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出导向法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1-09-13杨爽

文教资料 2021年17期
关键词:产出导向法公共英语课堂教学

杨爽

摘   要: 在吴岩司长提出打造高校金课的大背景下,探讨如何通过产出导向法建设英语金课。首先,梳理了产出导向法的基本概念。其次,以教材上某一单元为例,探讨了产出导向法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最后,通过对驱动、促成和评价三个环节的教学反思,阐述了发挥产出导向法教学效果的途径。

关键词: 产出导向法   公共英语   课堂教学

一、引言

2018年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在“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就建设中国“金课”进行了发言,详细阐述了金课的标准和类型。虽然打造金课更多的是对本科院校提出的要求,但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根据金课的“两性一度”标准审视自己所教授的课程。特别是作为一门面向全校学生的基础必修课,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更应该紧跟时代发展,向金课的标准看齐,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随着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相继引入,公共英语教學一直处于不断改革的过程中,在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同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众多教学方法中,产出导向法是为数不多的完全基于我国英语教学实际情况创立的本土教学法。深入探讨产出导向法在高职公共英语课堂的应用无疑对建设英语金课有着积极意义。

二、产出导向法概述

产出导向法的创始人是文秋芳教授。早在2008年,文秋芳教授就提出了输出驱动假设,从心理语言学角度、职场英语需求角度和外语教学角度探讨了以输出驱动英语学习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1](2-9)。输出驱动假设为产出导向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完善,产出导向法已经形成理论体系,涵盖教学理念、教学假设和教学流程三个部分。其中教学流程又包含驱动、促成、评价三个核心环节[2](547-558,640)。作为产出导向法的第一环,驱动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完成产出任务意识到自身的不足[3](4-11,90)。在遵循精准性、渐进性和多样性原则的前提下,由教师帮助学生促成产出任务的实现[4](12-19,90)。最后,通过师生合作评价的方式检验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5](20-27,90-91)。通过这三个环节的循环,让学生有效强化英语学习效果。

三、产出导向理论在高职英语课堂的应用

1.驱动环节

在设计驱动环节之前,必须详细分析教学目标。以《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第五版)》中的第五单元为例。本单元的知识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描述天气的词汇和句型,技能目标是让学生谈论天气变化并对天气情况进行评论,情感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为环境保护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设计本单元的产出任务时,教师可以将上述教学目标转换为不同难度的产出任务:①让学生和留学生就天气展开简单的对话。②让学生写电邮给外国的笔友介绍家乡的气候并描述个人感受。③让学生以团队为单位通过演讲的方式招募留学生加入本校的环保社团。这三个产出任务涵盖了听说读写各个方面,能够全方位地锻炼学生的英语能力,而且难度呈递增状态,无论是词汇句型还是写作思路布局,都略高于学生现有水平,能够让学生在发现自身能力不足的同时更加明确学习目的。

在实际授课中针对不同的产出任务,教师设计的导入活动应有所区别。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将了解的关于天气的词汇罗列出来。通过导入任务调动全班同学一起参与,还能较好地掌握学生关于天气词汇的知识储备,更有的放矢地开展后面的教学。其次,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家乡的天气情况如何及是否喜欢家乡天气并给出理由。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省市,加之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根据真实情况给出个性化的答案。最后,教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于环保的了解程度,展示垃圾填埋场、濒危的北极熊等照片,通过视觉冲击让学生加深对环保的认识,并播放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片段,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和必要性。让学生留意一些主人公演讲时的小技巧,为产出任务做好铺垫。

2.促成环节

在促成环节教师可以开展下列活动帮助学生为完成产出任务做好充分准备。

首先,在头脑风暴的基础上向学生展示不同天气的图片和词汇,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根据季节将天气情况进行分组归类。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学生的讨论结果,帮助学生摆脱死记硬背的方式,更加高效地记忆所学生词,提高学习效率。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发布练习,让学生将部分天气词汇根据程度进行排序,例如根据温度变化的形容词排序:cold→cool→warm→hot,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分组竞赛强化对于单词发音的记忆。通过两人一组,一人随机说出屏幕上的天气相关单词,另一人迅速找到并拖动单词到屏幕的指定区域,用时最少的一组获胜。

其次,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的家乡天气提炼出学生使用的高频句型,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延展。教师将给出的句型设计成根据首字母填空的练习并当堂在教学平台发布。通过此项练习可以让学生熟悉新学的句型。然后,教师给出一篇描述自己家乡天气和个人感受的电邮例文,但将所有句子打乱顺序,并将每个句子划分成几个部分展示在希沃白板上。学生利用希沃白板的拖动功能将句子拼接完整,将拼好的句子根据内容排序,得到一篇语法正确且结构完整的电邮。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运用刚学的句型知识,还能够对电邮的内容结构进行思考,有助于更好地完成第二个产出任务。

再次,通过观看纪录片的视频片段,让学生简单总结全球变暖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为环保出一份力。在对上述信息进行整理的基础上,教师为学生完成第三个产出任务提供一些思路。例如,通过对比数年前和现在我国雾霾天气出现的频度说明环境保护利国利民,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号召更多同学加入本校的环保社团,为环保贡献力量。还可以让学生录制与环保相关的随机采访小视频,并以此作为演讲的组成部分。通过让学生完成环保社团招募演讲,让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发表对环保问题的看法,在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评价环节

