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专业的困境与破解之策
2021-09-14杜连森
杜连森
每年的高考都要经历两次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次是考试,另一次便是志愿填报。前一场万众瞩目,年年都是新闻焦点;后一场虽然关注度稍低,却似乎更令考生和家长劳心伤神。在志愿填报上,高分者自然可以从容选择,低分者则放弃选择,处于中档分数的广大考生最是辛苦,如何选择既符合分数实际、又相对满意的高校和专业,是要消耗不少脑力的,甚至不亚于考场内的战争。笔者身为高校工作者,在亲朋好友看来,提出的意见总归“专业”一些,因此,在这段时间经常会接到一些咨询电话,故能深刻体会到家长和考生殚精竭虑、举棋不定的心态。每当这时,笔者总是会给出一些不算意见的意见,如选专业不仅要看就业前景,也要考虑自己是否适合或喜欢,结果家长通常的回答是,我家孩子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一般有三种原因:第一种是中国父母向来的干涉主义,使孩子已习惯于父母指定的方向,丧失了自己对生活的想象力;第二种是长期的应试教育重压,使得孩子与社会缺乏沟通和联系,无从获得职业认识和体验;第三种是高考生的理性意识和自我规划能力仍然不成熟,本就不适合过早分专业。针对这个问题,个别敢为天下先的高校已经做出了改革。例如,南方科技大学规定,本科人才培养采取“2+2”培养模式,即大学第一、二学年不分专业,实行通修通识教学,强化学科基础和人文知识,大学第三年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特长和发展要求选择主修专业。
然而,笔者在这里要谈的重点并不是高考生的专业选择问题,而是想说明,高考生尚且存在选专业的迷茫,中考生只怕是更为严重。近些年,中考越来越受人关注了,大有比肩高考的态势。为保证普职比大体相当,一些地方开始加大中考分流的步伐,1∶1的目标意味着有一半的中考生会被分流到职业学校,因而他们在15岁左右就要驶入专业轨道。然而,初中毕业生的心智发展水平更不完善,让他们早早面临事关重大的专业选择,是否有些不妥呢?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对应该填报何种专业,职校生没有清晰的认识,基本都由父母决定,而父母填报专业的依据,也是某专业看起来火不火,较少考虑孩子的兴趣和个性,最后造成学生进入某个专业领域后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这个方向,但此时再想转换专业却存在极大的难度。
从心智发展的角度来说,在15—18岁的阶段,学生尚未成年,身体和心智水平处于发展的关键期,每年都会有较大变化。由于入校时年龄较小,职校生需要一个过程来探索和认识自身的兴趣与发展方向,因此不适于过早分专业。从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发展态势来看,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重塑了产业导向、商业模式和社会生态,职业更替的速度加快,一些传统职业加速消失,新兴职业不断涌现,人们需要做好在不同岗位上轮换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岗位更加强调劳动者的核心素养和适应能力,如果过早地让学生进入一个专业轨道,对他们的全面发展将产生不利影响。
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早渗透和缓划分并举的措施。
首先,要切实加强中小学的职业启蒙教育。中考生乃至高考生在专业填报时的迷茫和焦虑,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中小学教育中职业启蒙元素的缺失。《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明确指出,要打通职业学校教育发展通道,向上包括专科、本科层次的职业高等学校;向下融入义务教育,加强职业启蒙教育。所以,职业启蒙教育在职教体系上是职业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延伸。在教育策略上,一是要开发统编的职业启蒙教育教材,把职業启蒙列为中小学的正式课程,让学生可以通过读本间接了解职业分类、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学会职业规划。二是与职业学校加强合作,增强学生的职业体验。职业学校一般建有设施完备的实训基地和职业体验中心,通过带领中小学生认识和体验常见的职业劳动,可以激发他们对丰富的职业世界的兴趣,增强他们对职业的好奇心。
其次,职业学校要改革学制,暂缓分专业,至少在职校生入学后的一年时间里,应给予学生向专业过渡的一个缓冲期。在这个阶段,一是要继续加强基础文化知识的教育,夯实学生的普通文化水平。二是要实施通识教育。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其完善人格,这就要求实施内容广泛的通识教育,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三是可以根据学校的专业特色实施专业引导课程。依据主干专业的核心素养要求,学校可以为一年级的学生开设内容较为简单的专业引导课程,例如机械制造专业的前置课程,引导学生熟悉金工、木工、钳工、铸造等各个岗位的操作技能和流程。通过专业引导课程的学习和体验,学生可以评估判断适合自己的专业,减少专业误判的可能性。同时,设置学分竞争制度,高学分的学生享有优先选择专业的权利,这样有利于在职校生中形成竞争性的学习氛围,塑造良好的校园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