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艺术类高校思政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21-09-14徐玮
徐 玮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海 201620)
非遗的概念是个外来概念。明治四年(1871)日本政府就颁布了太政官公告《古器具保护方案》,后来又颁布了《古寺庙保护法》(1897),对文化财及文化遗产开展制度化保护。1950年,日本颁布文化财保护法,第一次提出了无形文化财的概念,这成为现今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重要源头之一。国内学界对非遗概念的解释来自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界定,由最初的“无形文化遗产”,到“民间传统文化”,再到“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此可见人们对非遗概念本身认识的深化[1]。
将非遗融入高校思政建设的研究,在当代具有尤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传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古至今得以生存的基础,是其在时间中得到保存和穿越时空传递的手段。通过对大学生的传播,可以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吸引大量人才,这本身就是保护和传承工作得以持久进行的保障。因此,可以说非遗融入高校大学生教育工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着必然联系。
同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融入高校教育源于非遗传承的创新需求。随着近年来非遗传播的目的和对象趋于年轻化,“年轻人的兴趣”也被越来越多地被作为促发与延伸的手段。对非遗的内在价值的理解也意味着对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的认同,这不是以一种猎奇的外在视角俯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真正站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位去理解和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努力去传播和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拥抱”年轻人。
高校是弘扬和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将非遗融入高校思政建设,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民族的认同感,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较量,文化“软实力”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话语权、规则制定权的关键因素,而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就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
一、非遗在高校的教学与传播现状
从国内非遗专业培养的地域分布来看,北京地区和广东地区部分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学科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目前,北京地区有十多所本科院校设置了相关院系,建立了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30多个非遗专业与专业方向。中国戏剧学院在培养戏曲传承人才、中央美术学院在培养民间美术类非遗人才、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培养非遗理论人才等方面,都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中山大学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于2002年成立,2014年12月被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目前已成为广东地区非遗人才培养的重镇。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是高校响应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最简单的方式。这样的宣传和传播简单又实用,通过播撒种子,不但可以让青年学生了解和熟悉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使部分学生对艺术文化产生进一步了解和探究的冲动,兴趣的种子在一些青年学子的身上持续发酵、获得认同,从而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非遗在高校推广中的不足
由于非遗项目本身往往有具体的技艺和仪式,很难转化为高校专业目录中的一个方向,更别说成为专业本身。对于高校来说,能够在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的基础上创建相关专业已属不易,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更非易事[2]。毕竟对学校专业设置来说,不仅要考虑到课程发展和学生就业的情况,更要考虑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的可能性。因此,并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可以或者适合转化为专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是目前高校响应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最简单的方式,也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播普遍采用的主要方式。但仔细分析目前所开展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其采用的方式是将一些非遗保护项目以展演和展示的方式介绍到各级学校的师生中去,更多属于宣传的手段,较少变为文化传承由知识普及到技能培训再到学术传播等更为深广的领域。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这种围绕非遗保护的“进校园”实践及其宣传活动,其手段和目的,依然主要停留在直观展示和舆论宣传的层面,较少或者说还没有全面系统地深入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长效性的日常制度化操作层面[3]。
三、将非遗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类高校思政建设的优势
因此,我们试图探索将非遗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类高校思政建设中,而这样的结合,无论对于非遗在高校中的传播还是对于高校的思政建设,都有助益。
