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Hunt-Hess低分级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对其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2021-09-14袁云仙

黑龙江医药 2021年16期
关键词:预见性栓塞护理

袁云仙

绵竹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四川 德阳 618200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因颅内动脉壁囊性膨出所致的脑血管疾病,用力排便、咳嗽、情绪波动、剧烈运动等因素均会导致患者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引发蛛网膜下隙出血症状。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表征主要为剧烈头痛,严重情形下可能出现神经功能障碍、意识丧失等情形,致残率、致死率均相对较高[1]。介入栓塞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常用术式之一,具备有效、安全、微创等优点,但术后产生并发症,如脑栓塞、动脉瘤破裂、脑血管痉挛等[2]。基于此,相关的护理措施很关键。需要对此实施护理干预,以提升手术治疗效率,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本次主要分析Hunt-Hess低分级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对象均为在绵竹市人民医院经过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治疗的患者,共有100例,调查选取的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随机将10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即参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其中50例参照组患者中男性、女性分别有27例、23例,年龄24~61岁,平均年龄(49.11±2.77)岁,Hunt-Hess分级:I级24例,II级26例;5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女性分别有25例、25例,年龄25~60岁,平均年龄(48.99±2.45)岁,Hunt-Hess分级:I级23例,II级27例。入选患者均经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颅内动脉瘤。两组患者临床基础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1)加强健康知识教育宣传。等到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积极的与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沟通、交流,把相关知识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详细的告知他们,提高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识与了解,能够积极配合治疗。(2)多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护理人员不仅需要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还需要多关注患者的心理情况。先要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制定出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患者不良情绪及时疏导,特别是对于情绪波动比较大的患者,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多安慰、鼓励患者,增强他们的信心,在治疗的过程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情绪比较紧张的患者,可以转移注意力,鼓励他们多去探寻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缓解抑郁、焦虑的情绪。同时,家属也需要全力给予患者支持与帮助,使他们感觉到被关爱。(3)做好术中的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清洁、温馨的手术室及医院环境,确保手术室的温度、湿度在患者可接受的适宜范围内,其中温度以24℃为最佳,湿度以50%~60%为最佳。相关护理人员应于术前一小时备好术中所需的手术器械,并将其整齐摆放,同时在操作台上铺设干净的床单。确保麻醉仪、电刀、监护仪等设备的报警音量处于最低状态,以免对手术治疗产生不必要的干扰。密切关注患者的临床表征,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异常情形,同时应对患者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生命体征实施监测处理,一旦发现异常情形,应及时联系相关医师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处理措施。(4)术后护理:①予以患者持续心电监护处理,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血氧饱和度、瞳孔以及头痛、神经功能障碍的改善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将患者的床头抬高30°~45°,以降低患者的颅内压,缓解脑水肿,确保呼吸道顺畅。指导患者多饮水,进食易消化、低脂、低盐类食物,以防发生便秘;②动脉瘤破裂防治:对患者的血压水平实施严密监测,确保患者大便通畅、血压稳定,以防因咳嗽而导致颅内压波动。确保患者的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对于发热患者,应及时予以降温处理。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③预防穿刺点出血:将鞘管拔出后,应对穿刺点局部实施按压处理,按压时长为20~30 min,若无出血,应对穿刺部位实施压迫处理,压迫时间为6~8 h,同时使用腹带进行加压包扎。穿刺侧下肢需制动24 h,24 h内绝对卧床,避免进行屈曲动作。密切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是否出现局部压痛、渗血、瘀斑、皮下血肿等情形,一旦发现应及时进行止血、包扎处理;④防治脑栓塞: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沟通、交流,观察患者的言语、运动功能的变化,若产生意识不清、失语、一侧肢体偏瘫等症状,应考虑是否发生脑栓塞,并及时予以适当的诊治处理;⑤防治下肢动脉栓塞:术后需将穿刺侧肢体抬高30°,确保血液顺利回流。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穿刺侧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皮肤温度、皮肤颜色以及下肢是否出现感觉障碍或疼痛症状。一旦发生下肢动脉血栓,应及时予以患者抗凝治疗及溶栓治疗,观察患者是否存在出血症状,禁止按摩患肢,以防栓子脱落,引发肺栓塞。

1.3 观察指标

(1)本次生活质量评分依照的是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价分值在1~100之间,包括四个评价指标,即健康得分、情感指数、社会评价以及生活满意度。各个指标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状态越好,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的状态越不好。(2)对比参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发症:脑栓塞、脑血管痉挛、动脉瘤破裂。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指标的评分情况对比

从四个指标的数据来看,观察组的健康得分、情感指数、社会评价以及生活满意度均要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分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对比 例(%)

3 讨论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临床护理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该护理方式具有很大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有针对性,且具有前瞻性。在具体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并查阅相关资料,对患者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推测,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具有很针对性的护理方案[3-4]。大量临床实践表明,该护理方式应用价值高。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促进其康复和降低疾病复发风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且护理效果明显,能够提高善患者的生活质量[5]。最关键是的是,这种护理模式能够积极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使整个护理质量得到提高[6]。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从四个指标的数据来看,观察组的健康得分、情感指数、社会评价以及生活满意度均要高于参照组,说明观察组的各项数据更优;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参照组明显要高于观察组。说明,对于Hunt-Hess低分级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来说,采取预见性护理价值巨大,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7]。

综上所述,对于Hunt-Hess低分级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来说,采取预见性护理价值巨大,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预见性栓塞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Neuroform Atla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Meta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组蛋白和TLRs在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肉鸡支气管栓塞的病因、临床表现、剖检变化与防治措施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