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国国际传播的战略布局和制度创新
2021-09-13王石泉
【内容提要】中国的崛起对全世界来说是一件大事,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从全球视野来看,中国的崛起首先是发展中国家的崛起,这在鼓舞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同时,也让许多发达国家心生疑虑。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崛起是亚洲文明和东方儒家文明的崛起,这让一直处于心理优越位置、习惯于从领导者角度“居高临下”俯视亚洲和中国的西方国家颇感错愕并严重不适。因此,无论是因为利益竞争,还是基于历史文化及意识形态等的差异,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大国开始采取各种手段遏制打压中国,企图阻挠中国的发展和崛起,这一行为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此形势下,我们要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加重视国际传播并对其进行新的战略布局,实现新形势下的制度创新,从而提高传播能力,融通中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中国国际传播 战略布局 制度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国际传播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就此多次发表讲话、作出批示、提出明确要求。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①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前所未有,但是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我们在国际上有时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存在着信息流进和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与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②2018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讲话时要求,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③
2021年5月31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要加强对中国共产党的宣传阐释,帮助国外民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真正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奋斗,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要围绕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视角进行深入研究,为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学理支撑。要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要注重把握好基调,既开放自信,也谦逊谦和,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④这次集体学习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表明了在新形势下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也为我们加强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的战略布局和制度创新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
一、中国国际传播的严峻形势及其原因剖析
(一)严峻形势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影响力的不断上升,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与此同时,西方国家诸多问题不断显现:经济发展缓慢,贫富差距加大,种族和社会矛盾尖锐,总体处于下滑和衰落之势,等等。对比之下,这一情况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的焦虑和不安。
同时,由于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国情缺乏了解,可以说总体上处于“无知”状态,他们用自己的思维习惯和西方大国崛起中“国强必霸”的逻辑揣度中国,加之担心其自身长期固守和享用的利益受损,于是对中国的崛起充满了误解和猜忌,甚至产生了担忧和恐惧。
因此,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开始了从合作到竞争、从竞争到遏制、从遏制到疯狂打压,甚至采用军事威胁等不断升级、近乎突破底线的敌对行动。从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到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和对华为等多家中国企业的肆意打压,对台独等反动势力的纵容,挑拨印度、日本等邻国向中国发难,再到拜登政府延续了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积极拉拢西方盟友遏制中国,采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舆论等多种手段打压围堵中国,企图阻挠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国际舆论压力,国际传播形势十分严峻。
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開始,中国人民经过了多年反帝反封建斗争,在1949年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创建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行改革开放,带领人民脱贫致富,改善民生,保护环境,让落后了多年的旧中国焕发青春,让艰苦了数百年的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一直秉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训。《礼记·礼运》有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中国人民只想好好建设和发展自己并帮助他人,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基于文化传统和文明教养,中国从来没想过要去威胁他国,即使在历史上中国非常强大的时期也没有威胁过他国,更没有侵略过他国。中国也没有预料到在依靠自己的勤劳和奋斗发展壮大后,会因为自己与西方眼中的所谓“不同”(differences)而招致部分西方国家的不满与反对,甚至是造谣污蔑和遏制打压。
(二)原因剖析
造成中西方发生误解和矛盾冲突的原因很多,有历史文化、社会经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差异等的原因,也有近现代以来由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和利益格局开始合理变动的因素。前者表现在中西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宗教等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是一个涉及跨文化与多种文明的复杂问题。尽管中西方矛盾在表层上表现为利益竞争和利益冲突,但在深层次上则反映为文化价值观的矛盾,其本质是由利益和价值观差异等多种因素交织造成的复杂矛盾体,进而形成了多重挑战。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也是迄今为止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从中西方社会比较的视野去观察,可以发现,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大致经历了一个“U”型的发展过程,需要从历史、文化和现实三个维度去深刻认识。
1.从历史比较的视角来观察
中华文明属于发源较早的文明,在古代西方还比较落后之时,中华文明已是亚洲和世界发达的文明。当中华文明经过了汉唐的繁荣与开放,在宋朝达到高峰之时,欧洲仍然处在中世纪的漫漫长夜之中。在郑和率领的世界最大船队浩浩荡荡下“西洋”之时,欧洲还在酝酿文艺复兴。
然而,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和文艺复兴之后,工业革命从欧洲兴起,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的引领下,西方各国带着新的生产力开始了全球扩张。在强大的工业文明面前,把农耕文明发展到极致的古老中国遭遇了失败,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千百年来先进的中华文明首次遭到重创,产生的心理震荡与失落可想而知。
