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理论模型联合亲情式关怀对乳腺癌患者功能康复及自护能力的影响

2021-09-14鲍咏咏黄卉子

黑龙江医药 2021年16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亲情乳腺癌

鲍咏咏,朱 艳,黄卉子

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科一病区,河南 郑州 450008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占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1]。临床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疗、放疗、内分泌、分子靶向等措施的综合治疗[2]。研究指出乳腺癌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受损、手臂肌力减弱、淋巴水肿的发生率较高[3],而功能锻炼对于预防或改善肩关节功能受损、上肢肌力和淋巴水肿有重要作用,已被证实是治疗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方法[4]。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手术对身体造成创伤,胸部生理结构被破坏,功能缺失,生活不便等,对妇女的心理健康有很强的负面影响,引起广泛的负面心理反应,如抑郁、焦虑、愤怒、情绪低落和孤立等[5]。为了促进患者术后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升,应提高其康复知识掌握程度和自护能力。事实证明,早在手术当天就开始的结构化和有监督的上肢功能锻炼可能对上肢功能产生积极影响[6]。跨理论模型是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改变模式,根据患者的行为意识不同,分为5个阶段,促使其向行动和维持阶段进行转变[7]。亲情式关怀则是以患者为中心,积极提高患者的配合性,有效避免其出现消极情绪,促进术后康复[8]。鉴于此,本研究将探讨跨理论模型联合亲情式关怀对乳腺癌患者功能康复及自护能力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6月—2020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4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120例。观察组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6.21±20.36)岁,病程0~3个月,平均病程(1.61±1.20)月。对照组年龄35~79岁,平均年龄(57.02±21.45)岁,病程1~3个月,平均病程(1.79±1.08)月。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符合乳腺癌诊断标准[9]者;认知、书写、沟通能力正常者;知情研究内容,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2)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等脏器严重受损者;患有精神疾病者;伴有重要脏器器质性损伤者。

1.3 方法

两组均采用相同手术方式治疗。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术前对患者及家属科普疾病的基础知识,术中所采用的手术方法及术后可能会出现的症状,加强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工作,记录病情、告知注意事项等。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跨理论模型联合亲情式关怀,具体措施如下:(1)变化阶段评估。询问患者是否了解乳腺癌的相关知识,术后是否能够进行自我护理及康复训练。①前意向阶段:本阶段患者没有意识到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且没有采取行动。这时,应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由专业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述乳腺癌的相关知识,以及术后康复训练的好处,提醒患者遵循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通过易懂的话语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通过提供一些权威文献改变患者的思维,告知其不配合康复锻炼可能会带来的问题和遵循功能锻炼带来的好处,请病房中锻炼较好的患者讲解锻炼后的感受,增加其锻炼的信心。②意向阶段:患者有术后进行康复训练的意愿。请患者及其家属说出病后所带来的感受,想象一下当出现肩关节活动受损、手臂肌力减弱、水肿等对日常生活及工作的影响,总结术后康复训练的好处。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锻炼过程,可为患者进行局部的肢体按摩,有效预防肌肉神经萎缩。③准备阶段:给予患者一份详细的功能锻炼计划表,包括时间、具体方法、次数、注意事项等,向患者演示锻炼的方法,让其对锻炼理念有充分的认知,提高其配合度。④行动与维持阶段:指导患者进行患侧上肢功能锻炼,教会患者各个锻炼的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按照功能锻炼计划表进行锻炼。训练时由易到难,以免患者产生气馁;鼓励患者家属共同参与;每天固定时间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询问锻炼的体验,对其出现的疑问进行解答,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对于一些不依从的行为可以提出代替意见,鼓励患者进行自我评价;总结每个康复训练阶段的完成情况与感想,定期与医生进行交流。(2)亲情式关怀。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对其进行全方面的细致护理,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术前为患者进行全面宣教,要求患者及家属掌握功能锻炼,并且掌握对乳腺的自我护理,增强其康复的信心;术后,嘱咐患者6 h内禁食,术后每日定制科学合理的食谱,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增加菌类及海鲜产品,少食盐、糖、辛辣油腻的食物;与患者交流要亲切礼貌,及时了解其心理状态,同时告知患者身体的残缺可以通过佩戴义乳或者后期再造乳房来弥补,及时疏导消极情绪,每天与患者交流对话至少30 min,通过转移注意力法,告知其疼痛是短暂的,积极鼓励其坚持锻炼,提高治疗配合度及依从性。

