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视域下的党的建设
2017-01-14陈婷
陈婷
[摘 要] 办好中国的事情、解决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新思想,对党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党坚持群众观,将党的建设落实到解决人民群众的诉求中;坚持发展观,将党的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紧密联系到一起;坚持法治观,全面提高管党治党、依法执政的能力;坚持廉洁观,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和先锋队性质。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强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
[关键词] 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 D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6)12-0066-07
习近平强调:“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主要矛盾。”[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战略部署,当前应对“四大考验”、克服“四风问题”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趋势。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党坚持群众观
“群众观点是党的基本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这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和事业,目的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都必须真心实意地依靠群众才能做好”[2] 193。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相区别的根本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21世纪新形势下的新战略新思想,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做出的科学论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我们党坚持群众观,符合社会现实的需要和党自身建设的需要。
1.符合社会现实的需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新常态下的一个新目标,“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3]。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转变是中国现实发展的需要,习近平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4]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为出发点,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向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一直以来的愿望,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力和途径,是在各项改革的基础上给社会注入新的活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带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举措;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为人民群众的发展创造良好氛围,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基础、增强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坚定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领导地位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着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我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社会公正、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依然很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依然很大,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问题,依然是摆在我们党和政府面前的重大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对党执政能力的巨大考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方方面面,中国共产党站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场上做出这一新的战略部署,社会现实的需要要求党必须坚持群众观。
2.符合党自身建设的需要。判断一个政党是否先进,关键在于这个政党是否遵循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能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列,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毛泽东说过:“人民要解放,就把权力委托给能够代表他们的、能够忠实为他们办事的人,这就是我们共产党人。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必须代表得好。”[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彰显党应有的责任和能力,其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建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飞跃,它反映了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的深谋远虑,也统一于党的自身建设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目标制定和实施的主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在党的领导下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抓手,全面深化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开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局面。一方面,“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不断推进要求党不断增强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提高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以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以应对重大风险考验。另一方面,只有党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国家才能繁荣昌盛,人民群众才能幸福安康。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党就失去了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国家就会走向衰败。因而,党在理念上要契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在行动上要严格自己,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想要推进和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下不断增强执政能力,提高执政的科学化水平和民主化水平。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党坚持发展观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得到解放,社会也不能得到解放。”[6] 644马克思也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未来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就是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涵盖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社会发展领域,这都要求扮演先锋队角色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全面发展观——从实现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人的全面发展到实现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党必须解决好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发展、发展成果如何共享等重大问题,要求我们党必须站在全面发展的角度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党的发展观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涉及的社会发展领域归根到底就是人的发展,其最终价值依归是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准备条件,这也与我们党一贯坚持的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相一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坚实基础,《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写到:“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始终以生产力的发展为中心,力图解决物质匮乏对人的发展的限制,创造条件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学习时间来发展自身,党的目标不仅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充裕,还力图使人民群众的体力和智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和运用。全面深化改革是为了扫除限制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体制障碍,正确处理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首先,必须深化政治领域的改革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维护人民的权益;其次,必须改革一切不合理的就业体制和机制,为人们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再次,必须深化分配领域的改革,正确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最后,大力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的新型城乡关系。全面依法治国力图从法律层面确保社会的良性运行,创造使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运用、利益得到良好维护的社会氛围,以法律法规来保障人民权利的实现,促进人的个性及才能的自由发挥,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全面从严治党通过理想和信念来保障人民先锋队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使党在思想、行动上始终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树立良好的榜样,进一步强化人民群众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