2.从文化比较的视角来观察
中华文明对西方各国来说,属于古老而特殊的文明(ancient and special civilization),也是许多人,尤其是外国人较难理解的“神秘的”文明(mysterious civilization)。由于我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系统解读与转化传承的不足,致使许多中国人尚不能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更不用谈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中华传统文化的大众传播与国际传播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此外,中国在苏联十月革命之后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逐步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选择了一条与西方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完全不同(甚至有些相悖)的发展道路和意识形态,这就造成了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意识形态的差异,在彼此传播不足、沟通不畅的情况下容易引发双重冲突。
3.从现实的视角来观察
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新中国,领导中国人民经受住了部分西方国家的第一波打压,甚至是战争威胁真正站起来,又经过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富裕强大起来之后,西方人诧异地看到,中国人已不再对他们逆来顺受、保持沉默或者妥协退让,已开始平视世界。诚然,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自身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于是,面对着一个古老、陌生而且不完美中国的不断崛起,西方世界五味杂陈,在西化、分化失败后,便开始全力打压中国。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君子讷于言、敏于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浊者自浊,清者自清,身正不怕影子斜”“酒香不怕巷子深”等思想观念和思维习惯的影响,中国人民长期奉行低调内敛的处世原则。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才真正开始正式学习和实践对外传播,在西方已经相对成熟稳定的传播环境和具有强势地位的话语体系下,中国的国际传播显得单薄而乏力,任重而道远,急需重点加强和着力提高。
二、新形势下中国国际传播的战略布局
(一)把国际传播作为今后长期的国家战略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讲话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对外传播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大力推动国际传播守正创新,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集群,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有效开展国际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初步构建起多主体、立体式的大外宣格局,我国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研究布局,构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战略传播体系,着力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⑤
由于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以及其他文明特别是西方文明对其认知的特殊性与陌生感,使中国作为不同于西方的东方大国,其崛起之路和复兴之路势必会在国际认知上遭遇比其他任何大国⑥崛起时更多的困难和障碍。
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我国国际传播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长期性与复杂性,不能指望在短短几年、甚至几十年内完全解决“挨骂”的问题,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做好长期规划。同时,要在未来50年,甚至更长的时期内,把国际传播作为国家战略给予高度重视,进行系统谋划,保证更多投入。具体而言,要把国际传播作为“十四五”规划和今后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一起谋划和推进,并为此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和资源保障。
把国际传播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适应新时代国际环境变化和我国发展形势的新要求,应对和改善长期以来对我国不利的外部舆论环境的需要,也是弥补我国在国际传播领域的不足,向世界说明中国的重要内容。建议我国负责对外传播和对外交往的相关部门,针对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内容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多次专门研讨,听取相关部门和智库的意见建议,为今后我国国际传播的战略布局和相关政策措施制定,提供决策思路和依据。
(二)把国际传播融入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之中
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内宣和外宣的边界日益模糊,国际传播无处不在,几乎所有的大众传播都是国际传播。因此,在一个媒体融合、内外宣交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传播形势下,我们需要变革宣传理念,实现由单向度、注重信息发出的“宣傳”,向双向度和多向度、注重信息反馈的“传播”进行转型。在做好党内和国内分众传播的同时,更加重视大众传播和国际传播,积极培育人才,做好各层面的培训,加强传播能力建设。
真正意义上的传播,既不是一厢情愿的简单说教,也不是不了解对方情况的盲目灌输,而是在知己知彼基础上的坦诚对话和沟通交流,有时候更是润物无声的自然流露。无数海外观众从农家女子李子柒的劳动和生活中领略了中国农村的风貌及其变化,也从李子柒身上感受了中国人的自然、淳朴与宁静。这种来源于生活的“自然流露”就是一种非常唯美的传播。
近期,我国云南西双版纳的一群野生大象的迁徙行动牵动了全国人民的神经,也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云南全省动员,对象群跟踪保护,调动无人机全程监控,在沿线投放食物并提供饮水,任其“自由闯入”农家村舍,享用饮食,未出现任何人为干涉或威胁象群的行为。国内外的媒体和公众密切关注着这拖家带口、一路跋涉的象群,纷纷转发它们迁徙的图片,尤其是那幅象群全家老小有序排列,小象安然依偎在大象中间一起酣睡休息的可爱照片,引发了无数网友和观众的爱怜。国内外观众通过媒体全程跟踪报道和专家的连线解读,了解了野生象群的生活习惯、生存状况并引发了相关讨论,在普及了大象生活及自然保护区知识的同时,也介绍了云南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用大象的“自由行动”诠释了当代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也展现出云南省和中国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
历史不会忘记2021年的夏季,在中美关系焦灼、中西方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在党和政府要求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特殊时候,这群来自云南西双版纳的大象向昆明的历史性迁徙,会引发全球如此的关注和报道。这群可爱大象的出现,不仅缓和了紧张的国际舆论,也给中国和全世界的国际关系与对外传播带来思考:只要人类热爱我们的地球家园,关心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和自然之间学会和谐共生,这个世界会变得美好;只要我们发自内心地了解和善待他人(包括我们的动物朋友),善于为对方着想,学会与之共情,双方就一定能够达成共识。这种寻找并达成共识的过程正是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所说的“传播的本质”。这次云南象群迁徙对国际传播的另一个启示就是:国际传播要有合适的载体,“润物细无声”是国际传播最理想的状态。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步伐的加快,中国的国际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今后,我们要把中国的国际传播融入党和国家各项工作之中,使其体现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各个方面。全国各级相关部门、组织机构都要把国际传播列入日常工作计划和长远发展规划,建立相应的领导与管理机制,成立专门机构和部门,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本单位、本系统的国际传播。