首先,非遗能够适应当代青年人的价值需求,将非遗融入艺术类高校思政建设有利于非遗的传播。“手作”“手艺”“工匠精神”在传播环境的催生中兴起,顺应了年轻人追求时尚的猎奇心理。同时,工艺产品市场营销的方式,比如故乡情结、猎奇心理、特定情趣、审美爱好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图1),这些都可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特定需求,而使非遗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4](图2)。
图1 2017年4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茶艺社接待比利时访问团并开展茶艺展示
图2 2019年3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学生社团与心青年志愿者合作
其次,将非遗内容通过不同平台植入艺术类高校教育平台,可以“教学相长”,有利于不同的专业学生教学实践的包容性和统一性(图3)。通过社团等思政建设平台,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有目的地选择和掌握非遗专业技能,反过来也可以促进学生在自己的专业创作和社会实践中融入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内涵。尽管非遗的传承在不断创新,但人们对非遗的文化认同感和历史感是始终不会变的。通过正确的引导,有些学生在毕业后也从事着与传统文化有关的职业和教育工作。
图3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2016级视觉传达设计何婉莹同学亲手设计并制作的的书籍
再者,将非遗融入艺术类高校思政建设,有利于发现和培养更多非遗“服务类传承人”。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对非遗传承人的理解往往还停留在那些直接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技艺传承人”。事实上,随着非遗的传承和创新需求的增加,非遗的传播还需包括帮助非遗传承的人员,非遗的传承同样离不开他们。这些人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充当辅助和后备的角色,他们一起承担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与承的双重任务,我们可以把他们称为非遗“服务类传承人”。通常情况下,我们更重视对非遗技术传承人的培养,对这部分“服务类传承人”往往没有提供足够多的重视和培养。而实际上,非遗的传承既需要“技术的传承人”,同时也需要 “服务类传承人”和无数的欣赏者,只有不同领域的人才互相沟通和理解,大家施展所长,把自己掌握的非遗传播出去,才能使真正的传承人脱颖而出,真正达到非遗传承的目标。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背景、很强的动手能力,是最适合培育的非遗传承人。
经过处理后,模型(Ⅲ)即为考虑风险厌恶因子和单个资产投资比例控制因素而建立的新模型(Ⅱ)的具体形式,模型更清晰、更具有可计算性。
最后,将非遗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类高校思政建设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与时效性。从目前高校的教育实践来看,高校普遍对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修养的同一性理解还不够,对思政工作一体化还缺乏深度的研究,对思政的理解还流于表面化、教条化,思政教育的模式脸谱化、内容空洞,学生对思政教育的认知度不够、积极性不强、参与度不足。高校有责任也有必要,纠正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动力,注重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参与度,真正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与时效性。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相应所带来的社会思想、伦理道德,以及文化教育的转型,公民的道德状况中既有优秀道德品质的产生,也有道德缺失现象。本质上,这些道德缺失的问题都是社会变革和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社会问题的折射与反映。这就需要我们重视和强调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的德育功能和宣传教化价值,从青年人入手、从高校大学生入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深入挖掘文化艺术的道德教育元素,弘扬社会正气,塑造人们的心灵。这也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四、将非遗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艺术类高校思政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艺术类高校大学生相比普通高校学生在文艺以及某些领域的动手能力有独特的优势。但文化艺术的多元性和创造性也带来艺术主体的自由化,因此,我们要尤其重视对艺术类高校大学生非主流性意识形态的正确引导。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的特性与内容,将非遗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植入进去,通过潜移默化地渗透和引导,落实到实践过程中,形成一种递进式的、渗透式的学习路径和学习意识。这不是单靠一次、两次的课程学习就能解决的事情,而需要我们将课程与课程、课程与实践等内容有机地衔接起来。
(一)通过教研合作促进非遗与艺术类高校产学研的融合
2018年6月,由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产学院、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三家单位联合发起成立的“上海文化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研联合基地”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举行揭牌仪式。2019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北京大学、敦煌研究院、复旦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苏州市文物鉴定评估服务中心(苏州文物商店)、中国文物报社、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等八家单位入列国家文物局新一批文博人才培训基地。
(二)通过学生社团平台延展非遗在艺术类高校大学生中的传播
学生社团是大学生课堂知识的一种延伸,也是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二课堂”。学生社团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高校开展思政工作的重要平台。随着一批具有对传统文化有兴趣的青年人的聚拢和扩大,社团已经逐渐成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传播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2018年,上海视觉设计学院“设计汇”大学生社团与增爱公益基金会达成合作意向,以社团为起点,在校共同开展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艺班,由基金会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授课,并公益性地支持课程中所需物料费用(图4)。开展16节课程,包括皮具、木活字印刷、紫砂陶艺等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技术。旨在通过社团的培训,让大学生深入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和创新应用注入青春活力。