1.4 观察指标

采用本院自制疾病康复知识掌握程度调查问卷表,量表重测信度为0.701,包括乳腺癌相关知识部分、功能锻炼掌握程度两部分,总分100分,得分与知识掌握程度成正比。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10]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分数越高,焦虑程度越高,SAS>50分判定为焦虑。采用自护能力量表(ESCA)[11],评估两组自护能力,量表满分172分,护理能力与分数呈正比。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疾病康复知识掌握度、自护能力

干预前,两组疾病康复知识掌握度、自护能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疾病康复知识掌握度、自护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疾病康复知识掌握度、自护能力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疾病康复知识掌握度、自护能力评分对比(±s)分

注:与本组干预前相比,a P<0.05。

组别干预前对照组(n=120)观察组(n=120)疾病康复知识掌握度自护能力tP 65.56?4.17 65.28?4.31 0.512 0.610 90.88?10.21 91.56?10.53 0.508 0.612干预后对照组(n=120)观察组(n=120)tP 80.79?8.26a 92.48?6.12a 12.457 0.000 109.58?10.36a 118.67?12.35a 6.177 0.000

2.2 心理状态指标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SAS评分对比(±s) 分

表2 两组SAS评分对比(±s) 分

组别对照组(n=120)观察组(n=120)t P干预前62.28?4.61 62.59?4.25 0.542 0.589干预后44.35?2.18 40.29?2.14 14.559 0.000 38.517 51.338 0.000 0.000 tP

3 讨论

乳腺癌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疾病,患者不仅要承受疾病带来的痛苦,还需承受治疗造成的外形改变引起的困扰,各种躯体和心理社会问题相互交织,引起焦虑、抑郁、恐惧等一系列负性心理体验,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12],甚至影响其治疗态度。因此,对患者进行个性化评估,了解其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术后康复训练的想法,予以针对性的进行思维引导,可提高其治疗依从性[13]。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疾病康复知识掌握程度、自护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SAS评分较对照组低。表明跨理论模型联合亲情式关怀可改善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功能康复及自护能力。分析原因在于,跨理论模型是一种动态的综合行为的改变理论模型[14],通过分阶段干预,以患者为核心,引导患者主动参与到术后康复训练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普及疾病知识与术后相关护理的注意事项;通过有效的评估过程,可以了解患者处于哪个变化阶段,从而提出与之相匹配的措施,且干预措施在5个变化阶段中穿插应用,促进患者的心理及行为发生改变。前意向阶段和意向阶段主要通过对患者沟通,采用通俗易懂语言向其讲解康复行为带来的好处,从而增强其行为意向,让患者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准备阶段、行动与维持阶段则是制定具体康复计划,指导其进行上肢训练,有效促进患侧上肢功能恢复。通过具体的计划,让患者有目标性的去进行训练,帮助患者权衡训练的利弊关系[15],鼓励其说出遇到的问题,并引导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亲情式关怀是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护理,主动与其进行沟通,对待患者要亲切、和蔼,让其感受到家的温暖[16];及时了解患者的消极情绪并进行疏导,最大程度上降低其焦虑程度,鼓励其保持治疗的信心,给予安慰,促进其治疗依从性,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和谐度[17]。研究[18]表明,将亲情式关怀用于乳腺癌患者中能坚定患者的情感支持及康复信心,从而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对乳腺癌患者采用跨理论模型联合亲情式关怀能够提高患者的功能康复及自护能力,减轻焦虑程度,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亲情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慢阻肺缓解期患者行肺康复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
亲情的滋味
猕猴脊髓损伤康复训练装置的研制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听觉脑干植入儿童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气压差减重步行康复训练系统设计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最是亲情“回娘家”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