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索茶碱联合异丙托溴铵溶液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1-09-14河南省鄢陵县中心医院461200裴雪峰
河南省鄢陵县中心医院(461200)裴雪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为常见呼吸内科疾病,中老年为主要发病群体,临床表现为胸闷、多痰、喘憋、咳嗽等,具有进展性,严重者可能造成呼吸衰竭,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在我国COPD致死率仅次于肿瘤及脑血管疾病;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发作频次是COPD治疗重要原则[1]。目前临床主要采取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采取化痰、抗感染、平喘、改善通气等常规治疗手段,其中异丙托溴铵、多索茶碱为常用药物,通常单一使用无法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稳定期COPD患者92例,旨在探讨多索茶碱联合异丙托溴铵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92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6)、对照组(n=46),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51~70岁,平均年龄(60.34±4.37)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78±0.60)年;观察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61.75±5.10)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4.06±0.81)年。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符合COPD相关诊断标准[2];1个月内未接受相关治疗(如糖皮质激素治疗);1个月内未出现急性发作;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了解本研究并当面签订同意书。②排除标准:存在肝、心、肾等严重器质性病变;存在支气管哮喘;对本研究药物过敏;伴有严重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止咳、抗感染、吸氧、化痰、抗生素等常规治疗。
1.3.1 对照组 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多索茶碱治疗,在100ml氯化钠溶液(0.9%)中,加入0.2g多索茶碱,静脉滴注,1次/d,持续用药7d。
1.3.2 观察组 于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多索茶碱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在3ml氯化钠溶液(0.9%)中,加入2.5ml异丙托溴铵,混合雾化吸入,氧气流量设置6L/min,20min/次,2次/d;多索茶碱剂量用法同对照组。持续用药7d。
1.4 疗效判定标准 喘憋、咳嗽等症状基本消失,肺部无喘鸣音为显效;喘憋、咳嗽等症状缓解,肺部有轻微喘鸣音为有效;临床症状未改善为无效。将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
1.5 观察指标 ①两组临床疗效。②两组症状改善时间。③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电解质,包括血钠、血钾、空腹血糖。④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肺功能指标,通过肺功能仪检测FEV1(1s用力呼气容积)、FVC(用力肺活量)并计算FEV1/FVC值。⑤对比治疗前后两组血气分析指标,通过血气分析仪检测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
1.6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44/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43%(37/46)差异显著(P<0.05)。
2.2 两组症状改善时间 治疗后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3.72±0.54)d、憋喘消失时间(2.92±0.68)d、哮鸣音消失时间(4.73±0.48)d均短于对照组的(4.16±0.87)d、(3.37±0.81)d、(5.12±0.9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3 两组血电解质对比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钠、血钾、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较高(P<0.05),见附表1。
附表1 两组血电解质对比(±s,mmol/L)
附表1 两组血电解质对比(±s,mmol/L)
时间 组别 例数 血钠 血钾 空腹血糖治疗前 观察组 46 140.73±8.81 3.62±1.24 5.37±1.45对照组 46 141.35±7.23 3.68±1.05 5.49±1.37 t 0.369 0.250 0.408 P 0.713 0.803 0.684治疗后 观察组 46 144.87±5.16 4.48±0.63 6.42±0.36对照组 46 138.22±7.97 3.94±0.73 5.54±1.12 t 4.750 3.798 5.073 P<0.001 <0.001 <0.001
2.4 两组肺功能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及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2。
附表2 两组肺功能对比(±s)
附表2 两组肺功能对比(±s)
时间 组别 例数 FEV1(L) FVC(L) FEV1/FVC(%)治疗前 观察组 46 1.85±0.20 3.02±0.94 61.17±6.25对照组 46 1.84±0.23 3.07±0.86 60.70±6.37 t 0.223 0.266 0.357 P 0.824 0.791 0.722治疗后 观察组 46 2.89±0.26 3.84±1.13 75.87±6.53对照组 46 2.24±0.37 3.25±0.71 69.44±7.24 t 9.749 2.999 4.473 P<0.001 0.004 <0.001
2.5 两组血气分析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PaO2水平(68.70±10.72)mmHg高于对照组的(62.52±9.24)mmHg,PaCO2水平(45.13±6.58)mmHg低于对照组的(51.37±6.18)mmHg,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COPD属慢性气道炎性疾病,通常采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等临床治疗方案,多索茶碱、异丙托溴铵为常用药物,有助于改善病情,缓解呼吸道痉挛等症状[3]。多索茶碱可多途径缓解气道兴奋性,作为新一代甲基黄嘌呤衍生物,对气道平滑肌的松弛效果可达氨茶碱的10~15倍,有效抑制呼吸道痉挛及炎性因子产生,有利于降低肺组织炎性反应,改善喘憋、肺气肿、支气管炎等临床症状[4]。相关研究显示,多索茶碱用药过程中可能导致肺外系统(如心血管、中枢系统、胃肠道等)不良反应,须密切关注,酌情调节给药速度[5]。异丙托溴铵为四价铵化合物,可抗胆碱,能避免影响心血管系统,直接作用于肺组织;0.5~1.5h达到药效峰值,维持6~8h,通过提高细胞内cAMP/cGMP(环磷酸腺苷/环磷酸鸟苷)比值,降低气道内分泌,发挥松弛、扩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舒张大中气道;减少肺内活性物质生成,缓解炎症反应,有利于改善肺功能及血气指标[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且血电解质水平、肺功能FEV1、FVC、FEV1/FVC及血气分析PaCO2、PaO2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可见,多索茶碱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稳定期COPD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症状缓解时间,改善肺功能及血气,调节血电解质,促进病情恢复。
综上所述,多索茶碱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稳定期COPD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肺功能及血气,调节血电解质,对症状改善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