言能力和创造能力,必须建立在良好的思维能力和丰富的思维方式基础之上。笔者以人教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为例,构建一些常用的思维“框架”, 引导学生的思维从浅表走向深刻、从模糊走向清晰、从定势走向发散、从零碎走向系统,从而实现思维的真正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思维品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课程标准》还提出:“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语言学习与思维发展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语言发展的动力。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阅读不仅是理解文本的过程,也是信息加工和重建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智力的核心是思维,没有思维的过程,再“有料”的课堂也难以有效开展。

人教版《英语(PEP)》(三年级起点)六年级上册Unit 4 “I have a pen pal” Part B Read and write板块的语篇内容,围绕“Poster”展开话题,分为读、写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阅读公告栏的四个俱乐部广告,并能够提取一些关键信息,如爱好、时间、地点和联系方式等;第二部分为有意义的句子书写活动,为自己喜欢的俱乐部编写海报。笔者构建一些常用的思维“框架”,探究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品质培养的策略。

一、构建问题式框架,引导思维从浅层走向深层

思考是行为的种子,而问题是引发学生思考的触发器,也是阅读教学开展的载体。设计准确而精练的问题能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在问题中,学生通过质疑、探究、归纳和总结,有效开展阅读。

本节课围绕“Poster”展开话题,综合包含学生学过的地点、时间、学科、爱好等多个话题,极大丰富“海报的信息”。在阅读教学中,笔者设计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性的问题链(What, When, Where, How)(如图一所示):

Q1:What is Amy's hobby?

Q2:Where to meet Amy?

Q3:When to meet her?

Q4:How to join the club?

为学生提供思维框架,引导学生勾画出快速找出文本关键信息,把握文本脉络,理解并掌握内容,培养阅读策略。问题式框架,不断推进学生思维向深处发展,学生的思维由浅表走向深刻。

二、构建导图式框架,引导思维从被动走向主动

“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表达方式,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用钥匙。”。思维导图作为可视化工具,有助于把语言信息进行重组和创新,促进思维更加活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思维导图能轻松帮助学生抓住关键信息,直观地理解文本信息,快速构建文本信息框架,形成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知识板块。

在阅读中环节,笔者结合文本,利用思维导图提取语言框架。首先,以海报一(Amy's poster)为范例一(如图二),将逻辑性问题链(What, When, Where, How),通过思维导图加以呈现,帮助学生复现关键信息,把握脉络,理解并掌握文本的内容,复述表达文本信息;其次,运用范例一的阅读模式,半扶半放阅读范例二(John's poster)(如图三);最后,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范例三(Mike's poster),以及范例四(Robin's poster)(如图四)。

笔者构建了导图式框架,使学生有重点、有条理、有层次地获取主要信息,对关键信息进行层次梳理,使抽象的文本形象化,学生思维由被动走向主动。

三、构建表格式框架,引导思维从零碎走向系统

表格是一种可视化交流模式,又是一种组织整理数据的手段。表格式支架既是梳理文本信息的辅助工具,也是学生系统思考的辅助手段。从文章的整体结构入手,设计阅读表格,将关键问题和细节问题有效链接,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表格中的关键词和图片帮助学生整体把握文本信息,清晰梳理话题思路,学生的思维不停留在线式,而呈现树式或球式。

本节课四幅海报内容多且杂,首先笔者通过完善表格,一步步构建框架,使学生轻松抓住文本关键信息,把握文章发展脉络,小作者写作目的一目了然。其次笔者设计复述环节,要求学生根据表格关键信息进行口头复述,再次帮助学生系统性梳理文本。和纯文字信息相比,简洁、直观的图表更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语言输出的难度,复述参与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如图五)。表格顺应学生的思维方式,表达更直接、更合理,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不仅会阅读文本,还探究出如何去编写poster,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笔者通过运用图表,构建表格式框架,能够让学生在整合新旧知识的基础上,建构课文框架,迅速处理烦杂的信息,理清文本脉络,提高表达能力,提高综合语言能力,进而使学生的思维从零碎走向系统。

四、构建范例式框架,引导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

范例指可以仿效的事例,是典范的例子。它是一个可供对照的样本,也向学生提供一种思维模型。首先,教材就是范例,是教学得以实施的凭借;其次,“再度开发”的文本也是范例,即根据当地学生的学情及教材使用情况,采取选择、拓展、补充或增删现有教材而再生的文本。

在阅读后环节,笔者通过提供教材范例和拓展范例,构建语言框架,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在阅读分析上述四个范例、总结海报要素等之后,学生的思维已被打开,很自然地体会到如何写出更精彩的海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探索,设计出适合自己的poster,彰显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灵活性(如图六)。通过分享,欣赏同学的作品,讨论并分析同学作品的优劣,凸显学生思维的批判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笔者通过教材范例以及教材范例的“再度开发”,构建范例式的框架,清晰示范和明确指导仿写,学生在遣词用句、谋篇布局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思维品质,思维由模糊走向清晰。

五、结语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劳厄认为,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复杂过程,切忌操之过急。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需要教师长期坚持不懈地研究,需要贯穿在每个板块的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傅海燕.指向思维发展的支架式读写教学探索[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8(8):35-40.

[2]覃煜.思維导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尝试[J].小学教学设计:英语,2015(11):53-55.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