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课背景下医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1-09-13黄小军黄大鹏

校园英语·中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医学英语金课教学改革

黄小军 黄大鹏

【摘要】针对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长期出现的问题,以专门用途英语为研究内容,在“金课”建设的时代大背景下,聚焦学生能力培养,以医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为例,对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有益探索。通过改变教学理念,采用混合式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大学英语听说学习的实效性;教学内容紧贴学生专业知识,学以致用,以有效构建医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该探索旨在进一步推动医学英语听说课堂教学改革创新,顺应新时期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金课;医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黄小军(1984-),男,江西赣州人,赣南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外语教学及应用语言学;黄大鹏,赣南医学院。

【基金项目】赣南医学院2019年度校级教改课题(项目编号:Jgkt201956)。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为适应时代的变化和未来的挑战,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金课”被首次写入教育部文件,并提出“两性一度”的标准,即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长期以来被众多学者诟病,特别是口语和听力方面,经过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的大学生,仍然不能用英文流利表达,被称为“哑巴英语”,同时教学效果“低效费时”。通过文献分析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出现的主要问题,结合“金课”建设的时代大背景下,以“金课”“两性一度 ”的标准,探讨以培养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为目标的金课。主要是从专门用途英语中的医学英语视听说教学视角,对如何构建“金课”样板式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改革进行有益探索。

二、目前高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的问题

高校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虽经历数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学效果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效果差。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采用新的教学方式。然而,受到师资力量不足和教学场地有限的影响,还有不少高校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多数沿袭大班授课的惯例,同时还受限学校软硬件设施,比如,很多大学英语语音室设备条件有限,软件更新不及时。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手段不仅传统,而且单一。比如,教师在语音室点击电脑播放光盘,学生要做的就是被动地聆听,写下答案,接着听解释。整个课堂气氛沉闷不活跃,形式乏味,师生互动少,极易导致学生消极听课。由于学生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高度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低下。因此,这种教学手段大压制了学生的兴趣,枯燥的教学手段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无法满足其实际需求。长此以往,导致部分学生失去了主动学习的动力,学习上产生严重的排斥,甚至出现厌学的心理。

2.过度强调听,忽略说。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部分,教师受限于硬件设施,课堂上着重训练学生的听力,但是课堂时间有限,留给学生练习口语的时间极少。口语的练习更多地布置课外时间,让学生自主练习。然而,有些课外练习较难监测和反馈,加上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差,课外口语作业完成和监督较难把控,导致学生口语很难进步提高。另外,学生的口语练习也缺少教师的及时反馈,因此口语练习效果较差。

3.大班教学无法满足因材施教。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普及,毛入学率逐年递增,学生人数不断扩大,与之相矛盾的是师资的不足和教学资源的缺乏,学生受教不足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以笔者所在医学高校为例,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普遍是大班教学,班级人数普遍平均在100人以上。加上学校在新生开学时并没有分层教学的方式,同一个大班中学生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必须在有限的视听说课堂内按进度完成教学任务,更无时间和精力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做出反馈,更不能及时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做到因人施教。长此以往,将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4.教材内容实用性不强,不能与时俱进。大学英语视听说教材种类较多,大多数高校采用外研社或外教社等出版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材,但是这并不能照顾到不同地域、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为解决这个问题,部分高校教师采用自编的专门用途英语视听说教材,但是大部分高校英語听说教材内容并没有跟学生的专业挂钩,导致教学和应用脱节。同时,教学内容还存在陈旧过时的内容,没有紧跟时代的发展。

三、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改革策略

针对当前大学英语视听说的教学现状,为打造大学英语视听说课样板式的金课,结合医学类高校大学生英语试听说课程学习状况及需求,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1. 教师更新理念,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作为主导课堂的重要抓手,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混合式教学法,是一种以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等作为学习工具,将传统线下授课和在线学习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混合式学习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与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 使二者优势互补, 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收集跟单元医学英语内容相关的资源,比如慕课或者微课资源,放在学习通让学生完成练习,也可以找些地道有趣的关于医学英语的视听说音视频,让学生课前预习,布置各种作业,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符合大学英语改革的需求。

2. 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提高大学英语视听说学习实效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切现代化信息资源,强化对学生听说训练的监督和及时有效的反馈,极大地提高学生听说练习的实效性。比如,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或者利用手机APP、小程序等,建立英语听说训练版块。通过在线发布训练任务,实时跟踪掌握学生训练情况;即时反馈学生听说训练存在的不足,有效强化学生英语听说自主训练效果。教师借助丰富视听说教学内容,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教师的教学效率。

3.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载体,需要紧密联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寻找跟学生专业相关的音视频等,比如医学英语国际学术会议、现实生活中就医场景或者是影视中的医学材料等。通过提供医学英语听说案例,设置听说任务、模拟场景,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向。这些教学内容以逼真的场景和丰富有趣的内容为依托,不仅使大学英语听说学习变得直观、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提升了学生运用英语听说能力解决专业内容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熟练应用英语听说能力的人才是各类高校的根本宗旨之一。为有效契合社会的需求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提高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前提,而打造大学英语视听说“金课”,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大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教师改变教学理念,采用混合式课堂教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大学英语听说学习的实效性;教学内容紧贴学生专业知识,学以致用,有效构建医学英语视听说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陈宝生.在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18(Z3):4-10.

[2]蔡基刚.高校外语界“金课”打造的标准和内容探索[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6):1-5.

[3]覃军.技术驱动学习打造外语“金课”——外语类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9(3):55-61.

[4]陈冬纯,武敏.试论大学英语“金课”的质量标准与评估体系[J].外语电化教学,2019(5):27-32.

[5]郭英剑.论英语专业的“金课”及其标准[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3):8-12,31.

[6]李志义.“水课”与“金课”之我见[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 24-29.

[7]郭欣.大数据背景下基于慕课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2):91-92.

[8]朱彦.响应“金课”要求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108-109.

[9]梁欣.大学英语混合“金课”建设探析[J].国际公关,2019(9):81-82.

[10]王璨.大学英语金课建设之行动研究[J].山西青年,2019(23):70.

[11]王婧妮.“金課”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堂反思[J].校园英语, 2019(25):6-7.

[12]谷欣颖.浅议如何打造大学英语“金课”[J].校园英语,2019 (4):55.

[13]李成坚.信息化背景下的外语金课建设[J].山东外语教学,2019 (5):60-65.

猜你喜欢

医学英语金课教学改革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
图式理论在医学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过渡试点课医学英语词汇记忆调查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