2.“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党的发展观体现在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胡锦涛指出:“要紧密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7]科学发展观的提出表明了我们党在战略布局上坚持发展观,第一要义就是发展,坚持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也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在党的建设上的新发展,是新形势下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将发展观贯穿于党的建设工作的各个方面。从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转变,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理念的转变体现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蓝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追求发展的理念和追求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从“综合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意味着党坚持改革、发展的全面性和彻底性,展现了党在国内外复杂形势下的长远战略眼光;从十五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到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部署,是我们党法治精神的体现,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新发展理念的全新体现,是党风和政风逐渐走向法治化的体现;从严格党的纪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到全面从严治党、整顿“四风问题”、党的“三严三实”,体现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对党提出的更高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坚持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决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也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发展观上的体现:创新需要在党借鉴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协调需要在党总揽全局的基础上发展;绿色需要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础上发展;开放需要在党的全球视野下发展;共享需要在党的民本思想下发展,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实现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党坚持法治观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法治观,将法治理念贯彻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来。法治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维度,更是贯穿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每一个方面的必然保障,因此,建设法治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的要求,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应有之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中国共产党运用法治思维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然提出更高的要求:
1.用法治推进和保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进程中,要求我们党必须运用法治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用法治化来推进社会的民主化。法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和制度基础,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建成小康社会的转变过程中一直贯穿着法治理念。从一定意义上讲,小康社会就是一个拥有良好的社会秩序、人民权益得到充分维护的稳定社会,这就要求我们党必须尽快实现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法治化,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是相互推进和相互包容的关系,一方面,法治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推进法治的科学化和合理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法治保障各方面改革的顺利进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要有法治作为保障,使各项改革制度合法化。在当前改革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的重要阶段,想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使各方面利益格局合理化,就更需要法治来保障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使各项改革行为合法化。法治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1997年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的基本方略,在报告中使用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表述,法治成为国家治理的一个重要战略维度。法治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等具有重要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全面从严治党更是要求我们党必须将法治落到实处,“政党是公民和国家机关之间的桥梁、是政治共同体的火车头、是国家权力的轴心”[8] 283-286。党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组织者和实践者,一切活动都要在宪法范围内,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能超出法律的规定,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贯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必然要求。
2.用法治推进法治型政党的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建设法治型政党提出了总的目标要求,要求法治型的政党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带领人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没有法治就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没有法治就没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稳步发展。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法治保障,要求法治型的政党领导改革,以党的法治型带动社会的法治化建设。同时,法治型政党建设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紧迫任务,对于进一步提高党的依法执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必须改变以往用暴力摧毁一切再塑造一切的历史演进方式,进化为通过以改革性工具调试国家政治系统的方式,即由执政党全面领导国家生活的机制和方式,为此,必然会选择体现政党意志、凝练现时政治经济共同体和传统历史文化共同体性质的法律作为一种中介——通过法律作为一种‘稳压器‘联络器来充当执政党治理国家的权力载体” [9]。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用暴力治理社会的方式已成历史的过去时,社会的发展进步要求执政党用一种新的文明的方式来领导和治理国家,要求建设先进科学的法治型政党。进入21世纪,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国共产党面临“四大风险”的考验更需要以法治来克服。建设法治型政党,从根本上来说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和从严治党的根本保证。
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党坚持廉洁观
“廉者,政之本也”“廉非为政之极,而为政必自廉始”。古语早就指出廉洁对于执政者的重要性。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大力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10] 391廉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廉洁关系到我们党和政府是否坚持工人阶级的性质、关系到人心向背和改革的成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在任何历史条件下都必须保持廉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党的廉洁从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坚持廉洁观是保持党先进性和纯洁性、进一步推动廉政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党风和政风的必然要求。
1.坚持廉洁观是对历史的传承。毛泽东提出要牢记“两个务必”,构筑思想上的道德防线;邓小平提出“两个文明”要一起抓;江泽民提出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胡锦涛提出反腐工作做不好就会出现亡党亡国的危机,“一定要把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作为一个重点,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直接关系到党的整体形象。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坚决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广泛形成讲道德、重修养、尚清廉的良好风气”[11];习近平提出的“八项规定”,表明了我们党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从历史发展阶段上来看,防腐治腐工作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向前推进,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四大,我们党一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法制建设来预防腐败、推进廉洁;从十四大到十六大,我们党非常重视自身的思想建设,明确了党员做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思想是否具有先进性和纯洁性;从十六大至今,我们党非常重视群众的教育实践活动和党的作风建设问题,通过加强群众对党的监督来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党坚持廉洁观的要求,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廉洁思想,并与新的中国实际相结合。反腐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关系到党的存亡,必须下大气力,从经验中吸取教训,运用历史智慧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引导全党树立廉洁观。
2.坚持廉洁观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对党的廉政文化建设提出的更高要求。加强党的廉政文化建设关系到党的前途和命运。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过程中,在全面从严治党过程中,无论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还是法治建设,都对我们党的廉洁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党树立廉洁观,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不正之风。一方面,思想纯洁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纯洁性的根本,最基础的就是从思想道德抓起,坚持党性原则,严肃党的纪律,明确党的制度。“我们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精神家园,不断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10] 391。共产党员更应该带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思想上和行动上都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党性修养。另一方面,廉洁观要求我们党必须抓好作风建设。“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联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10] 394。作为党员干部,必须以身作则,不能滥用手中的权力,必须谨慎用权,不能花老百姓的钱谋一己私利,树立廉洁从政的思想。党的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消除腐败的必经之路,“以廉政观念文化建设为根本,营造廉洁从政的社会氛围,以廉政制度文化建设为保障,完善廉洁从政的行为规范,以廉政行为文化建设为归宿,提高廉洁从政的实际效果”[12]。针对亟待加强的廉政文化建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在党的领导下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N].人民日报,2015-01-25.
[2]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3]习近平接受拉美三国媒体联合书面采访[N].人民日报,2013-06
-01.
[4]我们的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Z].网易网,2012-11-25.
[5]周振国.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N].河北日报,2013-12-2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6-07-01.
[8]龚祥瑞.比较宪法与行政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9]杨海坤.“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如何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J].法学评论,2015,(5).
[10]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 北京:外交出版社,2014.
[11]胡锦涛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Z].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官网,2006-04-01.
[12]莫岳云,蔡 蓉.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7,(2).
[责任编辑:肖偲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