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君子观及其当代德育价值
2021-09-13李振悦
李振悦
摘 要: 《论语》君子观,作为君子文化之精华,其塑造的君子人格几千年来历久弥新,已然成为群体精神符号。本文阐释《论语》君子观中君子的崇高境界、培养目标和修养方法,从传统德育思想中汲取养分,为当代德育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文化资源。
关键词: 君子观 德育价值 《论语》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推崇君子人格,把学为君子视为毕生夙愿。《论语》作为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集大成之作,多次提及“君子”,据杨伯峻统计,共出现107次。章章提及,内涵丰富,已成体系。试论《论语》君子观思想,阐释君子观的基本内涵、培养目标、修养方法等,既致力于传承优秀的君子文化,又尝试借鉴传统德育思想,发掘价值,予以当代德育发展启迪。
一、君子词义辨析
“君子”一词并非孔子首创,早在《论语》之前,如《诗经》等上古著作中就有对“君子”一词的阐述。但在《论语》之前,“君子”多指代“为政者”,至多为“有德行的为政者”。到了《论语》,“德行”从“君子”的隐性含义中分离,“君子”一词由贵族阶级垄断转至平民百姓,开始具备明显的道德意蕴。就《论语》中君子的词义而言,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为政者”,在部分篇目中还存在混用,《论语》正式赋予君子“成德之名”,这个转变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除了“君子”外,孔子在《论语》中还提出了小人、有恒者、善人、圣人等不同的人格类型,作为普通人,我们鄙夷小人,也无法成为至善至美的圣人,但君子可学可鉴,经过历史的积淀仍具有时代价值。
二、《论语》君子观思想
1.尚德重仁——君子的崇高境界
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1](219-220)(《论语·宪问》)在孔子看来,要想成为一个君子,仁、知、勇三达德缺一不可。
“仁”是孔学思想之核心,亦即君子人格之核心。其一,孝悌为仁。《论语》开篇则言孝悌之重要性。可以说,“仁”的第一步在于孝悌。一个不懂得孝敬父母、敬爱兄长的人,无仁矣。基于此,一向重启发、对弟子循循善诱的孔子,却因宰我抱怨三年守孝之期过久,不留情面地指出:“予之不仁也!”[1](268)(《论语·阳货》)其二,仁者爱人。樊迟问仁。子曰:“爱人。”[1](185)(《论语·颜渊》)作为君子,爱父母、兄弟只是基础,在爱父母、兄弟的前提下,还要自觉地、无任何利益驱使地爱每一个人。诚然这里的爱人并非墨家的“兼爱”,而是因亲疏远近有等差的爱,但仍体现了人之为仁的情怀。要想做到“爱人”,一方面,要不断修身,把仁爱内化为自己的气质。另一方面,要行忠恕之道,以宽容之心对待他人。其三,克己复礼为仁。“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1](32)(《论语·八佾》)相较“法治”,儒家自始至终推崇以“礼”治天下,“法”是政治性的,“礼”是社会性的;“法”是来自外在的约束,“礼”源于内心的情感。一个持仁爱之心的人,会积极主动地用礼约束自身的行为。从做人做事,到待人接物,无不体现“礼”。君子心中有仁心,举止皆循礼。其四,慎言力行为仁。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1](175)(《论语·颜渊》)君子问心无愧,为人坦荡,一名一言,皆不可苟,只有小人和伪君子才会言行不一、言过其实、夸夸其谈。其五,杀生成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1](231)。(《论语·卫灵公》)儒学作为“人学”,不致力于谈论生死。此处“杀生成仁”只是更直接地阐明了“仁”在孔子心中的重要性,君子一生要正道直行,始终秉持“仁”心,无须臾之间违仁。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25)(《论语·为政》)。“知”在《论语》当中,一般涉及两层含义:一方面是知道、了解,有鉴别力。另一方面引申为智慧。当我们拥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自然拥有了智慧。“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1](270),(《论语·阳货》)君子有勇有谋,但“勇”是有条件的,是在符合“义”的前提下不怯懦、不退缩,而不是逞一时之勇。“义”作为君子处事的基本准则,讲究原则,坚守正义。君子要明义利之辨,在義的基础上行“勇”,才能为人称道。只有处理好仁、知、勇三者的统一关系,方可成就君子人格。既体现了君子德性的内在统一,又体现了孔子哲学的中和之美。不偏不倚为之中,身为君子怀仁爱之心,有浩然之气,又不失威严与敦厚、庄重自持、彬彬有礼,可谓是集众德之美,达到至善境界。
2.内圣外王——君子的培养目标