图4 2018年10月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创新创业培训班启动仪式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状元楼南院举行
图8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专业教师参与茶艺社活动
2009年,中国书法、篆刻艺术双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巧合的是,同年,一群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志同道合的同学在领导的支持与鼓励下建立了“墨撼视觉”书法社。依托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空间资源以及人文资源,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课程安排,灵活安排活动时间,使用图书馆特色阅览室开展社团活动。到2019年,书法社、茶艺社已连续多年被评为学校的优秀社团(图5),拥有社员超过百人。从书法社中走出去的学生,有些以书法作为自己毕业设计的研究对象,更有一些在毕业后也从事着与书法有关的教育培训工作,毕业多年仍与学校保持联系;茶艺社将专业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将茶艺表演与茶道文化结合在一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图5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书法社获得学校五星社团(最高级别)的荣誉证书和奖杯
2018年10月15日,“设计汇”社团组织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顾绣”上海代表性传承人、松江区顾绣研究所副所长钱月芳来指导“设计汇”社团学生学习顾绣(图6)。此次活动也是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与非遗项目的合作活动,希望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魅力。
图6 钱月芳老师指导同学进行顾绣摆件制作
图7 武藏野大学教授森豪南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茶艺社同学的交流
(三)通过非遗主题活动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2016年10月20日,上海市语委主办的“上海大学生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优秀书法作品展”活动,书法社同学积极投稿,共有10幅书法作品入选。美术学院2015级文物修复专业的王崴成同学的篆书作品还获得了书法展三等奖(图9),并受邀参加“上海市大学生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优秀书法作品展”。同时,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也因为精心组织而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奖(图10)。
图9 王崴成同学的篆书作品荣获活动三等奖
图10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单位奖
2019年4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副院长季崇建在参加书法社“金石篆趣,墨撼视觉”主题的篆刻活动中,向同学示范了篆刻的过程(图11)。他表示非遗的物质性集中体现在各种器具、工具、实物、制成品及相关场所等方面,尤其体现在非遗的制作材质及相关载体上。他说“如今的时代,机器可以代替很多人力,但中国传统艺术必须通过传统工具来完成,如书法艺术的材质是宣纸、丝织品等,毛笔则是书写的工具。”(图12)
图11 季崇建为同学们讲解有关篆刻的知识与实战操作技术要点
图12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书法社“金石篆趣”主题活动中的学生作品集
2018年11月22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书法社与茶艺社联合组织《以茶问雪 以诗话禅》主题活动(图13)。活动以雪、茶为题,结合中国古代十二节气中的小雪节气,组织雅集,集结两社之力互相学习,给所有社员带来耳目一新的学习气氛,也为与会所有人员留下美妙的记忆。
图13 2018年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书法社、茶艺社“以茶问雪 以诗话禅”主题活动海报
2019年12月25日,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书法社与茶艺社联合在图文信息中心二楼书画阅览室举行了书法社十周年笔会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红梅赞”特别活动(图14)。此次笔会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消寒节习俗分成书法、篆刻、国画三大板块,弘扬传统文化的魅力(图15)。活动中,俞振伟校长对书法社制作的十周年周边表示赞赏,他认为:“传统文化需要融合时代精神,在创新的激活中一代代传承。”
图15 书法社成立10年来学生作品集中展示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证明过去,但我们生活在现在,只有对过去的缅怀,没有对现在的把握和对未来的设计,肯定是不行的。所有文明的推进,其根本的创新能力还是文化的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资源,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给予我们创新的素材和灵感。我们要在传承与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正视它的特点,重视开展研究,发掘传统文化的新生命,学以致用。
非遗不是“中看不中用”的摆设,它蕴含着中华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这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尽管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非遗的传承不断得到创新,但人们对非遗的文化认同感和历史感是始终不变的。怎样保护好非遗、利用好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成果,对实现“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图14 书法社十周年作品展“红梅赞”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