(三)制定中国国际传播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鉴于长期以来,尤其是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国际传播将面临的严峻形势和挑战,建议党中央、国务院在把国际传播纳入国家战略的同时,组织制定中国国际传播中长期发展规划,并制定实施细则,使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机衔接、保持同步,在促进我国硬实力发展的同时,大力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塑造和传播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中国国际传播中长期发展规划应该包括中国国际传播的背景介绍(需要提前做好解释工作,防止外界误读歪曲)、目标定位(向世界说明中国,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沟通交流合作并推动社会进步)、基本原则(平等、互利、友好、协商)、主要内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人民等各个方面的全面介绍)、传播主体(官方机构和民间组织及全体国民)、传播对象(世界各国及主要对象国的官方、民间机构与全体国民)、传播渠道(官方渠道、民间渠道、大众传媒、人际交往)、传播方式(能够增进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的各种形式)、组织领导(国际传播的机构设置和运行机制)、人才培养(中小学、高等院校、党校、干部学院)、资源保障(机构、人才和经费)、理论研究(大专院校、研究机构和干部教育机构专门研究)、学科建设(联合中宣部、外交部、教育部等机构设置国际传播的本科及研究生学位点,完善相关专业学科),全面构建一个中国国际传播的完整体系。
三、新形势下中国国际传播的制度创新
(一)建立国际传播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
国际传播是国家战略,需要党和国家层面的重视、相关制度与资源的配套和保障。要做好新形势下中国国际传播工作,还要做好顶层设计,建立相关的体制机制。建议中央考虑成立类似于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那样的中央国际传播领导小组,在党的领导下建立跨领域、跨行业、跨部门及跨国界的国际传播联动机制和运行系统,加强对国际传播的顶层设计、资源调动和相关的制度配给。
(二)整合相关资源,形成国际传播联动机制
长期以来,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外交部等为代表的国家部委、外宣和涉外机构为我国国际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可谓功不可没。但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外交和外宣边界日益模糊,二者不断渗透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已经形成。外交之中有外宣,外宣之中有外交,如果能实现二者进一步有机融合,形成国际传播更大合力,效果会更加明显。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领域国际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军事等各个领域以及党委、政府、人大、政协、企业、军队、社团和民间机构等各类组织都具备了国际交往和国际传播功能,可以说国际传播无处不在。但是,以上各个领域和各类组织过去只在各自的职能范围进行着碎片化和有限的国际交往,而没有能够从“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这一新的视角来向世界说明中国,去观察思考我们面临的国际舆论困境和压力,从根本上解决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和接纳等问题。如今,我们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国际舆论压力,每个中国人都能感同身受并为此痛心和忧虑。
在新形势下,我们要解放思想、守正创新、加强领导、做好顶层设计,通过整合资源、系统联动、全民参与,开展全方位的国际传播。具体而言,就是要在前文所述的中央国际传播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整合全国外宣、外交、外联、经贸、文化、教育、科技、体育等各个领域以及党委、政府、人大、政协、企业、军队、社会团体、民间等各类组织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多种国际传播资源,建立大联动机制,形成我国大外宣和大外交格局,开展各个层面和形式多样的国际传播。
(三)加强国际传播的法律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
中國的国际传播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涉及党和国家工作的多个领域,事关我国的每一个组织和每一位国民,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需要从国家战略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高度去认识和重视,统筹运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去认识并解决国际传播问题。建议在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务公开和党务公开制度的基础上,出台更多关于国际传播的相关法律法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保护并推进中国的国际传播工作。关于中国国际传播的法律制度建设可以参照上述《中国国际传播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建议内容和框架结构,使二者有机衔接,相互贯通,互相促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的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要求,各级党委(党组)把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纳入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帮助推动实际工作、解决具体困难。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做国际传播工作,主要负责同志既要亲自抓,也要亲自做。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强对领导干部国际传播知识培训,发挥各级党组织作用,形成自觉维护党和国家尊严和形象的良好氛围。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要把国际传播能力培养作为重要内容。要加强高校学科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提升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水平。⑦
四、结语
做好新形势下的国际传播是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职责和使命。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行动起来,积极投身到我国国际传播的事业中去。通过向世界说明中国,增加西方和全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和理解,加强友谊与合作,共同应对诸多全球性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做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更大贡献。
王石泉系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领导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注释」
①《习近平强调: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 www.gov.cn/ldhd/2013-08/20/content_2470599.htm,2013年8月20日。
②《新時代新理念|习近平谈“讲好中国故事”》,平安中原百度百家号,https:// baijiahao.baidu.com/s?id=1666412535890537456,2020年5月12日。
③《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xinwen/2018-08/22/content_5315723.htm,2018年8月22日。
④《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2021-06/01/ c_1127517461.htm,2021年6月1日。
⑤同④。
⑥原有大国除日本外都是西方文明,日本明治维新基本是全盘西化。
⑦同④。
责编:荆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