孔子一生讲学,其所开创的尚德重仁儒家思想,旨在拯救世心,更致力于成就以德行仁的王道气象。“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1](183)?(《论语·颜渊》)从《论语》中,我们不难看出孔子以德得位的政治观。作为君子,自然不能拘泥于个体荣辱,而要投身到治国平天下的伟业当中。但内圣外王不是同时进行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孔子并不要求君子一步登天,而是要分层次地、循序渐进地实现人生理想。“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1](225)(《论语·宪问》)首先修己,其次安人,最后方可平天下。君子在完善个体道德的基础之上,才会由内圣转入外王,以天下为己任。
君子由德入政,行天下大义,若君王有道,政治清明,则积极入世;若君王无道,政治腐朽,则不为五斗米折腰。可见君子并不是为当权者一人谋天下,而是以“天下道义”为宗旨。《论语》中孔子以德入政的思想,到了孟子逐渐演变为以德抗位,颇具“民主”色彩。“内圣外王”久经锤炼,代代延续,成为历代读书人的精神追求。可以说,古代中国始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纯文学,文人士大夫们不论是直抒胸臆或暗诉衷肠,文字中不免掺杂个人境遇与政治理想。“身家国天下”,中国人不以个人荣辱为乐,心系天下,以天下安宁,人心和顺为终极使命。
3.为仁由己——君子的修养方法
“仁”作为君子人格的核心,在《论语》中共谈及109次,比“君子”出现的频次还要高。“仁”看似神圣,但并非遥不可及,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1](107)(《论语·述而》)并不意味着“仁”唾手可得,恰恰相反,仁之易求而又难达,不厌不倦,仁知之极。在《论语》中,孔子主张为仁由己,所传达的其实是一种主体性德育思想。《论语》谈及君子,除了直述外,最常见的方式即对比,与“小人”的对比尤甚。君子求诸己、为仁由己、为己之学,小人反是。由此可见,不论是行“仁”,还是成就君子人格,外在的力量是次要的,终究是有限的,重在主观的努力及自觉的修身。正是基于此,《论语》中蕴含的丰富的修身思想,才为成就君子之道提供了方法与手段。
君子内省不疚。真正的君子,在内省方式上,既要“吾日三省吾身”,时时刻刻自我反思,又要“见贤思齐”,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完善自身行为;在内省内容上,君子要“九思”“三戒”“三畏”,自觉成就君子人格。很显然,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并非完人,也会不时犯错误,但贵在内省。君子人格的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始终秉持仁心,内省不疚,才能渐入佳境。
君子慎独自律。当代社会靠法治,儒家却讲求德治,究其根本在于慎独。法律具有强制性,在一定条件下能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但法律把每一个人都预设为小人,为个体行为划出最低红线,易于接受但生硬无情。德治恰恰相反,以性善论为起点,以教育为手段,儒家相信通过道德教化,人人都可成为君子。君子慎独,在无人监管、威慑的情况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1](174)(《论语·颜渊篇》),在诱惑与利益面前始终坚守本心、洁身自好。
三、《论语》君子观思想的当代德育价值
1.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2018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2](2)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样的强调并不是空穴来风的,反观我国的教育现状,德育工作虽由来已久,但“唯成绩论”“唯分数论”仍占据高地,尤其在高校德育当中,大学生面临着只能成材、不能成才的困境,甚至部分大学生有道德情感淡漠、道德意志薄弱、道德行为缺位的倾向。青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品格修为不仅关乎个人荣辱,还关乎民族复兴。因此,立德树人已然成为重要使命,德育工作迫在眉睫并亟待创新,《论语》君子观是最好的蓝本,为其提供丰厚的理论基础和文化土壤。
