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购招标当中存在的风险与控制措施

2021-09-13尹柯胜

商业2.0-市场与监管 2021年10期
关键词:防范措施风险

摘要:物资采购招标中,通常情况下存在四类风险,分别是外部风险、低价中标风险、法律风险和廉洁风险。本研究首先对物资采购招标的风险类型进行阐述;其次,提出了相应的控制风险有效策略,以期能够为采购招标工作的有效展开,提供理论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采购招标;风险;防范措施

物资招标采购是国家专门立法的采购模式,其本质目的是为了保障采购的公平性。招标采购的实施一方面能够使得企业资源配置得以优化,对于物资采购质量的提升和采购成本的降低都有着积极影响。因为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物资招标过程中会面临着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和风险,进而使得企业无法达成和预期目标相一致的成果,甚至会有重大的差异产生,影响企业的实习运营。鉴于此,企业应当选用多样化的措施,以此来规避采购招标中的风险。

一、物资采购招标存在的风险

(一)市场环境外部风险

市场环境外部风险主要是指市场政策和自然等一些因素的变化,进而使得物资采购招标工作出现风险,比如说火灾、地震等一些不可抗因素导致的开标项目取消。由于运输道路中断,供应商受灾无法及时参加投标。或者是因为市场有突变发生,市场价格以及物资供求关系出现较为明显的波动,这些都可能影响到招标项目。[1]

(二)低价中标所引发的交货风险

相较于询比价,公开招标方式能够明显地降低成本,但是也經常性的会出现低价中标现象,进而衍生出种风险。首先是质量风险,中标供应商为了降低成本,通常情况下都会在检验试验、制造工艺和原材料方面作文章,使得质量降低。其次就是无法及时保供风险。当供应商中标之后,通常情况下可能陷入亏损的泥潭,并没有较强的交货意愿,进而使得交货延迟风险加大。[2]

(三)投标人投诉的法律风险

企业缺乏完善规范的采购招标业务流程和管理机制,进而使得招标采购工作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匹配。首先就是因为在条款合同方面存在漏洞不严密或者违规违法,进而使得某一方出现损失。其次是资格审查条件和招标技术文不规范,市场会有编制招标文件过程中,对于一些涉及商务和技术内容没有规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招投标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进而出现投标人投诉法律风险。[3]

(四)招投标工作过程中的廉洁风险

招标单位对工作程序进行简化或变更,刻意违规。一些招标单位刻意分割招标起点标准的金额或项目,达到对中供应商指定的目的。其次,部分自选招标只是对采购中的某些项目进行招标,而其他部分指定给一些关系户。三是,招标表面化实际上已经内定。虽然有着透明规范的程序,但是私下却对标底进行泄漏。最后是针对关系户量身定制,基于关系户的条件对招标标准进行制定,对准入门槛进行设置,使得很多招标条件排他性较为突出。[4]

二、规避招标采购风险有效措施

(一) 以严格落实招标技术文件制定

采购招标物资质量会受到编制技术条件客观性、严谨性的较大影响。鉴于此,物资供应门应当有效的对接工程、设备、设计等单位,整理出设计资料并展开相应的市场调查。针对组织技术、交流、需求物资,提炼出相应的技术参数和要求,这样才能为之后的招标技术条件编制奠定良好基础。专业管理部门应当严格审核招标技术条件,严格规避功能过剩以及个性化需求,充分将制定招标方案中企业技术专家组的作用发挥出来,全面推行行家招标、专家采购,以此保障招标技术文件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合规性。

(二)强化监督机构的惩戒和监管作用

企业在实施招标采购过程中,尤其是针对一些项目建设日的招标采购,备受社会上的关注,另外也涉及了较大的资金量。招投标方面,企业应当对监督管理机制进行建立健全,把检查和事后统计转变为事前预防,以此保障招投标工作的良性展开。假如说招标时有不诚信问题出现,不管是招标代理机构、招标人,还是投标人的问题,都很有可能导致招标出现不公正的结果。假如说招标人在技术交流要求、资格要求、交流沟通方面有不诚信问题出现,相关部门应当给予相应的惩戒和监管。投标人为了达成中标目的,对他人资质进行解有造假资质业绩,对招标持续进行扰乱阻碍市场竞争等,也需要进行必要的惩戒和监管。

(三)建立健全风险责任机制

在展开物资采购招标具体工作时,为了避免采购物资风险问题的出现,应当对风险责任机制进行优化和完善,包括准备、评标、定标阶段各方面风险的防范。应当安排专人负责,强调人员应当对物资采购风险进行严格的把控,对控制风险责任进行明确,以人人有责的方式实施内部管理,这样才能保障物资招标风险得以有效控制。另外在构建其相应的风险责任机制的前提下,为了保障控制物资招标风险效果的提升,也需要针对具体采购人员展开相应的专业培训和教育,以此对人员团队协作意识进行培养,发展物资采购人员的审核材料能力、管理合同能力以及招投标能力,对复合型人才进行培养,这是保障有效管控招标采购风险工作的基础。

(四)强化投标商诚信考核

所谓的投标诚信指的就是投标人对资质证明、基本情况、履行合同、招标投标以及从事各方面经济活动中的诚信情况。投标人有着怎样的诚信状况会对招标活动的成败、效益、质量以及进度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鉴于此,应当对投标商诚信考核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假如说投标商在招标投标活动中有不诚信的行为出现,就应当备案记录。对失信惩戒和守信激励制度进行建立,在审查招标文件资格和评标办法中将诚信考核结果融入其中,对于一些不诚信行为较为严重的投标商应当坚决拒之门外。假如说投票汤不诚信行为较为轻微,也应当予以相应的扣分,保障招标的严肃性,这样才能使得招投标活动质量得以增强。

三、结 语

招标采购能够进一步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另外也能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全面增强组织机构管理水平。但就当前先撞来看,在物资招标采购时,仍然有一定的不确定和风险因素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招标采购物资的效果和质量。为了全面的应用和推广招标采购模式,就应当对防范措施进行,积极的采用以此达到公开公平化物资招标采购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明阳.招标采购中的风险管理与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21(21):119-120.

[2]汤骏.招标采购“循例评审”原理和技术实现[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8(02):68-73.

[3]郭楠.关于招标采购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企业,2021(06):12-13.

作者简介:尹柯胜(1987.7-),男,汉族,四川什邡,硕士研究生,军委机关事务管理总局采购服务站,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采购招标工作。

猜你喜欢

防范措施风险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矿山机电运输中的隐患及防范措施探讨
在护理血液透析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相应防范措施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监管问题研究
浅析应收账款的产生原因和对策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企业纳税筹划风险及防范措施
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