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存在问题及策略探析

2021-09-13陈敏

天津教育·中 2021年8期
关键词:教学问题高中历史新课改

陈敏

【摘  要】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始终坚持生本教育思想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探究相应的学科知识。随着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弊端逐渐显现,历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如何针对当前历史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采用多元教学方法构建高效历史课堂,是每个一线历史教师需要重视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3-0172-02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rrent education reform, the concept of quality education advocates that teachers should always adhere to the concept of student-based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and encourage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classroom to explore the corresponding subject knowledge. A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raditional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model gradually appear, the reform of history teaching is imperative.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al teaching, how to propos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history classroom and use multiple teaching methods to construct an efficient history classroom is an important topic that every frontline history teacher needs to pay attention to.

【Keywords】New curriculum reform; High school history; Teaching issues

當前,新课程改革对高中历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教师在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桎梏下采用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理念倡导的教学环境,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导致教学难以实现有效性,难以达成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立足高中历史教学实际,抓住历史学科特点,基于当前课堂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的分析,在有效教学策略的优化过程中推动历史课堂有效发展,为实现更好的教学目标并促使学生核心素养养成奠定基础,提供努力方向。

一、当下高中历史教学的问题剖析

一直以来,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影响,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将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很少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从而忽略了学生的能力提升和情感生成。“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方法往往是历史教师最常用的手段,教师在课堂中实施教学时也往往采用单一枯燥的讲解方式,为学生讲解考试中可能会考查到的重点知识,让学生通过背诵的方式被动记忆和掌握历史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给历史课堂的高效构建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同时,学校注重升学率,教师注重学生成绩的提升,因此很少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的激发和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没有积极学习历史的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随着教材内容的编排按部就班地给学生讲解知识,整个教学课堂氛围沉闷乏味,教师主宰课堂的方式也会导致师生之间不能平等交流,最终限制了高中历史课堂的进一步优化,使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受到阻碍。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针对当前高中历史课堂存在的问题,教师要能够始终遵循素质教育理念倡导的生本思想,从不同教学方面入手,探析有效构建高效历史课堂的多元教学方法。

二、新时期高中历史教学多元策略

(一)精心备课,明确教学目标

当前教育背景下,教师要想实施有效的历史教学,就必须关注教材的精准研读,要能够在课前备课环节积极分析高考改革方案,分析历史课程改革标准内容,在明确当前素质教育理念倡导的生本思想前提下,通过明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情实际,制定有效的三维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罗列出来给学生确定努力方向,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目标。比如,在教学《辛亥革命》一课时,教师在备课时通过分析教材内容,了解辛亥革命在历史中的地位,并在学情分析中明确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过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基础,但对历史的把握、分析和评析能力还有待完善提升。在本课的目标设计中,教师从三个维度提出了目标设定:1.让学生通过了解辛亥革命背景,了解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临时约法》颁布内容,还要让学生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及其意义和局限性进行分析;2.让学生能够在多媒体课件辅助和合作探究交流中提升自己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力,对自我解读材料的能力有一定的提升;3.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对革命志士为实现中国的民主自由而勇于牺牲的精神有所了解,能够领悟到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艰巨和曲折性,珍惜民主的来之不易。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探究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将学生融入当下的情境中,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历史课堂中创设的情境可以是多媒体形式,也可以是生活化情境,还可以是问题情境、游戏情境、故事情境,一切情境创设都是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产生历史探究兴趣。以《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在教学导入环节借助信息技术,辅助呈现奥运会开幕视频片段,三个“和”字在三次变化中呈现了汉字的演变;通过呈现书法、绘画作品请学生欣赏,同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一说自己了解哪些地方的戏剧;借助不同形式的教学创设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历史课堂中。教师还可以针对汉字演变引导学生观察不同书法作品并始终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让学生保持持续探究学习的热情。

(三)利用微课解决重点、难点知识

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成为教师最常用的一种辅助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微课教学,能够将复杂的历史知识简单化。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重难点,通过综合应用视频或动画音频的手段,制作短小精悍的微课视频,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知识有重要作用。比如,在教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拓展知识简要介绍秦始皇,拓展学生知识视野,而后利用微课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带来的影响在微课中一一展现,让学生借助微课资源学习对皇帝制度、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等制度的由来有初步了解认知,明确官制的主要特点及作用,让学生从微课教学中对秦朝政府的组织有全面的认知和把握,从而有效促进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四)合作探究,彰显主体地位

在高中历史课堂中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能够彰显素质教育理念,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讨论探究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提升自我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将班级学生合理地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組,布置相应的问题任务,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掌握相应的知识技能,在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其转变为自身的知识技能,最终实现知识结构的有效构建。高中合作探究模式的开展往往采用如下方式开展,首先,教师先将班级的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然后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开展激烈的互动交流。教师先让学生通过互动交流自主讨论探究问题,在预习和交流中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然后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中分享学习成果,并派出代表用言语进行描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使学生在分享观点看法的过程中获得思维的碰撞,实现相互之间的交融内化,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互动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适应了当前时代发展的需要,赋予了高中历史教学更多的活力,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指明了一定的方向。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充分重视素质教育理念倡导的以生为本思想,积极寻求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课堂中探究历史知识,在精心备课明确教学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微课解决重点难点;合作探究彰显主体地位等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的探索实践践行中,推动历史课堂有效发展的同时,最终实现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百慧.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教学策略研究[J].才智,2016(17).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教学问题高中历史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硬笔书法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