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多元联结,促进名著阅读

2021-09-13杨凌玲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31期
关键词:教子傅雷家书

杨凌玲

名著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难点。笔者认为,缩短名著与学生个体之间的距离,建立名著中篇章与篇章之间的联结,消除名著与现实生活的隔阂,如此学生才能真正地与名著“亲密拥抱”,读进读出,最终“出神入化”,促使自身精神成长,实现名著阅读的核心价值。

《傅雷家书》是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必读名著。傅雷向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苦心说教中流露出拳拳父爱深情。但由于本书内容针对性较强,傅聪的音乐家身份和国外留学背景与学生差异很大,文中有大量探讨音乐艺术的文字,学生对此阅读兴趣不浓,往往半途而废。于是我们通过不同层次的联结设计了井然有序的教学活动,以引领学生阅读全书,并将其引向深入。

一、建立名著与学生之间的联结

联结活动一:观纪录片,走近傅雷。

观看“大师”系列纪录片之《傅雷》,探讨傅雷的人物形象。

“现代教育心理学充分证明,对新知识能掌握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对它有关的知识知道多少。”因此,第一步需建立名著与学生个体之间的联结,利用纪录片了解名著中涉及的主要人物,就相当于给学生一个“锚”,有效利用心理学中的“沉锚效应”,进行经验背景的建构,既有助于学生对名著的理解和领悟,也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拉近名著中人物傅雷、傅聪与学生的距离。

二、建立篇章与篇章之间的联结

联结活动二:探讨教子之道,感受父爱情深。

《傅雷家书》是一部书信集,由两百多篇不同时间写就的书信组成。虽如此,但因信件基本属于同一作者,对象也是同一人,无论从内容选择上还是写作特色上,都有相通之处,完全可以作为群文阅读。笔者设计的活动是:从生活细节、读书求学、人际交往、情感处理、个人修养中任选一个方面,在书中圈点勾画,前后勾连,整合片段,探讨傅雷的教子之道,形成一篇读书报告。

此活动需细化为几个课型完成。

1.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学会选择性阅读的方法,制作选择性阅读卡。阅读卡内容包括:我阅读的信件;我关注的话题(生活细节、读书求学、人际交往、情感处理、个人修养等);话题要点概括;我赏读的好句;我的批注方式(赏析式、评价式、质疑式、想象式)、我的批注。

2.阅读交流课。完成诸多“选择性阅读卡”后,先在小组自由交流,然后选择同一话题的同学结成一个大组,交流所做的阅读卡片,并找出一个有价值的核心问题进行讨论。比如选择感情处理的大组可以以“学问第一,爱情第二”的情感教育为主题,探讨傅雷的教子之道,形成文章。

3.阅读总结课。以“傅雷的家教与家风”为核心话题,结合著作内容,从傅雷的教育观念(如“做人第一”等)和教育方法(如言传身教等)两个方面进行总结。

三、建立名著与生活的联结

联结活动三:举办“家书抵万金”家书活动,亲子书信交流。

请孩子的家长给孩子写一封家信,课堂上分享一封封家信,感受父母之爱,领悟亲子之情。课下所有学生写一封回信给家长。

通过阅读自己父母的来信和回信,以书信方式的亲子交流,使学生不仅感受到父母的爱,更加深了对名著中父爱的理解,在这互相的迁移与印证中,锐化了学生感受情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感情素养。

总之,我们的名著阅读教学活动就是以联结为主线,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导,以写作为落脚点的阅读。学生的阅读步步深化,扎实精细,既提高了阅读能力,也有助于思维发展。

【参考文献】

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教子傅雷家书
傅雷的称赞
铁匠教子
杨绛眼中的傅雷:严肃不乏幽默
春节家书
一封家书
没有寄出的信
家书( 连载一)
Nida’s Dynamic Equivalence Theory on Poetry Translation
人小鬼大狄仁杰
孟母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