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21-09-13冯阳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摘 要:在以培养学生形成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应认识到阅读能力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中的主要组成,对于高中生的数学建模能力、数学运算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发现当前大部分高中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都较为薄弱,为了改善这一现状,需要教师分析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低的原因,并立足于核心素养的背景探究有效的数学阅读能力指导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4-0055-02

收稿日期:2021-05-25

作者简介:冯阳(1985.4-),女,辽宁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早在2011年版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就提出了数学素养是每一名学生都要具备的基本素养,2017年版的新课标中进一步明确了数学阅读能力对于发展数学素养所起到的作用,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数学题,大家都会发现数学高考试卷中频繁出现大量的文本阅读试题,其目的就是考察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在此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关注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的渗透,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在大篇幅的阅读材料中精准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具备分析数据,建立数量关系的能力,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快速地解决问题.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低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方面的原因

任何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兴趣作为支撑,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及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都需要建立在学生自身具备阅读意识与阅读兴趣的基础之上,以阅读兴趣为动力,可以让高中生在数学阅读学习中的思维更加活跃,对于数学阅读素材中的概念、题目内容理解也会更加地深刻.但是,我们发现大多数的高中生对于数学阅读缺乏足够的热情,并未意识到数学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导致高中生在数学概念的阅读中不能完全地理解其中的含义,对许多的数学概念理解模糊,在这种情况下运用数学概念解决问题就很容易出现错误,大大提升了解题的出错率.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1.教师忽视了对高中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大部分教师认为高中生已经经受了多年的教育,在过去的小学、初中的教学过程中,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所以无需在进行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了.这是教师数学阅读能力培养意识的缺失,虽然高中生已经经历了多年的教育,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随着年级的增长,其所接触到的内容也越来越难以理解,特别是高中阶段的数学概念、定义、定理等内容十分地抽象、难懂,若是教师不能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就会限制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的阅读能力自我提高,阻碍了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生成.

2.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并未面向全体学生

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是新课标中所提出的重要教育理念之一,同时提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提升教学的针对性,那么就要求教师在培养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时,能够充分地了解学情,根据学生现阶段的数学阅读能力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指导方案,才能保障高中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诸多的原因影响了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如教师采取一刀切的阅读能力培养方法,在阅读能力培养中所选取的数学阅读材料难易度不当等等,从而不能真正地让高中生在训练中得到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1.激发高中生的数学阅读兴趣

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的方法与技巧,获得数学阅读的基本技能,需要教师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适当地在教学中创设合适的有趣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与交流,想要“一探究竟”,进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从而乐于阅读数学.如在复数概念的教学前,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已知a+1a=1,求a2+1a2的值.”由于在之前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平方公式,很快就能够计算出:“a2+1a2=(a+1a)2-2=-1”,此时教师追问:“为什么两个正数之和会是负数呢?”这样有趣的问题提出,会带领学生进入到矛盾的数学情境之中,让学生在矛盾的数学情境中产生疑惑,产生继续求知的心理,促使学生们在趣味化的问题情境下主动地探索与发现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阅读动机,为高中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发展提供了内部元素支撑.

2.训练高中生的语言转化能力

高中生在数学阅读中存在阅读能力差的问题,才会始终存在读不懂、读不会、读不透的情况,所体现出的是学生缺乏数学语言转化能力,不能将难懂的数学语言转化为自己可以理解的语言形式,而是单纯地记忆公式符号,因此让高中生的数学学习陷入了死记硬背的误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中读得懂,需要教师加强对高中生的语言转化能力训练,使学生可以在数学阅读中灵活地转化文字、符号与图形三种数学语言,以理解其中的含义.在数学语言转化能力的培养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教师要做到教学语言的规范化,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使用规范的数学化语言回答问题;其二,注重书写的规范化与准确性,以提高学生对数学语言的关注度,促使学生在阅读与书写中习得数学语言,强化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其三,注重引导学生对三种数学语言的转化,如将文字、符号转化为图表,这是将抽象数学语言转化为具体形象化数学语言的过程,可以提高高中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与转化能力,是提高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关键步骤之一.如,教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习题:“函数y=kx-1与y=x2的图像交于两点(x1,y1),(x2,y2),若y2x1+y1x2=18,则实数k的值是多少?”此时教师便可以指导学生将题目中的信息转化为函数图象,以便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并鼓励学生在图象转化中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说出转化的过程与方法.

3.提高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针对性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缺乏正确的数学阅读教学观念,没有认识到阅读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仅仅将数学教学的关注点放在知识讲解与题海战术的训练中,显然这种教学方式是不科学的.而在新课改与新高考制度的双重影响下,大部分教师已经开始重视对高中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培养,但是却并未掌握科学的教学指导方法,数学阅读教学指导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发展需求,因此导致教学效果一直不理想.为了突破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困境,需要教师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教学针对性,那么,首先教师需要充分地了解学情,根据学生现阶段的数学阅读水平将其分成从高到低的三个层级,数学阅读能力偏弱的学生被划分到C层级,数学阅读能力中等的学生被划分到B层级,而综合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被划分到A层级.其次,需要教师实施分层指导,给不同层级的学生布置难易度话中的阅读训练任务,如在函数概念的讲解中,教师让C层级的学生从函数概念中找出重点的语句或符号,并将其标记出来,这符合C层级学生的阅读能力水平,可以让C层级学生树立阅读意识,掌握筛选出关键词句或重点符号的方法,重拾学习的自信心,这便是分层阅读能力训练的意义所在,可以使数学阅读能力的训练面向全体学生,满足不同层级学生的发展需求.

4.注重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想要培养高中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学生做到阅读前有计划、阅读中有笔记、阅读后有归纳整理.具体为以下三点:其一,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并严格地按照计划完成阅读任务,阅读任务的制定可以由学生自行完成,让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阅读任务才是最好的,而并不是读的越多就越好,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能够做到自觉地阅读;其二,养成边阅读边记录的习惯,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任何的知识点或者是疑问都不可能一直牢记,如果将自己在数学学习中总结出的知识点、数学规律、学习方法记录下来,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复习,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与质量;其三,学会在阅读中归纳与整理信息,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归纳与整理,不仅仅将这些有价值的信息分类纳入记录册中,同时也是学生对信息的再消化与再吸收,学生们在数学材料的阅读之后,对其所发现的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还可以促进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印象深刻度,以达到进一步巩固与提升的效果.通过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必然会让高中生在持之以恒的练习中获得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可知,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促进高中生生成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应加强对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教学方法研究,深入分析影响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发展的原因,并制定有效的改善策略,以帮助高中生在数学学习中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促进其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同时也有助于高中生在高考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宋秋林,彭飞.培养数学阅读能力 提升数学核心素养[J].数学教学通讯,2021(18):3-5.

[2]郭强.高中生数学阅读现状及阅读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试题与研究,2021(16):49-50.

[3]陈宇.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21(17):103-104.

[責任编辑:李 璟]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