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021-09-13程雪霞李蒙刘奎芬李红霞
程雪霞 李蒙 刘奎芬 李红霞
摘 要: 为科学地评价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促进高职教育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好的服务,本研究基于多年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调研中遇到的评价指标体系问题,综合运用文献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的主要相关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建立就业质量评价要素语料库,对评价要素进行聚类、分层,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修正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高职毕业生 就业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
一、研究背景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突显了人才培养对于支撑实体经济的重要性。面向“中国制造2025”,提高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完善人才管理机制是集聚青年人才的重要保障。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不仅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与人生前途,还关系到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2020年10月《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重点评价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基于当前社会发展与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需求,构建一套科学、全面、可行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是亟须完成的一项工作。
二、研究方法
①文献研究法。研读国内有关就业质量的政策文件,把文件精神贯穿研究过程;借鉴国外评价指标体系相关研究;梳理国内外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相关文献,对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评价体系指标选取和体系构建方法进行探讨分析;运用CiteSpace分析研究趋势及有待发展创新突破的空间。②语料库研究。汇总文献中有关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评价要素,建立评价要素语料库,运用Excel进行筛选。③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法。将评价要素分解为多个类别及若干层次,确定评价指标结构及层次。④德尔菲法。将确定的指标结构及层次情况以函件方式向就业工作专家征求意见;最终确定初步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⑤专家评分法。编制1-9分標度配对比较量表,邀请专家根据评价指标重要性程度进行数字标度,获取各层级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数据。⑥层次分析法(AHP)。运用判断矩阵表对设计的各个评价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对每个评价指标打分评判,然后通过运算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最终建立评价模型。⑦实证研究法。开展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实证研究,根据研究结果进一步完善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
三、研究重难点
国内现有文献研究,缺乏国外、国际评价标准的本土化,研究大都基于某种角度、某一个或几个维度,如何充分借鉴国内外文献,并科学筛选、补充完善评价要素是本研究的重难点。
评价要素既包括数值型评价要素又包括主观评价要素,如何一起参与运算,得出评价的量化数值是本研究的另一重难点。
各高职院校各届毕业生分散在全国及世界各地,在实证研究中如何能提高调研抽样的科学性与全面性是本研究的又一重难点。
四、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是历史性、实践性难题,涉及历史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思想观念等多重因素,涉及不同主体。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各级各类教育的评价指挥棒作用,在《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发展水平考核方案(试行)》中,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占有重要地位。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全面性、科学性、可操作性是本课题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五、研究突破与创新
在问题选择上,《山东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自2020年开始,高校招生采用“专业(类)+学校”志愿填报方式,在《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群)发展水平考核方案(试行)》对于专业(群)发展水平的考核指标中,毕业生就业质量居首位,但评价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基于国内外现有关于劳动年龄人口和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的基础,探索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在学术观点上,本研究认为山东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应该既兼顾主观评价要素又考虑客观评价要素,既兼顾宏观评价要素又考虑微观评价要素,既涵盖就业质量的所有方面,又维持评价要素的简易性和透明度,同时突出高职特点,与普通本科高校有所区分,做到全面兼顾和重点突出。
在研究方法上,通过建立评价要素语料库,采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统计方法,德尔菲法确定各层级评价指标,采用专家评分法、层次分析法,科学计算权重,通过实证检验可操作性,避免主观性。
在分析工具选取上,选用了CiteSpace、Excel与SPSS软件包,根据具体需要灵活变化。
在文献资料上,本研究一共获得486篇期刊论文作为分析样本,通过CiteSpace知识图谱对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的特征与趋势进行分析。
六、研究发现
1.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要素筛选
首先,在中国知网以“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为主题搜索到36篇硕士论文,剔除了2篇相关性较低的论文,其中29篇为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硕士论文,5篇为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论文;44篇核心期刊文献[1](109-112)[2](70,72)[3](54-56)[4](140-144)[5](88-90),关于大学本科毕业生和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分别为32篇和12篇。研究团队从文献中提取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所有评价指标要素,将汇总的指标要素中涉及中职、硕士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进行剔除,确定指标的初选范围。按照本科和高职分类形成语料库,本科汇集了1401条,高职320条。
其次,运用Excel数据排序和分类功能,将所有有关大学本科毕业生和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的评价要素分别进行筛选与排序,剔除重复指标,最终确定核心指标要素86条。
2.评价要素的聚类与分层
首先,根据评价要素的属性特征设计问卷,邀请相关院校就业指导教师、辅导员及专家学者对评价要素进行赋值并核算平均分。然后,运用SPSS26.0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利用因子分析结果结合文献研究发现,把评价要素分成五个大类,并抽取出每个大类下各要素层级隶属关系。
3.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
遵循主客观相结合、宏微观相结合、简便易行和分类差别化的原则,将选取的评价指标及分层情况以函件形式发送给专家,经过几轮征询,使专家小组的意见趋于一致,最终获得具有高准确率的集体判断结果。
①组成专家小组。专家9人,主要为相关院校就业指导教师、辅导员及专家学者。
②把本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有关要求提交给各位专家,并附上与之相关的背景材料,主要介绍研究对象即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内涵、初步构建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调查问卷,并询问专家是否还需要其他相关资料,多方面征询专家建议,由专家做书面答复,相互独立地反馈意见。
③将各位专家的意见进行汇总、对比、分析、整理,再分发给各位专家。在具体向专家反馈的时候,只给出各种意见,但并不说明意见出自哪位专家,让他们再次思考、分析。这一过程重复进行,直到大家的意见趋于一致。
④汇总各位专家的问题,形成初步的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4.就业质量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构建判断矩阵。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资料数据、专家意见确定判断矩阵。
专家权重赋值。将9位专家填写的层次分析调查问卷进行汇总,去掉最低分和最高分取平均值,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层次分析、权重和一致性检验。运用统计软件SPSS AU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及相应的指标权重确定。
5.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建构完成及修正
统计结果表明,各判断矩阵均通过一致性检验,根据统计所得各级评价指标权重,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完成后,研究团队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面向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编制两套量表,同时,研究团队随机抽取10位毕业生和5位用人单位业务主管作为访谈对象,根据他们的反馈结果对量表进行修改,发布到问卷网,请部分毕业生根据量表要求给各评价维度打分。在搜集了一定数量的样本之后,首先对本次试填写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表2、表3所示。
统计结果表明,本次量表的克隆巴赫Alpha信度系数为0.985>0.7,量表各问题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同时,显著性p值为0.000<0.05。效度检验,kmo值为0.786>0.6,同时,显著性p值为0.000<0.05。在信度、效度检验的基础上,根据量表收集数据结果,按照已制定的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该高校近三年就业质量为79.2分(百分制)。
七、研究局限与进一步研究空间
本次小规模实证研究,样本取样来自某高职院校近三届毕业生。现已开展大规模正式调研(参见:https://www.wenjuan.com/s/MvuqQna/?share_device=weixi),为实现各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可量化与排名,本研究诚邀各高职院校参加进来,欢迎大家填报数据,以进一步验证和完善本研究制订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希望得到更多兄弟院校和研究者的论证与指正,以便于进一步实施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排名,为政府和各级主管部门的人才管理和教育改革提供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朱钧.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高教探索,2015(05).
[2]蒋黎妮.层次分析法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0).
[3]吴东红.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7).
[4]吴新中.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要素及体系建构[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02).
[5]周家星.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01).
本文系2020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人才兴鲁背景下山东省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编号:2020RKA0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