针对第一个口语产出任务,教师可以在课上随机选取学生展示并给出评价,其他由于时间关系无法当堂展示的学生需在教学平台提交音频文件,以便教师课后进行评价。第二个产出任务是写作,可以采用生生互评和教师评价结合的方式。先让学生互换作文,标出文中错误的地方,然后每个学生将带有修改标记的作文拍照上传教学平台,由教师统一批阅。通过生生互评,学生完成从作者到审阅者的角色转变,在为同学挑错的过程中未来避免类似问题。在此基础上的教师评价能够更好地反馈出学生在文章布局结构中的不足,便于教师在课上统一讲解。第三个产出任务由小组协作完成后上传到教学平台展示,然后教师发布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对所有小组作品的评价,票选前三名的作品进行课上展示,并由教师点评作品的亮点和有待提升之处。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既可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又能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完成产出任务的同时收获英语知识及学习的满足感。

四、教學反思

1.真实交际驱动

驱动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在完成产出任务方面的不足,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学习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驱动环节时从真实的交际场景入手,选择贴近学生生活且具有时代特征的产出任务。一方面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清晰地感受到学习英语是为了进行有效的输出,以便未来遇到类似场景时能够顺利完成交际,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另一方面基于真实交际场景的产出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下一环节学习中。此外,驱动环节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水平,不能把任务的难度设置得太高,会让学生望而生畏,进而产生厌学情绪。针对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学生水平的客观差异,教师可以因“班”制宜,设计不同的产出任务,让学生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跳一跳完成相应的任务。

2.高效参与促成

促成环节无疑是产出导向法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需要教师通过隐性和显性相结合的方式发挥引导作用的关键环节。学生无法顺利完成产出任务,主要是由于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加之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化素养的双重局限,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协作学习完成产出任务是不现实的。由于班容量普遍较大,在分组协作中难免有浑水摸鱼的现象,很难保证每位同学的有效参与。因此教师应在促成环节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确保学生参与的有效性。一方面,悉心选取输入材料。文秋芳曾指出产出导向法的教学流程始于输出、终于输出,输入是促成输出的助推器[6](41-46)。由此可见,教师必须用好输入材料以确保促环节的效果。由于现在以产出导向法为指导编纂的教材并不多,导致教材内容无法完全满足教师的需求,因此教师需要自行补充一些输入材料以确保促成环节的顺利实施。但在材料选取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内容、质量和难度等方面严格筛选和把关。既要保证输入材料有很强的针对性,即与产出任务具有高度相关性,又要确保输入材料源自真实的语料且难度略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解决学生不知道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另一方面,精心设计课堂活动。学生只有充分掌握教师提供的输入材料才能完成最终的产出任务。课堂活动是帮助学生掌握输入材料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在吃透教学目标的前提下进行大量的课前准备,将课堂活动分解细化。让每个活动与输入材料形成对应关系,各项活动之间形成环环相扣的递进关系。这样,无论是小组协作还是个人发挥的课堂活动,学生都能清楚地知道练什么和怎么练,保证学生真正有效参与课堂活动。此外,在促成环节,教师还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活动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内化完成产出任务所需的知识。

3.师生合作评价

教学评价的目的之一是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形成对教学效果的反馈。结合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特点,在教学评价中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辅助下,采用实时评价和延时评价相结合及生生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师生合作评价。针对促成环节中相对简单的输入材料,采用实时评价能够让教师迅速获得评价结果,直观了解学生对输入材料的掌握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教师能够对学生普遍掌握不好的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将实时评价穿插于教学过程之中,达到评练结合、以评促讲、以评为学的良好效果。针对难度稍高的产出任务,应采用延时评价的方式。由于延时评价无需当堂做出反馈,因此为生生互评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作为评价主体参与评价过程,既有助于学生对评价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对巩固和强化教学效果大有裨益。

五、结语

产出导向法是针对中国英语教学中的问题诞生的,教学理论和流程在很多方面和金课的标准高度契合。通过设计产出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体现了高阶性;促成环节中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及高于学生现有水平的输入材料体现了创新性和挑战度。由此可见,产出导向法为打造高职英语金课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高效的方法。若要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单凭教师个人的探索实践是不够的,应该从学校层面入手,对公共英语课程的教材、授课计划等进行全方位的梳理,使之更加适合产出导向法教学,真正强化公共英语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02).

[2]文秋芳.构建“产出导向法”理论体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47(04).

[3]文秋芳,孙曙光.“产出导向法”驱动场景设计要素例析[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0,3(02).

[4]邱琳.“产出导向法”促成环节设计标准例析[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0,3(02).

[5]孙曙光.“产出导向法”中师生合作评价原则例析[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0,3(02).

[6]文秋芳,毕争.产出导向法与任务教学法的异同评述[J].外语教学,2020,41(04).

猜你喜欢

产出导向法公共英语课堂教学
“一带一路”视野下高校公共英语教学改革
产出导向法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研究
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尝试
浅论“产出导向法”研究及其应用
产出导向法驱动下的微课设计与实践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高校公共英语信息化教学方法研究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高职公共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运用
高职公共英语泛在学习资源整合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