《论语》首篇强调:“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6)由此可见,就“德”与“才”的辩证关系而言,《论语》君子观主张以德为先,德为才之帅。《论语》君子观思想作为传统德育思想之精华,其重德行仁的教育主张,可以说为当代德育发展埋下了历史的种子。《论语》君子观以“仁”为使命,与当代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相契合;《论语》君子观蕴含的仁、义、诚、信等内涵,对当代诚信、敬业、友善等价值观要求有启迪;《论语》君子观凸显德性德行并举,与当代知行统一的德育目标相统一。时至今日,我们仍要坚守立德树人这个重要使命,一个空有知识而丧失道德的人,对人民、对国家会造成极大的隐患。《论语》君子观所构建的道德教育体系,为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提供了历史传统,有助于我们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2.有利于增强时代新人的家国担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逆全球化和单边主义持续酝酿,大国競争明显升温。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早日实现民族复兴的重担,落在了当代青年身上。自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正如君子人格历经千年成为文化符号、群体精神符号,时代新人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人格典范。时代新人是理想信念、本领才能、道德素质的高度统一,核心是勇担民族复兴大任。要求当代青年在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积极投身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当中。
《论语》君子观思想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从家国同构、经世济邦的历史土壤中孕育,主张由德入政,内圣外王,有着丰富的政治道德意识,为爱国主义精神奠定了历史传统与伦理基础,可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之上,古为今用,学习借鉴。《论语》君子观中师生切磋砥砺,交流探讨春秋政治,启示当代德育工作者可适当地把道德教育融入评议时政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论语》君子观中内圣外王的实践品格,启示当代德育工作者把实现中国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相结合。当然,《论语》君子观虽蕴含传统智慧,但与时代新人不可完全等同,君子人格形态需与时俱进。如在理想信念方面,儒家君子理想以“道”为目标,“道”泛指政治理想或社会理想,并不具体化。时代新人要矢志不渝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时代新人具有时代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对《论语》君子人格的继承与超越。
3.有利于推动当代德育的方法创新
中国德育的发展共经历了传统儒家德育、现代西方德育与当代德育三个阶段。自五四运动以来,在近代民族危机与西学强烈冲击下,“孩子与洗脚水”一起倒掉,传统文化一夜之间走下神坛,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先进的文化与思想,“现代德育”应运而生。“现代德育”这一概念来源于西方,重在现代二字。“现代”“现代化”“后现代”均是西方启蒙运动的产物,是一个去魅的过程,核心内涵在于“理性”,因此现代德育不同于传统德育因材施教,从诞生那刻起,就有着科学的标准与统一的规范。诚然,统一的课程设置、具体化的课程目标、细化的课程评价方法,最大限度地、最高效地使受教育获取知识,增长技能,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整体文化素养。但随着实践的发展,现代西方德育思想日益呈现出道德规范有余、道德信仰缺失的趋势,传统德育的辩证复归成为历史必然。因此,当代德育的重新建构正是两者的优势整合。
现代西方德育重科学化、精细化,但缺点也伴随科学、精细而来。德育作为一项育人工作,不仅需要教育者,还要着眼于受教育者;不仅要重视“教”,还要强调“养”;不仅要有制度约束,还要有感性浸染。《论语》君子观作为传统德育资源,提倡“三戒”“五美”“九思”等修身方法,蕴含主体性德育思想及浓厚的人文情怀,启示我们要弥补短板,拓展当代德育的培养路径。君子求之于己,学生应养成道德自觉,只有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仍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道德素养,德育工作才行之有效且一劳永逸。
四、结语
君子人格,在《论语》中代表崇德向善的精神追求、内圣外王的培养目标、为仁由己的修养方法。三者,分别从内容、目标、方法方面,为当代德育发展提供文化资源和参考思路。当代德育任重而道远,我们应在辩证看待、科学取舍的前提下,合理借鉴《论语》君子观思想,古为今用,为德育创新提供某种养分。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7.
[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